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畜共患傳染病是全球主要關注的疾病,其不僅危害食品生產動物,而且還會危害人類健康。在歐洲和美國,沙門氏菌病和彎曲桿菌病均為主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將介紹美國的家禽沙門氏菌控制狀況和管理法規,及歐洲的管理法規,及他們的控制經驗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沙門氏菌;人畜共患病;法規;改進
人畜共患傳染病是全球主要關注的疾病,其不僅危害食品生產動物,而且還會危害人類健康。
在歐洲和美國,沙門氏菌病和彎曲桿菌病均為主要的人畜共患病,僅歐洲每年報道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就接近10萬例。
雖然人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例正呈減少的趨勢(2009年比2010年減少8.8 %),但是人感染彎曲桿菌的病例卻呈增長的勢態(2009年比2010年增加6.7 %)。
在歐洲人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例中,腸炎沙門氏菌和鼠傷寒沙門菌占67 %。經證明,禽肉和禽蛋是導致人患沙門氏菌病的主要根源。
據報道,美國每年人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例近似42 000例。由于許多人感染沙門氏菌的輕微病例未被診斷或報道,所以感染此菌的實際發病率可能還要比這一數值高出許多倍。已發現的主要沙門氏菌血清型為鼠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最近,美國出現了人感染海得爾堡沙門氏菌的病例,經查,其致病根源可追溯到禽肉。
1 家禽領域的沙門氏菌控制
控制家禽中沙門氏菌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為其有三項主要因素需要考慮。
1.1 生物安全
雞場衛生、飼料、飲用水,尤其老鼠必須得到控制,因為這些物品或動物可能都是沙門氏菌傳染的主要根源。良好的生物安全始于如下最簡單的工作:關注進出雞舍的飼料、飲用水、工作人員、昆蟲和老鼠等,隨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降低沙門氏菌的傳播風險。
1.2 監控與采樣
極為重要的是,蛋雞群或肉雞群至少必須無腸炎沙門氏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而在種雞群中,還至少需要控制其他血清型的沙門氏菌。增加對環境(雞舍內部,如鞋底的棉簽采樣及雞場周圍)的采樣次數,可以顯示雞群是否存在沙門氏菌污染情況。
1.3 接種疫苗
給家禽接種滅活疫苗或活疫苗以控制沙門氏菌感染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普遍,因為這些方法已被證明是減少雞只之間和雞群之間沙門氏菌傳播的一項重要措施。其他用來控制沙門氏菌感染的干涉措施是采用飼料添加劑和水處理等。
上世紀80年代末,控制沙門氏菌感染在英國變得越發重要,當時英國的人感染沙門氏菌感染病例顯著增加,經追溯這些病例與禽蛋沙門氏菌污染有關。
禽蛋污染事件幾乎摧毀了英國禽蛋行業,導致1998年重新開始實施Lion禽蛋生產法規。Lion禽蛋生產法規中的重要部分是強化型疫苗接種和在生物安全和監測上加強管理。
1.4 加強管控
歐盟和美國的人感染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和其他人畜共患病促使政府采取更加嚴格的管控措施,以降低雞群沙門氏菌污染水平。歐盟目前針對肉雞、蛋雞、種雞及火雞群中沙門氏菌的污染風險實施了特定的管控措施。這些措施是建立在家禽生產和飼育過程中采樣次數增加的基礎上并以環境樣本作參考。
2 美國的家禽沙門氏菌控制狀況
在美國,沙門氏菌的控制始于上世紀90年中期,當時一些州正在禽蛋生產場推行沙門氏菌控制方案。
上世紀30年代,美國推出了控制雞白痢沙門氏菌的全國家禽改良計劃,隨后該計劃將鼠傷寒沙門菌(20世紀70年代)和腸炎沙門氏菌(80年代末)納入防控范圍。
3 美國的管理法規
在美國,2010~2020年國民健康目標的重點是降低人沙門氏菌發病率,因此制定了針對禽蛋生產場和家禽加工廠的嚴格管理法規。
2009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發布了一項旨在預防鮮蛋中腸炎沙門氏菌污染的規定。但早在1996年,美國食品安全監察服務局就已發布了“病原減少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PR/HACCP)系統最終規范”。二項法規由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和食品安全監察服務局聯合監督嚴格執行,因而對美國的家禽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對禽蛋生產者來說,這些法規剛被推行后,2010年美國禽蛋行業就受到禽蛋沙門氏菌污染的影響(圖1),這進一步提高了人們對沙門氏菌防控方案細節的關注,此方案中疫苗接種發揮著重要作用。2012年,美國發生了若干例由活禽引起的人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例,與此同時,人們對美國禽蛋行業中海得爾堡沙門氏菌的關注日益增加。
4 歐洲法規
2004~2005年,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為確定各歐盟成員國中沙門氏菌污染程度而開展了基準研究。這些研究顯示了肉雞群、蛋雞群、種雞群及火雞群中沙門氏菌污染水平的詳細信息。
2003年歐盟所發布的2160號指令目標是降低家禽中沙門氏菌污染水平,并規定了肉雞、蛋雞、種雞及火雞中沙門氏菌最高感染量。
根據這一指令,其他法規隨后出臺,法規對采樣方案進行了細化。
這些特定的指令以基準研究為基礎,明確設定了每年沙門氏菌感染量的下降目標。
在歐洲,各歐盟成員國為解決如何遵從歐盟指令而制定了特定的國家控制計劃。
歐盟指令的目標是減少肉雞、蛋雞和火雞中腸炎沙門氏菌和鼠傷寒沙門菌的感染量。在種雞中,除了必須降低上述二種沙門氏菌血清型的污染水平外,還必須減少哈達爾沙門氏菌、嬰兒沙門氏菌和魏爾肖沙門氏菌的感染量。
這些法規的實施對降低雞群沙門氏菌污染水平以及禽肉和禽蛋中沙門氏菌污染量有顯著的作用。
結果,人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例減少,家禽的沙門氏菌感染率也顯著下降(5年階段中減少55 %,圖2)。
5 成功的原因
歐洲在控制沙門氏菌污染上有多年的經驗,而美國只有幾個州有這方面經驗。最近,新法規的實施對控制沙門氏菌感染產生了良好的作用,這將加快人們對這方面的認識進程。
付諸于實施的法規正致力于減少家禽和人沙門氏菌感染率。
在歐洲,控制人和動物沙門氏菌感染的重點是控制腸炎沙門氏菌和鼠傷寒沙門菌的污染,但其他沙門氏菌的血清型也在測控中。歐盟還為種雞的哈達爾沙門氏菌、魏爾肖沙門氏菌和嬰兒沙門氏菌污染而設定了目標水平。美國對海得爾堡沙門氏菌污染的關注有了提高。
調整飼料配方:
- 不采用動物源性的飼料產品。
- 飼料進行酸化或熱處理。
設立基金以支付接種疫苗的費用,在某些情況下,可對撲殺銷毀的雞群進行經濟補償。
6 理想的改進
由于沙門氏菌傳染病的暴發給家禽生產者的公眾形像和品牌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大多數家禽公司應該投資建設快速反應的溯源或追溯系統。一旦為保護公司的品牌而采取回收產品的行動時,反應時間是極其重要的。
仍需進一步提高家禽生產所有環節(孵化場、飼養場及屠宰加工場)的生物安全措施。
采樣方案應允許家禽飼養者進行采樣,這可為最終結果的不同解釋留下余地。這個問題應得到解決。□□
原題名:Salmonella control in the US and Europe: Successes and improvements(英文)
原作者:Rick van Oort (法國Ceva動物保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