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認真分析研究了蛋雞生產過程中產地環境,雛雞引進,飼養管理,飼料、獸藥、添加劑使用,雞蛋收集、銷售,疫病控制,人員要求,養殖檔案,蛋雞淘汰等各個環節的關鍵技術。結合HACCP原理認真分析確定無公害蛋雞生產的關鍵技術,供無公害肉蛋雞的管理者、生產者、經營者參考,確保蛋雞及其產品安全。
關鍵詞:HACCP;蛋雞;無公害;技術
中圖分類號:S831.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11-0054-03
“HACCP”即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是應用食品加工、微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質量控制和危害評估等原理和方法,對原料、加工、包裝、貯藏、銷售和消費過程中實際存在或潛在的危害進行分析和評估,確立影響產品安全的關鍵控制點,制定與關鍵控制點相對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1]。
無公害蛋雞生產是指在蛋雞飼養、管理和產品加工、銷售過程中,應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障蛋雞及其產品不帶有任何對人類健康有害的藥物、毒物殘留,同時,還應當對人類生存環境不產生不良影響[2]。鑒于無公害蛋雞生產涉及環境、引種、獸藥、防疫、飼料、衛生消毒、管理等諸多環節,本文結合HACCP原理認真分析確定無公害蛋雞生產的關鍵技術,供無公害肉蛋雞的管理者、生產者、經營者參考,確保蛋雞及其產品安全。
基于HACCP的蛋雞無公害生產,一方面要求所生產出的雞蛋產品在產品質量等方面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并經無公害認證合格,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另一方面要求在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等方面符合相關要求,未對周邊環境造成畜產公害,不能影響蛋雞的正常生產和居民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1 產地環境關鍵技術
1.1 科學場址選擇
應選擇地勢較高、避風向陽,干燥、通風良好、地下水位低、易于組織防疫的地點。遠離村鎮和居民點及公路干線 (3 km以上),且位于居民區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處。周圍10 km內無大中型化工廠、礦廠,距其它養殖場、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廠、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池等5 km以上。交通便利,有專用車道直通到場。無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物污染。場址環境質量應符合《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畜禽肉產地環境要求》的規定。
1.2 合理規劃布局
場區布局應符合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的有關要求和動物防疫要求[3]。場區外以圍墻或防疫溝與外界隔離,場區周圍和雞舍周圍要設綠化隔離帶,雞舍外道路兩旁也可種植花草樹木。場內生活區、生產管理區、生產區、隔離區嚴格分開或設有隔斷,各功能區的間距不少于50 m,并按照全年主風方向或地勢走向(由高到低)排列。場區內的排水系統應實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輸送系統分離,在場區內外設置的污水收集輸送系統,不能采取明溝布設。場區布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建筑構件、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符合國家標準,并按照習慣要求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生產區內,按工廠化養殖工藝程序設置,分育雛舍、育成舍、產蛋舍、貯蛋室、貯料室等,相鄰兩棟舍縱墻間距一般為10 m以上。
1.3 嚴格消毒滅菌
場區大門位于場區主干道與場外道路連接處,并設有消毒池。場區內路面全部硬化,凈道和污道寬度不低于2 m,且要嚴格分開,無交叉或重合。人員、蛋雞和物資運轉應采取單一流向。凈道主要用于蛋雞及產品周轉、飼養員行走和運料等;污道主要用于糞便等廢棄物出場。管理區內設置辦公室、值班室、消毒池、消毒室。小區大門口應設置6 m~8 m長、0.3 m深的消毒池,消毒室應安裝噴霧設施和紫外線燈。生產區應與管理區嚴格隔離,在生產區入口處設人員更衣沐浴、消毒室。
1.4 規范廢棄物處理
廢棄物處理區應有糞便、污水和病死禽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設施,糞便污水處理設施和病死雞焚燒爐應設在養殖場的生產區、生活管理區的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處,廢棄物處理后應符合GB18596《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4]。
1.5 保證配套設施
場址區域內無噪音或噪音較小,生態環境良好,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光照充足,通風條件良好。給水條件良好,電力充足、可靠。土壤以砂壤和壤土為宜,以利于排水、隔熱。雞舍坐北朝南,全封閉,縱向通風,配有濕簾降溫系統和防鳥、防蟲、防鼠等設施。
2 雛禽引進關鍵技術
2.1 全進全出
引進雛禽時,應堅持“全進全出”的原則。同一棟禽舍飼養的所有蛋禽應來源于同一個種禽場相同批次的雛禽。
2.2 來源可靠
可根據飼養方式和生產方向、蛋雞生產性能及蛋品品質,并結合市場價格來確定適宜的養殖品種。要做到不從疫區引雞,必須到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和“動物防疫合格證”的種雞場購買雞種。同時,按照GB16567《種畜禽調運檢疫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檢疫,檢疫合格后方可購進。
2.3 檢疫合格
購買前,應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申報辦理產地檢疫,經檢疫合格的索取發票、動物檢疫合格證,并簽訂質量和服務合同,憑“產地檢疫證”運輸;不合格的,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嚴防疫情傳出和患病動物進入流通環節。
2.4 運輸安全
運輸車輛在裝運前必須進行清掃、洗刷和消毒,并取得當地動物檢疫部門發放《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消毒證明》后方可裝雞起運;運輸車輛在使用后也要進行徹底消毒。運輸途中,不準在疫區、城鎮和集市停留、飲水和飼喂。雛雞運抵養雞場后,應放入經過消毒的雞舍。嚴禁從疫區及高風險疫病的國家和地區引進。運輸到場后隔離觀察2周,確認無異常情況后方可轉入正常飼養。
3 飼養管理關鍵技術
3.1 飼養方式合理
根據不同品種和不同生理階段可采用地面平養、網上平養、籠養等飼養方式[5]。按照NY5040《無公害食品蛋雞飼養管理準則》的要求,對蛋雞進行科學的飼養與管理。采取全場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場內禁止飼養其他禽類或觀賞鳥等動物,以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
3.2 飼養制度科學
依據其品種、生理階段和飼養方式,供給全價飼料,科學配置飼養密度、禽舍溫度、濕度及光照。關注蛋雞健康和福利,保障蛋雞生產性能和雞蛋產品品質[6]。根據蛋雞不同日齡與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給予其適合的日糧,保證營養均衡。合理控制飼養密度,并做到合理通風。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溫。
3.3 飼養管理嚴格
采取機械通風等措施,保持舍內空氣良好,使禽舍空氣環境質量符合NY/T388《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搞好舍內外的環境衛生工作,每日及時清除糞便。減免蛋雞受到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7]。飼養管理人員每天例行查看衛生、通風、消毒、雞群動態、產蛋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禽群飲用水水質應符合NY5027《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要求,保持飲水清潔、衛生;不喂發霉、變質和污染的飼料;經常清洗消毒飲水設施、料槽和飼喂工具。
4 飼料使用關鍵技術
飼料是蛋雞生產的物質基礎。飼料的質量和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養殖的生產效率、雞蛋產品的衛生安全和環保等問題,更與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休戚相關。因此,飼料的使用應嚴格遵守NY5042《無公害食品蛋雞飼養飼料使用準則》和《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的規定。
4.1 來源可靠
使用的配合飼料、濃縮料來源于具有《飼料生產企業審查合格證》企業生產的產品,預混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應具有省級飼料管理部門頒發的產品批準文號。
4.2 配合合理
使用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要符合GB13078《飼料衛生標準》的要求;禁止在飼料中添加“蘇丹紅”等違禁藥品及化合物[8];不在飼料中使用制藥工業副產品;使用的飼料應以玉米、豆餅粕為主要原料,使用雜餅粕時用量不宜過大。
4.3 便于追溯
蛋雞場應與飼料生產企業簽訂質量保證協議,便于質量追溯[9]。
5 飼料添加劑及獸藥使用關鍵技術
5.1 規范使用飼料添加劑
嚴格遵守NY5042《無公害食品蛋雞飼養飼料使用準則》和《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的規定,無氧化、蟲害鼠害、結塊霉變及異味、異臭等,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允許量符合GB13078《飼料衛生標準》。注意使用限量等規定,做到科學使用。盡量使用綠色飼料添加劑,如微生態制劑、酶制劑、低聚糖、糖萜素、中草藥制劑、酸化劑和防霉劑等。
5.2 規范使用獸藥
堅持預防為主,盡量減少化學藥物和抗生素的使用;所用獸藥應有產品批準文號,其質量符合《獸藥典》或農業部有關獸藥質量標準;嚴格遵守NY5040《無公害食品蛋雞飼養獸藥使用準則》和農業部頒布的《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獸藥國家標準和部分品種的停藥期規定》等規定,規范雞群用藥。
嚴禁使用無批準文號的獸藥或飼料添加劑,嚴禁超范圍、超劑量使用藥物飼料添加劑,嚴禁使用抗生素濾渣或砷制劑、鉻制劑、蛋黃增色劑、銅制劑、活菌制劑、免疫因子等物質等作飼料添加劑。不得使用《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所列藥物。
6 雞蛋收集關鍵技術
舍內雞蛋的收集、消毒、裝箱以及運輸的每個環節,都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確保雞蛋的質量安全。
① 雞蛋可用一次性紙蛋盤或塑料蛋盤包裝,盛放雞蛋的紙箱等用具和運輸雞蛋的車輛應在使用前經過消毒,集蛋人員在集蛋前應洗手消毒。
② 集蛋時注意軟殼蛋、砂殼蛋、薄殼蛋、裂紋蛋、異形蛋、雙黃蛋等畸形蛋以及破損蛋的收集、存放等處理工作,將破蛋、砂皮蛋、軟蛋單獨存放,不應作為鮮蛋銷售。
③ 收集的禽蛋應立即消毒,消毒后送蛋庫保存、銷售。從禽蛋產出到蛋庫保存不應超過2 h。
7 禽蛋銷售關鍵技術
① 銷售的鮮蛋質量應符合NY5039《無公害食品鮮雞蛋》的要求。
② 用藥治療期間和休藥期內所產禽蛋不得供人食用[10]。
③ 運輸鮮禽蛋的車輛應使用封閉貨車或集裝箱,不得讓禽蛋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運輸;運輸前應對車輛徹底清洗和消毒。
8 疫病控制關鍵技術
① 結合本地疫病流行情況和生產實際,制定科學免疫程序,抓好雞群免疫;嚴格雞場環境、雞舍和出入車輛、人員的消毒,控制病原的傳入和傳出;制定疫病監測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對禽流感、新城疫等進行疫情監測;防止飛鳥進入雞舍,定期滅鼠、滅蚊、滅蠅;雞場禁止飼養其它家畜禽。
② 雞場發生疫病或懷疑發生疫病時,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采取措施[11]。應請獸醫技術人員及時進行診斷,并盡快向本地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疫情;發現疫情應及時立即向當地縣(區)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及時隔離、診斷和治療或撲殺;確診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時,雞場應配合當地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對雞群實施嚴格的隔離、撲殺措施;發生雞新城疫、禽結核病疫病時,應對雞群實施清群措施;全場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病死和淘汰雞的尸體按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消毒按GB/T16569《畜禽產品消毒規范》進行。
9 人員要求關鍵技術
① 合理配置場區內的畜牧獸醫技術及生產管理人員,并定期對生產技術人員進行無公害食品生產管理知識等繼續培訓教育,切實保證和提高員工業務素質。蛋雞場應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且具有專業資格證書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生產人員應經培訓合格且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本場獸醫不得對外診療動物疾病。
② 外來人員進入生產區均要換客用工作服、鞋,由消毒間出入。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應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鞋,禁止將工作服穿出場外;外來參觀人員進入場區參觀應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鞋,遵守場內衛生防疫制度,并按指定的路線行走。
10 養殖檔案關鍵技術
① 建立養殖檔案,認真做好引種、疫病監測和診斷、免疫、飼料采購和使用、獸藥采購和使用、消毒、污物的無害化處理情況、銷售等日常生產記錄。
② 每項生產記錄要準確、完整,具有可追溯性。
③ 養殖檔案應至少保存少保存2年以上。
11 蛋雞淘汰關鍵技術
淘汰蛋雞在出售前6 h停喂飼料,并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申報辦理產地檢疫,經檢疫合格的憑“產地檢疫證”上市交易;不合格的,及時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嚴防疫病傳出和患病雞只進入流通、消費環節。運輸車輛和相關用具在運輸前后應徹底消毒。上市交易運輸時,應有“動物檢疫證明”和“運載工具消毒證明”。
參考文獻:(11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