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是仔豬一生中所面臨的最具應激性的事件。仔豬與其生身母豬分離,和其他窩的仔豬一起被移至另外的豬舍中混群飼養;同時,仔豬必須適應從高度可消化的母乳轉向不太易消化的復雜固態日糧,并且不得不學會獨立飲水和采食,所有這些改變的后果是在斷奶的初期,仔豬的采食量和增重下降,更有一些仔豬在斷奶后的48 h內不曾進食。
眾所周知,斷奶后頭一周的采食量是仔豬成功斷奶的基礎。早期的采食量將直接影響仔豬的健康和肥育期的生長性能。斷奶后頭一周采食量相差100 g/d的仔豬,在42日齡時平均體重差異為1 kg,并且肥育期后期生長速度至少要相差一周。
采食量減少的另一個后果是仔豬小腸絨毛長度變短(高達30 %),小腸滲透性提高,從而使得病原菌和毒素進入腔內。一旦仔豬再次采食,腹瀉的風險就會增加。日糧中添加抗生素或高水平氧化鋅通常用于降低斷奶期間的腹瀉風險。根據Primefeed參考范圍,Vilofoss公司提出了不添加抗生素或高水平氧化鋅的解決方案。該辦法涵蓋了斷奶前期間,并綜合考慮日糧成分、添加劑、營養水平及日糧配比等。
1 斷奶前措施
仔豬出生時采食足夠的初乳對其維持體溫和提供足夠的免疫球蛋白極為重要。每頭仔豬至少應吸吮250 g~300 g的初乳。Vilofoss公司的試驗豬場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仔豬出生后24 h內按照初生體重大小分成小體重和大體重兩個組,并采用交替哺乳法。
理論上,仔豬應在出生后第4~5天頻繁地學習采食教槽料,以便在哺乳后期可采食到充足的飼料。由于教槽料通常采用人工方法添加,因實際的原因飼料通常未以最合適的頻率進行添加,或是開始添加的時間太晚。在仔豬4~8日齡時應少量多次地(4次/d~8次/d)添加教槽料/預開食料,以確保飼料的新鮮。
在荷蘭以及Vilofoss公司進行的現場實驗表明,教槽料每天飼喂多達8次會使仔豬從中受益,斷奶前給仔豬飼喂教槽料的目的在于通過促使仔豬體內可以消化淀粉和植物源性蛋白質的酶系統發育成熟,為其由采食液體母乳轉向采食固態飼料做好準備,同時確保仔豬在斷奶期間已經學會除了能吮吸母乳外還會采食飼料。
Vilofoss公司的實驗表明,當仔豬在斷奶前沒有訓練采食飼料時,29 %的仔豬在斷奶后的頭3 d體重會下降,而提前補飼的實驗組只有17 %的仔豬體重出現下降。
荷蘭Sterksel養豬改良中心新的實驗表明,相當一部分的斷奶仔豬即使提前給予了教槽料,但斷奶前仍然沒有進食。這些仔豬在斷奶面對有足夠飼料的供應時生長會非常緩慢,因此會處于體重下降和腸道受損的巨大風險之中。
根據他們的研究,Vilofoss公司建議21日齡斷奶的仔豬采食量在300 g~500 g,28日齡的斷奶仔豬采食量在600 g~1 000 g,具體的采食量取決于向仔豬提供開食料的日齡。斷奶前進食固態飼料有助于彌補大窩產母豬的母乳不足,因為當窩產仔增加時,每頭仔豬可以攝入的母乳量就會減少:窩產仔豬數從10頭增加到12頭,每頭仔豬攝入的母乳量將減少 6 %;從10頭增加到14頭,每頭仔豬攝入的母乳量將會減少17 %。
教槽料的成分應具高度可消化性和適口性,因為我們預估68 %的仔豬采食預開食料,只有28 %采食開食料。
最后,他們建議斷奶后持續飼喂1周的教槽料以減少應激。同時,他們還指出如果斷奶時更換飼料,斷奶后的平均日增重會下降13 %。
2 適口性和消化性
Primefeed系列仔豬料的配制考慮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此保證飼料具有高度的適口性和可消化性,并減少所含的抗營養因子和緩沖性。
該公司研究根據適口性和可消化性對蛋白質濃縮原料進行分類。在市售的蛋白質濃縮原料中,血漿蛋白是一種非常適用于剛斷奶仔豬的蛋白濃縮料,可以促進仔豬在斷奶后關鍵的頭幾天中的進食量。血漿蛋白用于剛斷奶仔豬已有大量的文獻記載,并且證明對仔豬生長性能和采食量都有促進作用。許多文獻綜述表明,相比其他蛋白源(牛奶和植物性蛋白源),血漿至少能提高25 %的采食量。相比在低致病環境中,其有益作用在仔豬暴露于高病原菌環境中時更為顯著,且許多研究已證實血漿可以降低仔豬的死亡率和腹瀉發生率。因此,血漿已被建議作為抗生素的替代物而加入飼料中。
血漿的作用機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血漿中的免疫球蛋白IgG似乎可以促進仔豬的生長性能和采食量。上述試驗豬場和歐洲APC協作,在二個階段(21~28日齡和28~42日齡)內用2種日糧分3個處理測試了血漿的作用:即添加抗生素、不添加抗生素和添加血漿不添加抗生素(圖1、2)。
3 形態和比例
斷奶期間,仔豬通常進食固態飼料,但液態飼料是提高其采食量、促進腸道健康及生長性能的另一種手段。液態飼料通常采用人工準備,然后分配給仔豬,這就要求有一定數量的人手以確保飼料和料槽的清潔衛生和較低的微生物污染。實際上,液態飼料被保留用于一兩個豬欄中體重輕和體弱的仔豬。在該方法中用機器進行改進可有助于克服這個缺點。FirstFeeder是一種可全天候向仔豬自動配送混合料和飲水的設備。用這種方法配送飼料可以完全進行程序化控制,并可以實現少量多次地喂料。仔豬通過觸動激活環來啟動分料機,這種分料模式符合仔豬斷奶前在母豬身邊頻繁少量吸乳的天性。這個復雜的計劃性飼料分配可以計算每頭仔豬24 h的日平均采食量,而且要求能夠在斷奶后每天進行控制以迅速做出應答。由于該機器使用方便,易于清洗,這種飼喂機器能夠優化工作時間,因為有了它,每天不再需要多次調試和填充料池。所以,建議將該機器用于斷奶到43日齡的所有仔豬。實際上,仔豬能很快學會使用激活環,因此斷奶后就可進行采食。三個試驗結果表明,相比飼喂固態日糧的仔豬,飼喂相同成分液態日糧的仔豬體重和日增重分別增加了8 %和20 %。
試驗農場管理仔豬在斷奶期間健康狀態的措施是使用高度適口和可消化的飼料,以及用合適的飼喂機器以液態形式喂給適當水平的血漿,以確保飼料的微生物學質量和每頭仔豬在斷奶后每天獲得所需的采食量。該策略能使仔豬在斷奶后頭1周中的采食量達到230 g/d~250 g/d。□□
原題名:Practical feeding strategy to manage health at weanig(英文)
原作者:Pierre Stephane Re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