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馬年到來之際,SHANGHAI TANG上海灘推出了Horse moleskine,馬年主題記事本。售價近人民幣400元的一本筆記本,可能會讓普通入嗤之以鼻——用同樣的價,都能海淘到一款輕奢錢包了。但你若知道關于Moleskine筆記本背后的傳奇故事,并想想1314之后的第一個情人節,可以花承受得起的價格為你的TA買到人生中第一件奢牌,或許就會重新審視大牌出的那些小玩意兒了。
2014改變從“新”開始
生活是細小新發現組成的秀場,每一次開秀都有嶄新的主題。在看似單調的日復一日里,深悟生活真諦的女人總能發現雞湯里的那撮鹽,配紅裙的那雙鞋,有未來的那個人。這正是我們在2014年特別開設視線欄目,并將特別策劃欄目做得更貼近都市女性生活的原因。前者會告訴你這個世界上的都市女性都在追求怎樣新鮮有趣的生活,后者則讓成都女人在成都生活得更舒適時髦。每周用新鮮話題為自己升個級,Day day up起來吧!
傳奇·moleskine
moleskine這個詞小寫時,指一種筆記本類型。這種擁有簡潔的圓形書角、橡筋箍環以及可伸展的封底內袋的長方形黑色筆記本,本身并沒有特別的名字。它最初由法國一家小型文具商生產,供應給巴黎的各文具店,卻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受到了國際文學界及藝術前衛派人士的歡迎,他們包括包括文森特·梵高、巴布羅·畢加索、歐尼斯特-海明威及布魯斯-查特文等。這本可靠、袖珍的旅游伴侶,記錄過他們寶貴的素描筆記、小說情節和構思,而這些創作靈感,后來都成為了驚世名作。這款筆記本是布魯斯·查特文的最愛,也正是他為這款筆記本取名為“moleskine”。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這種筆記本變得越來越稀有,直到最后完全消失。查特文在著作《The Songlines》中,講述了關于這本小小的黑色筆記本的故事。1986年,這種本子的制造商——一家位于法國圖爾市的小型家族制造公司倒閉,“真正的moleskine再也沒有了”一家文具店的老板告訴查特文。查特文隨后四處搜集,買下了所有他能找到的moleskine筆記本,但始終覺得遠遠不夠。
1997年,意大利米蘭一間小型出版公司讓moleskine獲得重生,他們以大寫的MOLESKINE作為品牌名,繼續制造moleskine筆記本。如今,MOLESKINE儼然已經成為筆記本界的奢牌,每本A5型號基本款筆記本的售價基本在人民幣300元左右。僅就筆記本而論,這個似乎也算天價,但與各大奢侈品牌出品的周邊小玩意兒比起來,卻是非常買得過了。
奢牌·筆記本記事
而說到大牌與記事本的故事,則可以概括為“遠遠超越了記事本的書寫意義”。事實上,從奢侈品牌染指皮革記事本那一刻開始,記事本已經不完全是記事本了。
據說,幾乎每一位Hermes的員工,不論是總裁、藝術總監、設計師,還是皮革工匠,人人都習慣隨身攜帶一本Hermes皮革記事本,方便隨時記下他們生活的點滴,例如下一趟的出差行程、突如其來的靈感,或者是需要牢記的手工細節和插圖批注。早在書寫仍是人們主要記錄方式的二十世紀30年代,Hermes就開始嘗試手工制作皮革記事本,幾十年來,每到年底,Hermes都會推出來年記事本的皮面設計和補充內頁,以或經典、或優雅的設計呈現獨特的品牌文化。
漸漸地,當時尚潮人翹首企盼各大品牌一年兩季的秀場盛事時,另一撮文藝潮人則歡欣鼓舞地等待著同樣出自大師手筆、凝聚設計精髓的大牌記事本的出爐。愛上筆記本的大牌越來越多,每個筆記本都傳承了該品牌時裝文化的精髓。LANVIN會在推出的筆記本上用到品牌最愛的正紅色;Hermes則常常以馬為靈感來源;以經典編織皮革作為外套的BOTTEGA VENETA皮革記事本看起來大氣簡潔;一如既往講述品牌冒險故事的dunhill旅行記事本則充滿滄桑感;LOUIS VUITTON歷年推出的皮革記事本封皮大多采用經典的morogram圖案,或在皮革表面印上不同色彩和材質的品牌花紋,或將傳統的LOUIS VUITTON行李箱包角上懷舊的按扣巧妙設計成記事本的按鈕,或是大膽采用帆布、漆皮等特別材質,在這塊方寸之地恰到好處地延展品牌創意總監的設計空間。
筆記本就像是品牌文化的一種延伸產物,在它們身上,你能感受到并無二致,甚至更加雋永文藝的品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