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著去海那邊探望表妹的機會,特意從德克薩斯州開車北上拜訪索諾瑪。同行的老美一路不停夸獎索諾瑪酒的精美、細膩而富于變化,不同于納帕谷(Napa )的雄壯與澎湃。雖然這個新世界釀酒國沒有舊世界國家悠長的釀酒歷史,也沒有雄壯的古堡,但都不影響葡萄酒愛好者對它們的熱愛。外加很多酒園的創立者都是因為對葡萄酒的摯愛,而用盡畢生心血呵護自己的寶貝,用藝術和科學結合的方法釀造葡萄酒。建于1972年的佐頓酒園就是其中的代表:創立者Tom Jordan先生用自己地質學家優勢,像舊世界同行那樣仔細分析土質,購買那片最適合釀造赤霞珠和霞多麗的土地并開始耕種。
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加上出色的釀酒師和對葡萄園品質的控制,不生產出優質葡萄酒其實也很難。當1976年杰出的Andre Tchelistcheff 和當時畢業于加州大學釀酒系年輕的Rob Davis共同合作首個年份赤霞珠后(在酒窖中儲藏了4年,于1980年上市),佐頓酒園的高品質就此建立。1981年第一支霞多麗上市后,佐頓世界中的兩顆明珠從此在索諾瑪上空閃閃發光。
仲夏的午后,特別是身處假期中的我,全身上下每個細胞都被“慵懶”所擁抱。坐在樹蔭下,點上一杯2005年的佐頓霞多麗,時間在此凝結。淺稻草黃色的酒液透過酒杯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單單從這點就可知這款酒酸度一定不低,特別適合炎熱的下午。檸檬、葡萄柚、礦物質夾帶著青蘋果、奇異果、蜂蜜、和輕微烤橡木的細致芬芳,傳遞生動且豐富的風味:輕酌一口,水蜜桃、青蘋果、白花香在口中散開,淡淡的烤橡木味增加了這款霞多麗的圓潤質感,余韻長而結構好。
來到佐頓酒園,當然不能不嘗他家那款從面世至今得過無數大獎的赤霞珠(多年來一直位居《WineSpirit》雜志紅葡萄酒評選首位,在1986年美國總統和副總統就職典禮被用作晚宴用酒)。放在我面前的是2003年份的赤霞珠:深紅寶石色;撲鼻而來的成熟黑色水果味—黑醋栗、黑梅,文 章 來 源:winechina.com帶有一絲香草、雪松和煙草香;強勁而柔滑的單寧,被黑櫻桃、黑胡椒、黑巧克力包圍,令人久久難忘。完美的酒體和豐富復雜的香味源于Davis的技術:用4天時間在不銹鋼桶內完成初步發酵,接下來的3個星期里,它會在大橡木罐中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然后在68%法國小橡木桶和32%美國小橡木桶中培養12個月,最后在大橡木罐中再醇化3個月。之后裝瓶,并在瓶中陳年17個月直到上市。
兩三杯下肚后,微醉的我思緒開始外延,心想:有夢的人總會有實現夢想的那天,只要勇于實踐和堅持,總會開花結果。Tom Jordan的佐頓酒園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