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運動9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謹向全省教育系統廣大青年朋友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節日的問候!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投入,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積極支持,經過包括青年同志在內的全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截至2013年底,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7%,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9%,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9%,各級各類教育質量指標在全國名列前茅,教育主要發展指標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教育為富民強省、推進“兩個率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推進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進程中,青年始終是一支生機勃勃的重要力量。全省教育系統各級團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廣大青年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與教育發展共前進,為全省教育事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保持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建設教育強省的實踐中,到處都活躍著青年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身影,留下了青年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的足跡。一批又一批優秀青年成長成才,展示了新時期全省教育系統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昭示著全省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美好未來。
實踐充分證明,全省教育系統青年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教育的一代,是充滿理想、勤奮好學、勇于開拓、值得信賴的一代,不愧為推進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強大生力軍和突擊隊。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的宏偉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攻堅方向和重點舉措。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根據中央部署,對加快全省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年1月7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教育改革推進會,明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標任務。新時期我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發展的思路已經明晰,目標已經確立,任務已經部署,當前的重點是抓好貫徹落實,全面深入推進。全省教育系統青年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又好又快推進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一要堅定信念,志存高遠。理想信念是追求真理、不斷進步的巨大動力,是凝聚力量、艱苦奮斗的精神支柱,是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力量源泉。當代青年要樹立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堅定不移跟黨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全體青年的共同使命。全省教育系統青年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自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引領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人生價值與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意愿緊密結合起來,把理想抱負與實現中國夢和江蘇“兩個率先”的偉大事業結合起來,把個人成長與建設教育強省、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的生動實踐結合起來,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報效祖國,建設江蘇,服務教育,造福人民,譜寫更加壯麗的人生篇章。
二要勤奮學習,提高本領。我們所處的時代,信息化加快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各類文化相互影響。今天的青年,是未來推動國家發展、實現民族振興的主力軍,更應當從現在起,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姿態,勤于學習,勇于實踐,練就過硬本領,爭做棟梁之才。全省教育系統青年要主動適應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的趨勢,把學習內化為人生態度、生活方式和畢生追求,不斷拓寬學習領域,完善知識結構,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尤其要通過學習加深對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解,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主動適應信息技術加快推廣應用的趨勢,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手段獲取知識和信息。要主動適應我國、江蘇和教育事業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國際合作交流水平不斷提高的趨勢,培養世界眼光,開拓國際視野,努力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堅持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向王強、侯晶晶、耿高鵬等先進青年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服務教育、服務基層、服務發展中練就過硬本領,擔負起建設教育強省、把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
三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青年朝氣蓬勃,蘊藏著巨大的創造潛力。當代青年只有用滿腔的創造活力和熱情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青春才更有意義。全省教育系統青年要勇敢地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敢于探索和突破,勇于揚棄和變革,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其他各方面創新中發揮聰明才智,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作貢獻。要大力弘揚“三創三先”的江蘇時代精神,以爭創一流的志氣、敢為人先的勇氣、革故鼎新的銳氣,在本職崗位上不甘落后、永不停滯、創優爭先。要把創新精神和努力學習相結合,通過學習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為創新集聚能量、打好基礎;要把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相結合,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緊緊圍繞新時期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研究新問題、提出新思路、取得新突破;要把創新精神和勇于實踐相結合,敢于嘗試、愿意挑戰、不怕失敗,爭做創新的排頭兵。
四要艱苦奮斗,樂于奉獻。不畏艱難、銳意進取、堅忍不拔、奮斗有為的精神狀態和甘于奉獻的思想品德,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業的前提。我省雖然是教育大省,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與教育發展先進省市相比,很多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建設教育強省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偉大的事業都是長期耕耘、不斷積累、艱苦奮斗的結果。只有經過艱辛的努力,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化為現實。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進取,以只爭朝夕的精神促進發展,又要樹立長期作戰、艱苦奮斗的思想。全省教育系統青年要把胸懷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統一起來,牢記使命,勤勉敬業,埋頭苦干,甘于奉獻,抓緊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一步一個腳印,始終自強不息,任何時候都不懈怠,任何時候都不自滿,任何時候都不停步,在推進我省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進程中艱苦創業,奉獻青春,建立新功。
五要加強修養,陶冶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青年的道德風貌,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和決定著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全省教育系統青年要發揚開風氣之先的優良傳統,努力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動者。要切實加強思想品德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到自尊、自信、自強,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培養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追求科學、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要繼續弘揚社會文明新風,踴躍投身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參與扶貧助困、搶險救災、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志愿服務,熱誠關愛他人,以實際行動推動教育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全省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要把青年工作作為一項帶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傾聽青年心聲,關心青年疾苦,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不斷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盡力為青年身心健康、事業發展、生活幸福提供良好環境和條件。要加強對共青團的領導,及時研究解決共青團事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關心幫助共青團干部鍛煉成長,更好發揮共青團組織在教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省教育系統共青團組織要適應新形勢,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各項工作和自身建設,更好地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不斷提高共青團工作科學化水平。
青年勇擔當,國家有前途。我們堅信,全省教育系統青年一定會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再創佳績,在建設教育強省,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譜寫中國夢江蘇篇章中創造更加壯美的人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