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設立之后,貿易自由化、金融創新、政府職能轉變等一系列政策悉數登臺。上海自貿區著力發展的金融與服務業,與香港支柱產業相同,一旦露出崢嶸,是否會成為香港的有力競爭對手?這無疑引發了業內的種種遐想。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有限公司項目策劃部總經理徐偉成表示,在一定時段內,上海自貿區肯定會對香港造成壓力,業務雷同、產業近似,上海不可避免地會分流一部分香港的業務。但是長期來看,這對內地和香港都是利好,因為建設內地“小香港”就是把小蛋糕做大的過程。
中短期窺探
從地理位置來看,在整體資源、物流便利性、地域縱深、人文歷史、甚至土地儲備方面,上海自貿區都占有相當優勢。
徐偉成表示:“香港更多的輻射珠三角,上海自貿區則更多的輻射大中華地區。上海優越的地理環境將成為內地不可取代的中心樞紐地位。從歷史文化角度,20世紀初,上海就已經成為中國的明珠,現在只是恢復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p>
上海自貿區的成立應該能夠提高上海在海、陸、空聯運的效率,這樣對香港的空運會有一定影響。不過對香港空運而言,其實更大的壓力來自近鄰廣州和深圳而非上海。
同時,由于土地和運輸成本的關系,香港的貨柜碼頭并沒有優勢,香港需要著重發展高增值的物流服務,如空運和第三方物流。近年空運已取代海運成為香港外貿的主要付運方式。在2011年,通過空、陸、海付運的香港外貿,比例依次為36.4%,35.9%及23.1%。香港一直表示要與珠江三角區的融合,也只聞其身,遲遲未見香港方面的配套方案。而這更多的是香港的自身因素。
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內對香港影響最大的是零售業,在上海自貿區發展早期,首先落戶的應該是比較靈活、不復雜的零售業和中小企業。香港免稅消費可以轉到上海,這對香港有一定的影響。可以設想,現在“自由行”的游客很可能轉戰上海。據了解目前自由行客人占到香港旅游業的七成,旅客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來香港購買免稅產品。
而在金融方面,全球經濟的關注力一旦轉向上海,屆時大量PE私募基金,海外投資銀行,國際房地產公司基金等金融機構和企業將進入自貿區落戶注冊,進行投資。同時,隨著上海自貿區對人民幣政策慢慢放開,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在上海掛牌。徐偉成認為,從中短期來看,上海自貿區將對香港經濟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帶動香港的人才外溢,隨著大量國際大企業總部搬離香港轉戰上海,香港聚集的人才也隨之轉去上海發展。
“但香港仍將繼續一段好日子。畢竟香港自有一套貨幣政策及法制,也有成熟的金融制度和法律,對上海自貿區而言是一個緩沖?!毙靷コ烧J為,上海自貿區真正成熟還需要5到8年的時間。
長期預測
從發展的長遠眼光看,徐偉成認為,上海自貿區和香港不是此消彼長的概念。他認為,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壯大是帶動中國經濟更上一層樓的舉措。對香港發展而言,是有百利卻僅有一點點小害。
如果給上海自貿區一個定位。徐偉成把上海自貿區比喻為拉動整個中國邁向國際的一架高鐵。他解釋說,上海陸家嘴的定位是國際的金融中心,上海自貿區將直接對接紐約、倫敦、新加坡、東京等國際金融城市。因此上海自貿區將成為未來世界龍頭,貨幣自由化將從2.0版本跨越到5.0版本,從高度經濟的角度分析,上海自貿區不但對香港產生不了任何的沖擊。反而帶動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這包括香港。
中長期看,上海自貿區發展成功,香港會更好。
徐偉成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自貿區邁向國際化和高度自由化,需要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同時學習香港重視法制和廉政。最新的貿易往來、自由經濟體最自由城市世界排名中,香港位居第一。足見香港的“自由”環境相當成熟,特別是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和服務業。“自由”意味著安全,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企業沒有從香港轉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