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之于咖啡,正如中國人之于茶,美國社會學家教授Odenburg的《交誼好去處》一書中提到,現代人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共場所,供他們交友、聊天、聚集、暫時拋開家庭和工作的壓力。于是美國人做了星巴克,試想,茶館文化附在每一位顧客身上又意味著什么呢?一杯清香透徹的香茗、熟識對接的目光、幽靜的休閑環境、一幅幅采茶、制茶、茶藝的歷史圖片……
除了“茶意”最濃的酒店,我們還可以到最會享受安逸生活的川藏地區看一看那里的特色茶館吧,于淡淡春光之中,大啖茶菜,輕啜清茶,感受那春茶的滋味。

成都 鶴鳴茶館
到了成都就不能不去鶴鳴茶館,這家號稱“全國歷史最悠久茶館之一”的老字號建于明代。坐落在人民公園的碧水之濱,掩映在綠樹的濃蔭之中,古香古色。尤其到了春光明媚之季,更顯出茶館的吸引力,加之長廊上新發的葉子綠油油的,開出白色的七里香,散發出粉嫩嫩的清香,還有紫藤點綴其間,看起來舒服極了。
鶴鳴茶館雖然有兩層的仿古茶樓,但茶客們還是愿意臨湖而坐,頭頂參天的大樹,在撫摸得光滑锃亮的竹椅上品茶、看書、曬太陽。鶴鳴茶館的茶博士也是成都茶館里面的“頭牌”。只見茶博士一只手拖著十多付茶碗,三件套的蓋碗茶茶碗在手上呈倒掛金鉤狀,而另一只手還提著一個銅壺,縷縷熱氣從壺嘴冒出。茶博士手中的蓋碗茶三件套少說也有幾公斤重,只見他游刃有余的穿梭于茶客中間,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嫻熟的將茶碗“撒”在茶桌上,就在茶碗“撒”下的瞬間,從銅壺嘴里飛出的開水已經將茶泡好。接著他用無名指輕輕的一勾,茶碗的蓋子順著碗的邊緣優雅的滑上來,就立刻將茶碗蓋好了。

成都茶館除了賣茶,還賣糖果、香煙、瓜子、花生等小吃。還有打牌、下棋、讀書看報、賞花賽鳥、看錄像節目,欣賞川劇、四川清音、說唱、木偶戲等,內容愈來愈時髦、新穎,但它作為民間傳統社交活動場地的功能始終沒變。只要你時間充裕,那就坐在這把成都小吃照單全點上一遍,肥腸粉、擔擔面、藤椒抄手、枕頭嫂面、鐘水餃、龍抄手……只要成都有的,跟“跑堂的”說一聲,很快就能端上桌面,讓你品嘗到原汁原味的成都味道。
拉薩 日喀則相聚茶館
成都早已春暖花開,拉薩卻還有些乍暖還寒,但拉薩茶館的茶館早已火熱朝天,茶館的分布更是堪比成都。掀開干干凈凈的藏飾門簾,走進位于八廓南街一個小巷子里的日喀則相聚茶館,立時一股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濃濃的茶香在身邊縈繞。即使許久不來了,熱情的孩子也會牽著你的手,把你帶到她認為最好的位置上,雖然語言不通,但她深切的眼神中所表達出的想念與欣喜,任誰都能體會到一種直抵心靈的感動。

“這里的甜茶是拉薩最好喝的!”這家開了十幾年的茶館儼然成了拉薩的招牌之一,日喀則相聚茶館制作甜茶所用的原料都是經過老板精心試驗過的,最終選擇的都是味道最好的。茶館老板提著一袋袋裹在紗布中的紅茶放入開水中煮,幾分鐘后把攪拌好的奶粉放入晾得稍微涼一些的紅茶水中,在攪拌機中攪拌均勻。然后再將攪拌好的奶粉倒入鍋中的開水里,繼續不停攪拌,熬制大約半個小時,可口的甜茶就做好了。
做好的甜茶呈乳黃色,口感跟奶茶很類似,熱氣騰騰,香甜可口。但大家所不知道的美味甜茶是個舶來品,據說當年英國人入侵西藏時,將喝甜茶的習慣留在了西藏。也有說西藏人喝甜茶是受印度和尼泊爾的影響,這兩個國家都是甜茶的故鄉,出產好幾種制作甜茶需要的紅茶。隨著貿易的交往和商賈的往來,甜茶就逐漸走入了西藏大地。
除了甜茶,當然不能不說最負盛名的酥油茶,以前人們制作酥油茶,都是將磚茶用水煮好,再加入酥油,放到細長的酥油桶中,用一根攪棒使勁攪打,令其成為乳濁液。所以制作酥油茶又叫“打”酥油茶。而現在,只有偏遠的山區牧區還在使用這種傳統的方法制作酥油茶,城鎮里全都更新換代成電動攪拌機了。把酥油、水、鹽和紅茶倒入攪拌機中,打開開關,稍等片刻,就可以品嘗醇香的酥油茶了。據說,酥油茶對緩解高原反應也有著奇效,還能夠預防因天氣干燥而嘴唇干裂,并且還有很好的御寒作用。初次品嘗時,第一口異味難耐,第二口醇香流芳,第三口則永世不忘,那種又咸又甜的奇異味道刺激著你的味蕾,慢慢擴散。
除了美味的飲品,茶館里還有一樣能夠充饑的藏式主食——藏面。所用的原料以小麥面粉為主。然而由于西藏本地的小麥產量是很低的做成面粉缺乏韌性,被人們笑稱“做饅頭粘牙,做面條成段,包餃子露餡”,因此藏面中還會加入一些青稞粉,以增加面條的韌性。

日喀則相聚茶館在前一天晚上把藏面煮熟,晾干待用,等到第二天顧客點餐時酌量下到湯鍋中煮開。這個鍋里是牦牛肉湯,要煮一個晚上。煮好的面盛入碗中之后,還要加入一些牛肉湯料,再撒點牛肉丁和蔥花,拌上特制的藏式辣醬,坐在矮小的長桌旁,嘗上一口,絕對令人回味無窮。而這濃香的肉湯才是藏面中最精華的部分,吃藏面最大的享受也正是喝湯,清清淡淡的肉湯,加上少量的鹽和蔥花,就成了一碗難得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