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市場上的水果多起來,大家終于不用為冬季水果少、生吃寒涼的問題而煩惱了。水果的吃法有很多,直接生吃當然是最簡單、最有營養的。若把水果弄熟了再吃也有不少好處,不僅能避免一些水果因寒涼使胃腸不適的問題,而且熟吃水果還有食療功效。
這些水果只能生吃
水果可以分為兩類:只能生吃的水果和生熟皆宜的水果。只能生吃的水果有橙(橘)子、獼猴桃、西瓜、草莓、葡萄、柚子等。這類水果并不是說完全不能煮熟了吃,如也有鹽蒸橙子、蒸柚子等。但煮熟之后,僅從口感上來說就很難讓人接受。而從營養學角度講,這類水果除了富含水分以外,主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這兩類水溶性維生素加熱后很容易流失。如果最主要的營養素都流失了,吃水果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不過,上述水果的果皮,如橙(橘)皮、柚子皮煮食卻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其中西瓜皮除了涼拌吃還可以做湯。所以,生吃這些水果的果肉后別浪費了其他有價值的部分。
生吃維生素C保留完整
香甜可口、原味多汁 生吃水果保留了水果完整的結構和清香的原味,吃起來香甜、多汁。
營養損失少 對于平時容易感冒的人,想通過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就應該盡量生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生吃水果還能完整地保留膳食纖維,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練習咀嚼、生津助消化 生吃水果可以促進牙齒充分咀嚼,而咀嚼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同時可以增強口腔自潔作用。故對于大部分牙齒尚好、無胃腸道疾病的人還是應該以生吃水果為主。
胃腸功能差者不宜生吃水果
胃腸功能不佳者。中醫認為水果性寒涼,虛弱怕冷者不宜多吃。其實從西醫上也可以解釋,人體的消化酶在體溫37℃時活性最高,對于老人、孕產婦、嬰幼兒、體弱的病人等人群,如果吃進去大量冷的水果,胃中酶的活性會有所降低,很容易出現胃脹不適等消化不良的癥狀,這時少吃或熟著吃可能會更好。
咀嚼功能差者。對于牙齒已松動或脫落的老年人,或咀嚼功能已經出現問題的人,水果榨汁吃或熟著吃可能更好。
維生素含量低的水果適合熟吃
與只能生吃的水果相比,這類水果的共同特點是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的含量相對低一些,但含有的膳食纖維(可溶和不可溶)、多酚等營養素比較豐富,而且并不會在加熱的過程中損失。
煮熟的水果營養成分也有改變
水果煮熟后,可能一些不耐熱的營養素損失掉了,但加熱會讓植物細胞壁結構軟化,很多營養物質會釋放出來,像蘋果中的果膠會變得更加穩定,多酚類天然抗氧化物質含量也會大幅增加。
水果體積縮小。煮熟的水果因纖維軟化,會使水分釋放、體積縮小,但果膠等主要的營養成分損失較少。對于無法進食較大體積水果的人群,如嬰幼兒比較適合食用。
變寒涼為溫熱。從中醫的角度講,水果煮熟后由寒涼的食物變成溫熱的食物,即使在冬季,虛弱怕冷的人也可以適量進食。
煮水果時需要注意:不宜煎炸或燒烤食用。因煎炸、燒烤的溫度較高,會破壞水果中的維生素和營養成分,還可能產生一些致癌物質,因此盡量采用蒸煮的烹調方式。另外,別加過多的油和糖。比如前面提到的拔絲香蕉雖然美味,但由于加入了過多的油和糖,熱量很高,一般人也只能偶爾食之。
廚房學堂:各位朋友在水果生吃熟吃的問題上不必過于糾結,遵從自己的日常愛好即可,但是當自己胃腸不舒服、生病時,就要注意少吃生冷水果,也可利用各水果的功效,來進行選擇性的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