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雞丁是一道廣受大眾歡迎的傳統中國菜。由于其入口咸香鮮辣,又略帶點酸甜的復合口味,加上雞肉的鮮嫩,花生的香脆,這二者完美的結合還特別受到老外們的青睞。有媒體統計,在老外最喜愛的中國菜中,宮保雞丁、咕咾肉、春卷、烤鴨名列前茅。在國外,尤其在歐美國家,宮保雞丁幾乎是成了中國菜的代名詞。
宮保雞丁的歷史典故
清代咸豐進士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期間,奉恭親王密令將受慈禧寵幸的太監安德海誅殺。此舉大快人心,一時名噪朝野,加之治理黃河水患、籌備渤海海防、創辦山東機器局等政績卓著,因而聲譽頗佳。調任四川總督后,又建四川機器局、修都江堰、整治吏治。1885年英國占領緬甸、侵犯西藏時,他又主管籌劃西南防務。以此受到當時及后人推重和尊敬。“宮保雞丁”以其榮譽封銜“宮保”而名播天下。
宮保雞丁并不是丁宮保創制,而是其偏愛的菜肴。相傳有一次外出歸來已晚,眾人饑腸轆轆,丁急傳速備飯。家廚措手不及,便現抓了雞丁、辣椒、花生米等原料,速炒成菜后竟大受贊賞。光緒二年(1876),丁出任四川總督時,也將家廚攜帶入川。天府花生不亞于山東,只是調料中缺少了甜面醬,后改用豆瓣辣醬,略加白糖,滋味更佳。丁常以此菜宴請川籍同僚,博得眾人稱贊,紛紛傳揚。由于此菜色澤鮮明、油而不膩、辣而不猛、肉質細嫩、軟滑酥脆,老少皆宜,一時享有“國菜”美名。
主料:雞胸肉8兩,花生米3兩。
配料:料酒、白糖、味精、香醋、鹽、蔥姜末、蒜泥各適量。四川豆瓣醬30克,干辣椒3只、蛋清2只、干淀粉25克。
做法:把雞肉切成丁放碗內,加入蛋清和少許料酒、鹽、淀粉拌上味。花生用開水泡一會剝去皮,下溫油鍋炸熟。干辣椒切1.4厘米長的節。用碗放入料酒、鹽、白糖、味精、香醋、淀粉,調好汁待用。
鍋內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雞丁劃散后出鍋。鍋里留少許底油,放入辣椒煸炒至變色時,再加豆瓣醬、蔥姜蒜,炒至油呈紅色時,倒入雞丁和調好的汁,顛翻幾下放進花生米,出鍋裝盤即成。
編者吃后感:雞肉嫩嫩的,花生米又酥脆又香,芡汁也勾得恰到好處,入口酸甜還帶一點微辣,真是下飯的一道好菜,不喜吃辣的朋友也可以不放辣椒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