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團員青年在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因此,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青年群體的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共青團做好青年群眾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 非公企業 團建 青年
非公有制企業包括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個人控股的公司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外商控股的公司制企業及港、澳、臺資企業。
非公有制企業團建工作是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的需要。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為黨做好青年群眾工作,把青年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進一步鞏固黨在青年群眾中的基礎,是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我國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團員青年在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因此,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青年群體的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共青團做好青年群眾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非公團建的現狀
1、認識不到位。當前城市非公有制經濟成分普遍復雜,總體規模較小,許多企業中團員人數較少,使部分私營業主對團組織的認識不夠,存在建不建團組織關系不大或認為只要抓好公有制企業的團建工作就可以,存在抓大放小的思想。
2、組織設立難到位。一方面由于一些非公有制企業業主看不到團組織促進他們的經營活動的積極因素,對設置團組織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一些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成的私營性質的非公有制企業,由于缺乏黨組織和上級團組織的指導和工作上的支持,團組織的作用發揮得不夠理想,陣地有所萎縮。
3、團組織的作用難發揮。一是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團組織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不明確,工作缺乏目標;二是活動經費無來源,許多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不愿劃撥經費,活動難開展;三是一些非公有制企業對設置團組織只為裝點門面,缺乏真心,要求活動業余安排,造成團組織活動和團組織的負責人參與上級團組織的活動也比較困難。
二、非公團建的工作思路
1、堅持調研先行,理清工作思路
按照團中央、省、市委關于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的精神,基層團組織借助基層黨組織\"五個基本\"建設工作平臺,可以聯合企業工委、街道、社區的專門力量深入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采取問卷調查、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等形式,與企業團員、團干、業主進行座談溝通、尋求共識、掌握情況。按照企業經營狀況清、職工人數清、組織設置清、團員數量清、業主身份清的\"五清\"要求,建立基層團組織工作臺帳,動態掌握變化情況,找準制約團組織組建和團員教育、培養工作的問題和癥結,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2、堅持黨建帶團,強化組織保障
在非公企業團建整體推進過程中,要不斷強化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積極爭取組織部門的支持,將非公團建工作納入非公黨建的總體規劃,形成非公團建工作與黨建工作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和同步考核的工作機制。條件允許的可以將非公團建作為非公黨建的重要項目納入目標考核。通過明確非公企業團建的目標、措施和要求,全面提升非公企業團建工作水平。
3、堅持分類推進,擴大團組織覆蓋面
按照\"先行組建、不斷提高、逐步規范\"的工作思路,因企制宜,探索行之有效的團組織組建形式:條件成熟的非公企業獨立建立組織,不具備獨立建團條件的非公企業則靈活適用聯合建、掛靠建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模式;情況特殊的非公企業,如部分改制企業通過過渡建的模式做好團組織建設工作;另外,結合地區的區域經濟建設情況,積極探索團組織的區域組建模式。
4、堅持典型引路,實現示范帶動
通過抓好\"三個統一\"規范團組織建設工作:統一建立團的檔案、統一制作團的制度、統一配備團員青年活動室。在抓好規范化組建工作的同時,按照\"典型引路,帶動全局\"的工作方針,結合工作實際,培植一批團建活動規范化建設示范點,將團建工作基礎較好的企業的團組織作為示范樣板來建設。通過選樹典型、召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加強了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學習,逐步形成 \"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有力地促進非公團建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5、堅持發揮作用,促進企業發展
企業的中心任務是搞好生產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從這一客觀實際出發,就必須要把保證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作為工作的突破口,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需求開展團的主題實踐活動,達到以組建促活動、以活動促生產的目的。通過積極開展\"雙爭\"(爭創青年文明號和爭當青年崗位能手)、\"團員示范崗\"創建、\"青工技能大賽\"等活動,鼓勵企業團員青年在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加快產品研發、加強產品質量管理等方面克難攻堅、勇挑重擔。
同時,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團建工作,要做到三個\"切忌\":第一要切忌生搬硬套。要積極探索實踐適合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和共青團作用發揮的新思路。第二要切忌形式主義,不能使團建工作流于形式。第三切要忌急于求成,要堅持標準,保證質量。
搞好非公企業團建有效凝聚青年力量,凝聚人心,為企業的發展真正地出力。既有效增長青年的才干,讓青年人更好地成長成熟起來。三是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整體形象,又進一步豐富企業文化內涵,企業的綜合實力也變得日益雄厚。
參考文獻:
[1]張燕飛.淺議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非公組織團建工作[J].新農村商報,2013.
[2]黃大維.非公有制企業團建問題的調查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