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14日,信息社會50人論壇2013年會暨“邊緣革命2.0與治理創新”研討會在京召開,論壇成員、來自相關機構的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約12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發布了信息社會50人論壇的首份年度報告——《邊緣革命2.0: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集中展示了論壇成員最新研究成果,對中國信息社會發展現狀和未來進行了分析預測,提供了大量關于信息社會發展的新思維、新方法。
報告的主旨主線為用信息社會的眼光看世界。分為“我們在哪里”、“我們往哪里去”和“未來思考”三個篇章,從中國信息社會的現狀、趨勢和哲學本質進行了探討。報告共收錄了15篇獨立成章又緊密聯系的研究報告和論文,以邊緣革命2.0、信息社會、信息文明、信息生產力、信息哲學、中國特色信息化道路、農村轉基因工程、互聯網經濟體、網絡文化、大數據、智慧城市、復雜思維及復雜治理等不同視角對中國信息社會進行了審視,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方法和思考結論。
報告認為,在中國的改革與發展進程中,邊緣力量一直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說1980年代由邊緣力量發起的經濟改革可以稱之為“邊緣革命1.0”,那么2000年前后由草根網民推動的社會全面變革就可以稱之為“邊緣革命2.0”。與“邊緣革命1.0”相比,“邊緣革命2.0”在行為主體、行為方式、變革對象、影響的范圍廣度深度等多個方面都具有非常不同的特點。當今的中國改革與發展進程中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需要用復雜科學的思維從文明發展的高度去尋找出路,充分尊重和不斷激發人民大眾的創新活力。
報告援引國家信息中心測算結果顯示,2001-2012年,中國信息社會指數(ISI)從0.232提升到0.439,正處在從工業社會走向信息社會的加速轉型期。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17個城市率先進入信息社會初級階段。預計2020年全國信息社會指數將達到0.6,整體上完成向信息社會的轉型。
會議還發布了由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評選出的“2013年度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十件大事”,分別為:互聯網金融成為熱點、大數據熱潮興起、“棱鏡”事件波及國際社會、《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發布、《“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出臺》、《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出臺、微信用戶超過6億、“雙11”全天支付寶成交額超過350億元、“3Q大戰”走向最高法院、4G牌照發放。
會議圍繞“邊緣革命2.0”、“大變革與新思維”、“挑戰與治理創新”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和交流,具體議題包括網絡對權力結構的沖擊、新農人、蟻族、新物種起源、復雜性與信息社會、意義互聯網、信息哲學、信息社會的老年人、大數據與社會治理、復雜治理、治理創新、信息經濟、打工群體網絡應用。
“信息社會50人論壇”是由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阿里研究中心等五家單位共同倡議并發起,由信息社會研究領域的有識之士組成的學術群體。論壇的宗旨是聚集國內致力于中國信息社會問題研究的一批著名學者及領域內專家,以“開放分享、相互學習、百家爭鳴、文責自負”為原則、共同研討中國信息社會的發展問題,為中國信息社會的發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