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份,中國男演員廖凡摘取了全球三大藝術電影節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桂冠,成為其首位“華人影帝”。這說明常令國人們自卑的美好文藝事業,在爭取國際地位之漫長道路上,至少又邁前了一步。所以,我們得說,廖凡,好樣的,干得不錯!是個純爺們兒。
知道廖凡大約是早在1998年,國家實驗話劇院小小的劇場里,孟京輝的話劇《思凡雙下山》,《戀愛的犀牛》中,他都以非主角的面目出現。很難說當時就展露了多少“影帝”的天賦,只記得他總在旁邊插科打諢,狀態很放松自然,外人或許很難想象,那時他才剛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過著艱苦的北漂生活。之后出演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等等各種電視劇。
拋開朋友身份,作為影迷,我想,他大抵總在非刻意性地和大主流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但又不妨礙旁人對他個人魅力的挖掘與欣賞。
雖然在銀幕上廖凡是個錚錚鐵漢的樣子,其實生活里是個隨和得過了頭的人,吃飯總隨大伙兒的選擇,但卻偏偏喜歡聽老男人煙酒嗓兒Tom Waits的歌,對黑膠唱片也情有獨鐘,前陣子,他還說想在家添置一套黑膠唱機。
廖凡的幾位圈內密友們說:他不是那類擅長在酒局飯桌上高談闊論的人,幾乎沒留下什么能被好友們反復重提的經典“段子”,喝多了就是老老實實地睡覺,看得出酒品甚好。女孩子們會感覺廖凡是那種內心很安靜的男人,真要說什么種類的威士忌最符合他,想必是自斟自飲的內斂款,而且肯定是比較“冷門”、“小眾”、“文藝氣質濃厚”一些的品牌或酒廠。
廖凡是湖南人,愛吃辛辣和刺激的食物,但大伙都承認他對酒精不算特別挑剔,唯獨在喝單一麥芽威士忌這一項上,他會對蘇格蘭艾雷島的威士忌情有獨鐘,特別是著名的拉弗格(Laphroaig)酒廠,還有阿德貝格(Ardbeg)、拉加維林(Lagavulin)等酒廠的出品。
他不僅常喝10年陳釀的拉弗格原廠裝瓶款,碰到18年或30年以上的高年份款,更是愛不釋“杯”。艾雷島是個離島,當年英國人強征酒稅時,很多私酒販子不得不選擇人煙稀少的荒野地帶釀酒,以便逃離管制,艾雷島的風土不像蘇格蘭其他產區有豐富的煤炭,只能靠泥煤烘焙麥芽,最終反而造就了一份獨特的味道和氣質——此舉,拿到今天來講,就是游離在體制之外的冒險精神。而廖凡在主流影視劇中的出現,特別像拉佛格是調和威士忌百齡壇17年的主體酒之一,比重不多,但卻為百齡壇添加了那份煙熏和甘甜。
廖凡愛喝的威士忌酒款,不得不說很符合他的銀幕形象與多年歷練:初出校園的他就像剛蒸餾出的新酒,濃辣猛烈,野性難馴,爾后,在社會和演藝圈的大橡木桶中,一年年醞釀、變化,外表漸漸柔和,但骨子里硬度始終不移。數年歷練之后,才開始發揮出美好的味道,如今,他在“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條路上,如經過“烘焙”、“發酵”、“蒸餾”、“熟成”這幾大步驟,淡定累積了近18年,也終于換回應屬于他的成就—第一位柏林華人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