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從淮安農村中學考入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模具和營銷4年制雙專業,李加貴的心里很清楚,路就在眼前,關鍵是自己怎么走。這是6年前的事。
現在,當他坐在常州匯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時,他已經是這家投資1000萬元的貴金屬交易市場常州公司的掌門人;他同時還擁有一家400多平方米的快餐店,并負責大學城兩個高校學生宿舍的純凈水業務。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去年畢業前,李加貴就已經在湖塘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開上了私家車……
第一桶金:300塊錢
大一新生軍訓結束時,學校要求每個學生準備10本練習本。“當時我算了下,我們學校有將近2000個新生,都要買練習本,我能不能幫他們代購呢?”于是,李加貴叫上幾個同學,開始挨個宿舍上門登記,統計后發現需要的練習本數量大概在1.8萬本左右。
“我又算了一下,這個數量應該有賺。”李加貴跑了幾個文體用品批發商店,了解了練習本批發價,作了比較后,他決定從湖塘一家大型文體用品商店進貨,相對來說運費成本也比較低。而這家大型文體用品商店的老板張總,也成為日后對他進行風投的出資人。
終于,李加貴以每本8分錢的利潤批發了1.8萬本練習本,全部賣了出去。“雖然平均下來每人只分到300塊錢,但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很有意義。”李加貴笑著說。因為這次“買賣”,他的執著、真誠,打動了文體用品商店的張總,張總后者漸漸關注這個“有頭腦”、“肯吃苦”的大學生。
敏感+肯苦=成功
賺到第一桶金后,李加貴在校期間的創業路越走越寬。他賣起了電話卡,組織學生旅游,組織返鄉包車。
大一快結束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有同學從外面買了飲水機和桶裝純凈水放在宿舍。“我覺得,這里面肯定有商機。”他算了下,如果在每個宿舍都放一臺飲水機,同學們每天都喝純凈水,這是一個不小的市場。有了創業的想法,李加貴積極行動起來,他通過張總找到一家水廠談合作,并成功說服水廠老板為他免費提供飲水機和水桶。大二新學期開始,輕工學院每個宿舍免費安裝了一臺飲水機,一共2080臺;后來,在他的努力下,相鄰的機電學院也安放了1543臺飲水機。
“一桶水雖然只要幾塊錢,幾千個宿舍加起來就是很大的量,慢慢的,開始賺錢了。”李加貴收獲了創業的喜悅。
張總投入1000萬元
畢業后,在餐飲行業管理中,李加貴發現物價上漲嚴重擠壓著公司的利潤。“我就在想如何應對通脹,就在網上找到了這家總部在杭州的貴金屬交易市場,當時是全國首家民營貴金屬交易機構。”通過1個多月在浙江的考察,李加貴感覺心有余力不足,“門檻很高”。他再次找到張總,進行了一次長談,說服張總拿出了1000萬元風投資金。
公司試營業才10多天,已經有了10多位客戶,并正在考慮開設金壇、丹陽營業部。
“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當初學校對我創業的支持和幫助。想法很重要,但堅持更重要,幸運的是這一路我都堅持下來了。”雙專科畢業的李加貴最終選擇了跟營銷專業相聯系的經商來開啟自己的成功之門,他從進校那一刻起就一直在自強不息地為自己、為家庭而拼搏奮斗著,默默地踐行著愛國、敬業、友善、誠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