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我的家鄉四川涼山門戶甘洛縣解放了,我于當年3月參加了中國民人解放軍,在18兵團64軍184師政治部任職。我積極參加解放涼山的戰斗,得到領導好評。端午節過后,我在西昌縣禮州托拉鄉增糧工作組工作,科里通知我和羅德華(彝族)立即趕回政治部報到,組織科趙旺科長告訴我們,組織上決定派我倆和地方上8位同志一起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見毛主席。我倆激動得熱淚盈眶,周圍同志羨慕地說,你們好幸運啊!我們立即準備自己穿的民族服裝,更重要的是準備彝族最好的禮物到北京敬獻給毛主席和朱總司令。
8月下旬,我們從西昌出發,翻山越嶺過河,步行12天達到西康省會雅安,和先期達到的藏族代表會合。9月9日我們達到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重慶和云南貴州的少數民族代表會合組成第一屆西南各民族國慶觀禮代表團。團長王維舟說,歷代反動統治者歧視壓迫少數民族,挑撥離間、造成兄弟民族不團結,甚至本民族內部也打冤家。今天,西南各民族團聚在一起,是史無前例的。我們在中央的領導下,各兄弟民族團結起來,為建設新西南而努力,西南少數民族最多,各位代表要把兄弟民族擁護毛主席和中央政府的赤誠帶到北京,另外要把毛主席和中央政府對兄弟民族的關懷,把全國各民族大團結的精神帶回來,告訴兄弟民族,讓各民族更加團結。
9月20日,我們從重慶出發北上,一路上受到全國人民無微不至的關懷,9月26日達到北京住進禮士胡同招待所。
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的各民族代表團有內蒙古、西南、西北、華東、東北、中南和直屬省市共7個,還有班禪致敬團和4個文工團共450人。毛主席批準給每個代表和文工團員發一套最好的呢子衣服。
9月29日下午6時,周總理在北京飯店設宴招待我們,毛主席參加了宴會。周總理說,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各兄弟民族代表們表示熱烈歡迎。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幫助各民族人民培養成千上萬的干部,改善人民生活,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成各民族團結合作的大家庭。
宴會上,各民族代表紛紛給毛主席敬酒。我和羅德華也給毛主席敬酒。毛主席說:“你們是涼山的彝族呀!”我們激動地回答:“是,主席!”主席說:“長征時我經過你們那里。”我倆高舉酒杯說:“孜莫鞏禮,九孜呃!”(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毛主席高興地笑了。
10月7日,我們來到天安門東側觀禮臺,10時,禮炮巨響,國慶盛典開始。朱總司令乘車檢閱部隊后,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邁著整齊的步伐氣勢雄壯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和全國人民檢閱。北京市人民組成的游行隊伍高舉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畫像通過天安門,少年兒童將和平鴿和氣球拋向天空,人民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向人民群眾揮手高呼“人民萬歲!”領袖和人民心連心。天安門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10月3日晚7時,各兄弟民族代表團歡聚在中南海懷仁堂,向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獻禮并表演節目。獻禮開始,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健步走上主席臺,會場頓時爆發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各民族代表依次上主席臺向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獻禮。西南民族代表團派我代表彝族人民向毛主席獻禮。輪到我獻禮時,我的心嘭嘭地跳像要蹦出來,我心里默念著不知道練了多少遍的禮節,最后鼓足勇氣捧著彝族人民用最好的毛線精心織成的披氈(彝族服飾)走上主席臺。離毛主席三步遠時,只見毛主席笑容滿面地看著我,我情不自禁地向毛主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向前把我們民族最珍貴的禮物獻給毛主席,毛主席雙手接過披氈,接著我又從毛主席手中接回披氈,打開,小心翼翼地披在毛主席身上。這時,我離毛主席是這么近,毛主席是這么親切。會場上又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退后一步,又向毛主席鞠了一躬,毛主席一直高興地看著我,只聽到照相機咔嚓咔嚓地響個不停。我激動得都不知道是怎么走下主席臺的。隨后,駱元祥(彝族)又把珍貴的擦爾瓦(彝族服飾)獻給了朱總司令。
獻禮結束,由各民族演員表演民族歌舞。第一個表演的維吾爾族演員康巴爾汗唱完歌后,走到臺前對著毛主席跪下嗚嗚哭起來,她激動地捧起毛主席的手親吻。代表們被這動人場面感動了,會場又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各民族演員表演的歌舞表達了一個共同的心愿:歌頌祖國,歌頌各民族大團結,歌頌共產黨毛主席。第二天,毛主席潑墨揮毫寫下一首詞《浣溪紗·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以表達對各民族獲得解放的高興之情。
回到重慶后,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鄧小平給我們作報告。他說:“現在各位回到重慶,招待不如北京了,回到工作崗位就沒有招待了。現在西南地區首要問題是民族團結。你們要傳達好毛主席的指示,做好民族之間和本民族內部團結,要向解放軍老干部和共產黨員那樣吃苦在先,努力工作。各位都見了毛主席,握了手,吃了飯,回去要忠心耿耿為人民服務,我相信大家一定會這樣做的。”我想,我一定這樣做。
這次獻禮,在我思想深處樹立一個信仰:崇敬毛主席,永遠跟共產黨走,干一輩子革命。在以后幾十年的歲月中,我不管遇到任何困難挫折甚至打擊,我都堅持這個信念。我從1951年申請入黨,30年來從未間斷,一直到改革開放,組織上查清楚我的歷史問題,我終于在1982年在西昌民族干部學校光榮地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轉眼60年過去了,1950年我們涼山去見毛主席的10位同志有7位已經離開了我們。這60年來,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我們涼山彝族自治州,解放前是奴隸社會,奴隸們過著悲慘的生活,我們民族沒有正式名字,被貶稱為倮儸。到解放后,劃定民族,才定名為彝族。毛主席高興地說,這個名字好,有米有布。1935年紅軍從涼山過,紅軍司令劉伯承和彝族頭人小葉丹“彝海結盟”,紅軍順利北上抗日,留下千古佳話。解放后,彝族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翻身過上幸福生活,我們民族一步跨越千年,從貧窮落后的奴隸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舉世矚目。這一切沒有毛主席共產黨和解放軍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經常把這些道理和我去北京向毛主席獻禮的事講給周圍鄉親們聽并教育我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