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e.com每年都會在12月發布其top 100的榜單。這個獨特的榜單不是由大師、專家或者編輯們選出的,而是在一年的頭11個月中wine.com的客戶們的購買行為形成的。2013年是wine.com發布這個榜單的第七年,通過這個榜單,可以看到美國葡萄酒電商行業的一些發展趨勢。
2013年排在榜首的是一款西班牙里奧哈的葡萄酒VinaEguiaReserva 2007,這款獲得過Robert Parker 92分高分的葡萄酒在wine.com的售價在16美元左右,反映出高性價比的葡萄酒在美國受到歡迎。在榜單的前十名中另外兩款西班牙葡萄酒更進一步說明了這種趨勢,排名第四的一款西班牙Cava售價在10美元左右,是排名第七的黃牌凱歌香檳售價的五分之一,排名第九的一款Robert Parker 90分的西班牙歌海娜紅葡萄酒的售價是9美元。
這個榜單也表明了美國消費者對于酒莊的認知度,對于購買行為的影響。一些酒莊的多個不同酒款都進入這個榜單,說明消費者只要認可一個酒莊的品質和風格,就會購買這個酒莊的多個不同酒款。進入榜單的典型酒莊包括Antinori, Catena, Caymus, Columbia Crest, Peter Lehmann 和Silver Oak等來自各個不同產酒國的不同風格的酒莊,這些酒莊都追求高的品質。
有四個酒莊的同一酒款的不同年份進入了這個榜單,說明消費者對于這個酒款的認可,并且會持續購買這些酒款的不同年份。
同樣說明問題的是這個榜單中進口到美國的葡萄酒和美國產葡萄酒基本平分秋色,進口葡萄酒逐步增加說明了美國消費者樂于嘗試新的葡萄酒,并且認可新的葡萄酒。
Wine.com是美國最大的葡萄酒零售電商,已經經營了16年的時間。Wine.com利用自己廣泛而龐大的零售數據總結出來的年度葡萄酒榜單能夠準確地反映出美國消費者通過電商渠道消費的基本趨勢,對于葡萄酒生產商和進口商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Wine.com的這個榜單給我們的啟示在于,首先,葡萄酒電商因為有條件覆蓋各種各樣的消費者,手里的消費數據更能夠體現一個葡萄酒市場的整體情況,特別是對于占據市場領先地位的葡萄酒電商更是這樣。在中國,我們的葡萄酒電商還沒有做過類似的統計和分析,沒有出過這樣的報告,希望盡快能夠看到領頭的葡萄酒電商推出自己的top 100榜單。
另外,我們的葡萄酒進口商需要多分析自己面對的市場,另外對于自己的銷售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發現市場的特點。實際上,酒莊對于自己的葡萄酒在一個市場上的具體銷售數據非常重視,它們非常想要了解自己的產品是通過哪些渠道銷售出去,由哪些消費者購買,是如何消費的。由于中國的葡萄酒市場還在發育之中,很多的酒商并不重視銷售數據的統計和分析,認為完成葡萄酒的銷售是重中之重,其他的工作往往被忽視了。筆者曾經和阿根廷葡萄酒協會的人士溝通,他提到阿根廷酒莊對于中國市場的一個感到迷惑的地方是不知道自己的葡萄酒銷售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們發現自己的葡萄酒交運給中國的進口商之后就看不見了,而他們的中國進口商往往認為自己花錢進口了這些葡萄酒之后和酒莊就沒有關系了。實際上,酒莊和進口商雙方更好的合作和溝通是進一步發展雙方的商業關系,并確保商業上成功的重要的一方面。進口商如果能夠幫助酒莊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市場和消費者,酒莊會更加愿意在中國市場進行投入,雙方的合作會更加順利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