
當西方吸血鬼的故事通過電影傳到東方來的時候,熒幕前的姑娘們才不管這個物種的殘暴和兇狠,而是被那一張張俊俏的面孔和款款深情迷得一塌糊涂。
學過民俗學的人都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恐怖心理不同:男性總認為可怕的怪物正在窗外窺視,女性則感到床下藏著一些陰森恐怖的東西。專家說這是由于原始人的生活習慣:女性會睡在樹上,男性則在樹下保護著她們,因此女性的恐怖想象總來自身下,男性的心理威脅則來自身邊。對于人類來說,恐怖心理是在進化中形成的,是血液中的根深蒂固。所以關于驚悚、恐怖題材的文學作品和影視故事也是不論性別和年代,經久不衰。而恐怖、傳奇等因素都被集中在了吸血鬼的形象中,也正因如此,有關吸血鬼的故事總是為人們津津樂道,不停地被寫入和拍攝成作品。
吸血鬼成為西方文化中的神秘主題,19世紀英國小說家斯托克的小說《德拉柯拉》奠定了吸血鬼傳說的現代神話。此后的很多吸血鬼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受斯托克的啟發,斯托克也因此被稱為“鬼怪小說之父”。電影《驚情四百年》就是根據這本小說改編的,而從《驚情四百年》開始,吸血鬼已經從最初丑與惡的寄托變為高貴華美而神秘的象征。在《驚情四百年》中由加里·奧德曼飾演的德庫拉伯爵讓人悲憫,王子跟公主的愛情背負著詛咒卻又纏綿悱惻、蕩氣回腸。影片中的經典臺詞:I have crossed the oceans of time,to find you ——我跨過時間的瀚海為了找尋你,成為多少人愛情的信條。加里·奧德曼把傳說中慘白面容、殘酷嗜血的吸血鬼演繹成優雅風度的拜占庭王子,眼神深邃多情,談吐間散發出邪惡的迷人魅力,從內到外的因素都讓姑娘們無不為之瘋狂。
另一部具有分水嶺意義的影片就是湯姆·克魯斯和布拉德·彼特的《夜訪吸血鬼》,吸血鬼名正言順地成為了正義之士,浪漫的化身。湯姆·克魯斯演繹的Lestat殘酷而優雅,每個鏡頭都像一幅畫,精致與貴氣還有那張令人印象深刻的英俊而蒼白的臉。自此,愈演愈烈的風氣是:演繹吸血鬼的男演員美貌美型,塑造吸血鬼的女演員分外妖嬈。
姑娘們心心念念的男神在吸血鬼題材的劇集里都能找到影子。她們喜歡《德庫拉》中紳士的貝拉·盧高西;她們喜歡在《驚情四百年》里深情高貴的加里·奧德曼;她們喜歡《黑夜傳說》里比爾·奈伊,如一朵盛開的邪惡而美好的花。她們喜歡《暮光之城》里的羅伯特·帕丁森,外表帥氣單純,憂郁而深情,還有不加掩飾的善良。她們追逐《吸血鬼日記》中略帶邪氣的伊恩· 薩默海爾德,對于他145年來都癡心地愛著女主卻不被接受,扼腕痛惜。
這樣一個外表俊朗精致、內心豐富專情的物種,打破禁忌、橫跨時間和空間,對愛人用情專一,至死不渝,和時間賽跑來追尋前世的戀人、寧愿棄用不死之身來和情愛殉葬。影視劇中塑造的他們有著姑娘們心中千金不換“回頭浪子”的精神氣質,并且還或高貴、或慵懶、或邪魅,這些無傷大雅增添情趣的小特質,怎能不被迷戀、不為之瘋狂。也許在現實生活中情愛世界的平穩幸福、誘惑終究抵不過劇中轟轟烈烈的唇齒留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