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十分重要也十分緊迫,需要從多方面努力。其基本路徑主要是:理論灌輸路徑、社會實踐路徑、機制保障路徑、方法助推路徑、自我教育路徑、文化熏陶路徑、社會管控路徑等。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路徑
近年來,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逐漸擔負起了為我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面臨諸多現實的問題,尤其是在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等方面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高職院校如何在把握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應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切實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這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其基本路徑主要是:
一是理論灌輸路徑。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論灌輸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首先,用科學理論武裝高職院校學生頭腦需要強化理論灌輸法。其次,高職院校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理論灌輸。高職院校學生特別需要強化理論灌輸,引導幫助正確認識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克服思想品德上的不足,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其三,優化高職院校學生成長環境需要理論灌輸。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思想意識多元化日漸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進行理論灌輸,才能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高職院校學生才能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對有毒有害信息的抵抗力免疫力。
二是社會實踐路徑。社會實踐比課堂教育更具體、生動,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實質上就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選擇、自我體驗、自我內化、自我評價、自我調控的過程,是一種直接的內化過程,比所有的外在強加的教育都要直接與深刻。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實踐途徑可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兩大類。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高職院校尤其要注重工學結合特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技能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在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還要在實踐教學領域里開展各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在實訓、實驗、實習、畢業設計等各個環節,以避免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空洞的理論傳播中,使學生在教育中得到實踐鍛煉,在實踐鍛煉中實現自我教育。
三是機制保障路徑。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機制,是順利實現教育目標的保證。一要建立和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團齊抓共管緊密配合、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專兼職隊伍相結合、學生自我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二要建立強有力的隊伍保障機制和全員育人機制。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要是學院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學院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協調、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根據學科和課程的內容、特點,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輔導員、班主任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按照系部黨總支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三要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主導,教育、管理、服務相結合的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機制。我們在重視主渠道建設的同時,還重視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加強學生黨建、團建工作;重視積極拓寬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網絡、社團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公寓管理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重視加強制度建設,實行依法管理, 采取公寓管理規范化、嚴格考試紀律、嚴肅處理違紀學生、嚴格檢查評比通報等嚴格管理措施以規范學生的行為;重視通過切實解決學生在生活、學業、就業、心理等方面的實際問題來影響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四是自我教育路徑。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實現,必須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通過受教育者的內化,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過程,是通過四個環節來運行的:通過自我認識培養自信的品質;通過自我要求培養自強的品質;通過自我踐行培養自立的品質;通過自我評價培養自尊的品質。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一是要建立自我教育的引導機制。要用樹榜樣、立典型的方法示范學生,使校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環境;要引導學生運用反省、反思、內省、慎獨等方法,加強自我修養。二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生群眾組織的作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以將價值觀教育融入到生動活潑的學生群體活動中,突出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是文化熏陶路徑。與中學相比,高職院校學生的課余時間增多、自由活動空間增大現象顯著,所以應切實把握住這一現象和特點,因勢利導,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愛國情操、創新精神。要結合傳統紀念節日、重大事件、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等重大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教育;要通過舉辦藝術節、學術研討、學科競賽、知識講座、讀書節等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列寧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N].光明日報, 2004-10-15.
[3]吳迪.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性[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
[4]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教育[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5]陳鐳,王榮,郭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江蘇高教, 2009(3).
(作者單位: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