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馬克思主義由三大部分組成,目前一些學者將馬克思的哲學與政治經濟學思想分裂起來進行研究,但是從馬克思的思想歷程來看,哲學與經濟學并不是分裂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著。本文針對上述問題站在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立場,從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方向出發,結合早期經濟學思想,說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前提。
關鍵詞 政治經濟學 哲學 異化
黑格爾在其著作《法哲學原理》中站在客觀唯心主義立場上,從絕對理念出發來論述勞動、國家與家庭和市民社會的關系。盡管黑格爾當時并沒有完全談論經濟學,但是他的絕對理念理論已經涉及到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鋪平了道路。在黑格爾看來,勞動在絕對的觀念中存在著,很明顯,黑格爾的這種勞動并不是后來的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所認為的勞動。對此馬克思認為,黑格爾不得不承認現實的經驗的關系,但是它們是作為理念的表現和發展環節被承認的,黑格爾的理念除了現實的經驗事實外別無內容。在馬克思看來,黑格爾的論述顛倒了主客體的關系。馬克思“不得不在政治范圍之外去尋找在政治范圍內不可解決的沖突的理由,這就促使他去研究政治經濟學。”隨后,馬克思對德國的法哲學和國家哲學的分析,從德國歷史的現實狀況出發,過渡到以人類為基礎的革命,法的關系和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由其本身來理解,也不能由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它們植根于物質的生活關系中,亦植根于市民社會中,馬克思進一步剖析了市民社會。
馬克思隨著對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的思想慢慢深入分析,“法哲學的研究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在馬克思整個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之中,它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前提和基礎。”隨之展開對市民社會的批判,使得馬克思的研究視野更加寬闊,逐步涉足到了經濟學領域。首當其沖的是經濟學中的私有財產,馬克思早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通過長子繼承對私有財產就有一些論述,提出異化;之后他深刻研究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最高成果。大衛·李嘉圖雖然克服了斯密等前人研究的一些漏洞,但是它仍然存在著極大缺陷。在李嘉圖去世以后,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勞動所創造的產品應該歸勞動者所有。馬克思針對這樣的結論表示反對,在他看來,勞動價值論并沒有給勞動者提供任何東西,而是給私有財產,用異化勞動理論來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不僅如此,馬克思還揭示了勞動價值論的內在矛盾,根據古典政治經濟學觀點,通過勞動生產出來的產品屬于工人,通過勞動可以購買一切東西,通過勞動可以增大自然產品的價值;可是現實中工人只得到了產品中最小的一部分——工資;工人也不能通過勞動購買一切東西;地租和利潤被資本家所占有,工人的勞動根本不可能增值自然產品。這說明古典政治經濟學是站在資本家立場上,維護資本家的利益,其勞動價值論也是與現實生活存在著矛盾。私有財產是建立在異化勞動的基礎之上,人們為了得到更多的私有財產,被私有財產所驅使,喪失了勞動的本質。在私有財產條件下,工人與資本家皆變成了資本,被資本的利益所驅使著;不僅異化表現在勞動產品中,在勞動過程中也存在著異化,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狀況,這樣由最初的異化理論升華到異化勞動理論。
馬克思通過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透徹分析,發現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存在著以下缺陷:①古典政治經濟學“見物不見人”;②強調市場的客觀規律,但是這種規律是靜態的唯物主義,而不是歷史的動態的唯物主義;③古典政治經濟學對于“私有制”問題進行回避;④古典政治經濟學始終站在資本家的階級立場而不是工人階級立場。正是由于這些問題,使得馬克思對于經濟學進行徹底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觀點。
馬克思針對性的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立場、方法等,提出關于異化勞動理論。使得異化上升到異化勞動理論,這也說明馬克思逐漸由上層建筑過渡到經濟基礎,不可否認的蘊含著深刻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對于古典政治經濟學存在的缺陷,總是將私有財產作為一個永恒不變的必然,沒有把私有財產的本質闡釋出來。馬克思對于這些思想表示了反對,他突破古典哲學關于異化的思辨傳統,著眼于對經濟事實的細致分析,把私有財產歸結為異化勞動,異化勞動使得人們失去了本質,同時深刻的揭示了資本與勞動、土地,資本家與工人、工資之間的秘密等等,這為后來的政治經濟學提供了理論邏輯前提。
參考文獻:
[1]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2]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斯密.國民財富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
[4]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路易.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M].顧良譯.商務印書館,2006 .
[6]城冢登.青年馬克思的思想.尚晶晶等譯[M].求實出版社,1988.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