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瑞蓉
成都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
情人節本就是一個舶來的節日,這些年倒被國內的年輕人們變成了約定俗成的愛情紀念日。結了婚的人把這天當作結婚紀念日,戀愛中的年輕人把這天當作情人節,連那些情感上還沒著沒落的年輕人,也絕不放過這個向自己心儀的人表示愛意的日子。
這些年我也常在國外居住,看到一些西方情侶過情人節倒十分簡單,一支用絲帶纏繞著的玫瑰、一小盒精心包裝的巧克力就是節日禮物,心意最大,形式倒變得不重要了。而在國內,情人節雖然不是法定節假日,但元旦春節的鐘聲余音未過,各大賣場已經拉開了情人節促銷大戰的帷幕。小到領帶、打火機,大到名牌衣物、首飾甚至汽車,可以說沒有看不到的節日商品促銷,只有想不到的捆綁理由。
其實情人節本應是個比較私人的節日,它屬于家人,屬于戀人,與其他任何的第三人都無關。不過這些年我倒發現,不少年輕人更喜歡把情人節變成一個朋友間聚會的契機。到那天,酒吧會早早被預訂,到了晚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年輕人們相互交換禮物,唱歌跳舞,仿佛這一天也是青春祭似的。
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過情人節。我會提前去商場給先生選上一件小禮物,也許就是一條圍巾、一個皮夾或一盒高爾夫球。禮物不在于貴重,一份互相珍藏情感的心意才最值得品味。
這些年,商家們的營銷手段花樣百出,各種節日都是他們賣出商品的借口。商家現在更注重把單一的買賣關系,變成一個個主題式的商品營銷,甚至是一種體驗式的銷售活動。這無疑是面對日益激烈的電商競爭的一種觀念轉變,它利用人們在節日期間進入商場時能觸摸到各種商品的機會,讓更多的體驗式服務接觸到進入商店的各種消費者。
當然我們也常常會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無厘頭式捆綁銷售。有時你可能會在情人節的賣場里看到這樣的尷尬局面:導購員熱情地向手牽著手的情侶推銷各種價格不菲的商品,但從情侶面帶難色的表情中,隱約可以看到不想購買又無法走開的尷尬。
其實我更喜歡在情人節時,能看到商場里有溫馨的布置,放著甜蜜的音樂,身邊是一張張愉悅的笑臉。在這樣的氛圍下,哪怕只是和相愛的人徜徉其中而并不互送什么,也是一種獨特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