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兩大“拍賣大鱷”蘇富比和佳士得,先后搶灘充滿魅力的中國內地藝術品市場,證明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當中國內地的拍賣行如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先后進軍香港,預示著內地拍賣行已有足夠的實力與國際拍賣龍頭在國際市場一較高下。佳士得拍賣中國區總裁蔡金青認為,全球的藝術市場格局正在出現變化,前200年藝術市場的重心一直是在倫敦。上世紀70年代,藝術品市場的版圖擴展到紐約,紐約在過去近50年的成長過程中已經獨占鰲頭,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品市場。亞洲現在以香港為中心,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大藝術品市場。“在未來的五年、十年,中國可以在全球的藝術版圖中處在一個特別中心的位置。所以21世紀不僅世界經濟的中心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中心也將在中國。”
嘉德董事總裁胡妍妍通過嘉德的成長,談到了拍賣行在藝術品市場中的角色定位,“嘉德開始做市場的時候,實際上是整個行業的一種塑造者,參與了整個產業制度的設計。我們堅持一個拍賣行的角色就是一個中介的服務,我們只收傭金,不自買,不自賣,不賺這個差價,真正做公開、公平、公正的一個平臺來促進整個藝術收藏品的交易”。
胡妍妍認為,拍賣公司要承擔起整個市場價值發現的社會責任。從1 994年開始正式拍賣以來,嘉德已經從國外征集重要的藝術品進行拍賣,使得這些藝術品留藏在國內,也有很多進入了博物館?!鞍蚜魃⒍嗄暝诤M獾奈奈?、藝術品讓它回流,引回國內,進行成功的拍賣。也使得很多流散海外的收藏家,他們愿意,或者是有這個意愿,能夠把他們的寶物再重新拿回中國。我覺得海外文物真正的回流就是隨著我們整個拍賣行業的興起繁榮來實現的。這個是所有拍賣人的一種驕傲和自豪?!?/p>
當劉益謙先后以800萬美元從紐約蘇富比拍下《功甫帖》、以2.8億港元從香港蘇富比成交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無疑將中國收藏家的世界地位一次次推入新的高點。對于天價藝術品的收藏價值,他表示,“藝術品本沒有價值,只有被資本發現了才有價值。投資是收藏藝術品本身的一部分,兩者是不可缺一的”。
談及自己拍得《功甫帖》引起爭議一事,劉益謙談到了對書畫鑒定的看法,“鑒定家要多看原作,才有基本的發言權。鑒定過程中邏輯性要合理。在藝術品市場利益越來越大,環境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鑒定話語權與利益結合得越來越緊密”。
拍賣行業的火爆,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新收藏家入圈,買到假畫的現象增多,知名收藏家朱紹良表示,“我也買過假的東西,這沒有什么,不要覺得買假了丟人,沒關系,假的東西掛在墻上、掛在書房,永遠會提示你,我曾經買的假畫就掛在書房,每天早上起來打開電腦之前先看一看這個,對你是個警示”。同時,他還強調:“收藏家要把握住機遇,看準了就要出手,否則會成為終生的遺憾。”著名的瓷器鑒定家錢偉鵬表示,“收藏一定要忌貪,不管是體制內的、體制外的,一定要與時俱進,真正地了解這些藝術品的內涵,它的文化以及它的工藝。特別就陶瓷來說,它有幾十種工藝過程,每一個工藝都會留下一些痕跡,如果你對古代的工藝沒有深刻的了解,不了解其制造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那么你的鑒定就只是表面的皮毛”。他同時強調,藝術品鑒定,細節決定一切。“看到一件東西絕對不能頭腦發熱,一下子覺得這個便宜,是一個大漏,生怕跑掉這個機會。我本人也犯過這樣的錯誤,有的時候太貪、忽視了很多細節。藝術品鑒定這一行沒有終身的知識,你從事這一行就必須終身去學,你停下來別人就超過你,尤其我們跟仿古的人進行較量,你真的要隨時掌握一切,包括你采取很多的手段,獲取各種各樣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