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國的版圖上,我們很難找到比新疆地域更為遼闊的區域。
羅布泊所在的行政區域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若羌縣總面積19.92萬平方公里,差不多相當于兩個浙江省、12個北京市,單從面積論是中國最大的縣,因此號稱“中華第一縣”。
2002年,隨著羅鉀公司的發展,若羌縣經新疆自治區政府批準,設立了羅布泊鎮。羅布泊鎮轄區面積5.2萬平方公里,毫無爭議地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的鎮,而且沒有一名常住人口。
“先有羅鉀,后有羅布泊鎮。”劉文春說。他先后擔任了羅布泊鎮鎮長、黨委書記。
鎮政府距離羅鉀不遠,管轄著以羅鉀為主體,周邊大大小小的工礦企業,以及零星商戶。
因為工作需要,2010年巴州在羅布泊鎮的基礎上,設置了羅布泊管委會,由若羌縣委書記兼任管委會書記,劉文春被提拔為管委會副主任。
隨著職位的變遷,劉文春也見證了羅鉀的發展變化,以及羅鉀給地方政府帶來的變化。2007年的時候,鎮政府還是在彩板房里辦公。“柴油發電機因為天熱罷了工,室外50攝氏度,屋里足有60攝氏度,人都頭暈腦漲的。”
2011年,在羅鉀的支持下,鎮政府搬進了新辦公樓,水、電都是羅鉀引過來的。原本雜亂的商戶也逐漸搬進了商貿區,變得更加干凈。
“現在轄區有將近5000人,分布在大大小小40來家企業。羅鉀占一半以上。”劉文春說,鎮上組建的搜救分隊主要成員都是羅鉀職工,有了消防事故也得依靠羅鉀的力量。
若羌縣大棗馳名全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若羌時就夸贊:“若羌棗,就是好。”種棗離不開優質肥料。羅鉀每年向棗農無償捐助硫酸鉀化肥600噸。
劉文春說,羅鉀每年向若羌縣繳納的地稅達到5億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60%以上。繳給新疆各級政府的地稅達到12億元,解決了包括維族、哈薩克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在內的3100人的就業問題。
除了羅中,羅鉀在馬蘭基地還有一部分——一個編織袋廠。“本來廠子想放在哈密,解決一部分羅鉀職工家屬的就業。考慮到馬蘭基地隨軍家屬的需要,羅鉀就把廠子放在了馬蘭。”編織袋廠一位河南籍司機說,編織廠提供了300個就業崗位,他本人也是退伍后留在了廠里。
截至目前,國投公司在新疆設立公司12家,開發建設項目20多個,共有員工4600余名,累計完成投資155億元,累計向新疆捐贈資金超過一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新疆的經濟社會建設。
習近平書記考察新疆后,國投制定了新的新疆區域投資發展規劃。除羅鉀外,將加快哈密綜合能源、伊犁煤電基地建設,屆時可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
“國投在新疆項目重視綜合開發,強調節能環保。”國投董事長王會生表示,國投將充分發揮投資控股公司的獨特優勢,助力新疆跨越式發展,為新疆長治久安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