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枕山臂海,物產豐富,自古便是產茶之地。有記載早在宋代,寧波就有山名曰“茶山”,而“茶山茶”更是當時進貢的貢品。
寧波市名取自“海定則波寧”,山巒起伏,水系眾多,東海之鄰,具有得天獨厚的產茶優勢。加上寧波自古人文之地,“兒童劇戲甬東天,一別侵尋二十年。海岸樓臺青嶂外,人家簫鼓白鷗邊。”文人墨客飲茶詠詩,為此地留下了濃厚的茶文化。
從名茶的品種來講,諸如望海茶產于天臺山余脈,寧海南溪溫泉之巔,千米高山望海,終年受云霧之滋潤,集天地之精華,外形細嫩挺秀,翠綠顯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清澈綠明,葉底芽葉成朵,嫩綠明亮。
奉化曲毫產自雪竇山,宋方志載:“茶薺不同畝,曲毫幽而獨芳?!贝瞬璺枷愠志?,深受僧人喜愛。
四明十二雷茶產于余姚陸埠一帶,曾作為自宋至明期間的貢茶,茶葉色澤碧綠、帶有白毫,形狀緊挺,蘭香爽口,回味無窮。
東海龍舌產于東錢湖畔福泉山上,南臨東海,北瀕東錢湖,東西兩端與天童太白山、金峨白巖山諸峰相連,《鄞縣通志》載:“以四明山、白巖山、太白山、福全山等所產為佳?!睎|海龍舌外形扁平、窄長、挺削,狀如龍舌,香高味甘。

東錢湖畔茶花爛漫
去寧波品茶,小編為你推薦的是東錢湖畔的寧波柏悅酒店。這家酒店是柏悅品牌位于大中華區的第一家度假型酒店,沿湖邊經過小普陀路轉山而上,車行至半山腰,視野一闊,一片江南園林般的建筑群背山臨湖,宛若隱世之居。柏悅酒店的負責人告訴我們,酒店的236 間客房和多套獨立別墅,正是以中國傳統江南水鄉村落為設計風格,與寧謐的湖景映襯相宜。
沿著酒店園內小徑走去,沿路盡是茶花爛漫,遠望是湖光粼粼。瀕湖處有一方小小的水閘,隔著水是一片小小的“桃花島”,酒店建筑遠近錯落有致,顯出“村落”之意。
酒店毗鄰的東錢湖出產“東海龍舌”、“云霧春”等著名綠茶的福泉山萬畝茶場就在附近。福泉山是天臺山余脈入海前最后一個高峰,產茶歷史悠久,從山下到山頂,全被大片大片的茶園覆蓋,同時,據說當初人們在此栽植茶樹時,是按地勢分壟而植,無意間卻形成似“鳳”、“凰”二字,與東錢湖融為一體成了“鳳凰戲水”景觀。綠油油的高山茶園或漫無邊際、或層層疊疊,時而云霧繚繞、時而碧波連連,只聞鳥鳴,不聞人聲,在此靜靜的聞著茶香,映著湖光,果然才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清凈生活。
福泉山所產最出名的茶種即為東海龍蛇,大概是因近東海的緣故,采摘的新茶又細又嫩,且僅采茶樹抽出的芽頭,故而得名。茶葉外形扁平光潤、窄長秀麗、嫩綠顯毫;內質湯色清澈明亮、芽葉肥壯,葉底完整,且幽香持久,回味無窮。熱水沖下,茶葉翻動,茶香柔柔溢出,東海龍蛇的味道與龍井有些相似,具有清爽的鮮味,耐泡程度比龍井還要高些,喝下去不鎖喉,有淡淡的甜味在唇齒之間縈繞。幾泡之后,茶葉的顏色慢慢變黃變老,不過茶湯的味道依舊濃郁。
老宅新茶
寧波柏悅所在的這片地區本就是傳統的江南漁村,據稱留有自南宋時期保存至今的眾多古老佛剎和石窟。

柏悅的茶苑,位于酒店中心,臨近“桃花島”的湖畔,整個院落原就是此地一戶戴姓大宅的祠堂,據稱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酒店的設計者沒有破壞原有的屋瓦飛檐、雕梁畫棟,只在內裝上做足文章。兩扇木門吱呀呀推開,陽光在青磚的地面上涂上一層溫暖的黃,木欄的窗戶下擺著圍棋、紙墨、舊版書,中式的榻,紅木桌椅、過去的暖壺都讓人頓生穿越之感,各式茶品、茶具比比皆是。四間落的院子,中間一個天井,正堂的臺前,專門邀請來的昆曲名家將為客人們進行專場表演。
茶,必是要首品本地出產的東海龍蛇的,一壺熱水,蒸氳著茶意,撲香滿堂,坐在幾百年的老宅里,窗外是湖光山色,屋內古香古色,看著綠油油的尖葉,品一口香茗,耳邊是抑揚曲聲,帶著悠悠歷史人文氣息,真是愜意之極。無怪這里經常客座滿堂,還時不時有人包場舉行派對。
當然,其它的茶品一應俱全,酒店還專門調制了一系列養生茶,以及中式甜點小吃,年輕一點的茶客是偏愛的。
如是更喜自然,在茶苑門外,天氣好的時候也擺著茶桌,就在垂柳下,湖水邊,享受春日暖陽旭風,也是美事一樁。在室外喝茶的客人,可以看到茶苑不遠處,有一幢紅色廟宇式建筑,在一派白墻黛瓦中,尤為突出,那也是原地的一處古廟,據說已有700多年歷史,酒店直接將它改建成了多功能酒吧,名字就叫“紅”,不僅提供酒品,也有地道的日料,晚上還有樂隊主唱,真是中西合璧,古今穿越。
喝完茶,在柏悅的村落園子里消散一陣,附近還有很多景致可以觀賞。離酒店不遠的陶公島,據稱是范蠡攜西施隱居之處,也可以去湖中小普陀燒香,稍遠些直奔福泉山,看“一山觀湖海”和茶嶺碧波。

酒店的負責人說,每逢雙休日,酒店的餐廳、茶苑都是高朋滿座,房間也非常緊張。從酒店的位置來講,從上海、杭州開車都十分方便,如果你周末得空,何妨攜家人一起,去寧波柏悅感受湖景茶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