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四中全會都對國家發展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形成相關的決議,從而決定國家未來的發展走向,因此廣受矚目。今年的四中全會怎么開,更引人關注。
1、時間:10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2、主題:依法治國
根據7月29日會議透露的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這就意味著依法治國很可能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核心主題。
(1)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司法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隨著政府簡政放權、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需要法律保障。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在黨的范圍內落實法治議題,對于明確市場行為,確立法律規范,無疑具有深遠影響。
(2)4月份,新華社調研組曾赴江蘇南通進行了“依法治國與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專題調研,亦被認為是為十八屆四中全會做準備。
(3)6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中,審議通過了《關于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關于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方案》。這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成立以來,在具體改革領域通過的首批方案,而這三個方案全部為司法領域的改革方案,亦因此被認為是“司法改革”已在眾多改革中“一馬當先”。
(4)7月8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的第三次全國人民法庭工作會議開幕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在今年底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上,中央將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而這在黨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5)7月19日召開的2014年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張守文亦表示:如何進一步推進法制中國建設,是四中全會非常重要的內容。在改革決定中,特別強調要不斷推進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其中非常核心的問題就是治理的問題,制度和法治是密切相關的,而且在制度建設中要特別強調細節性體現,所有這些方面都和法治建設進一步推進密切相關。
3、人事
人事是歷屆四中全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如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江澤民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胡錦濤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從前幾屆四中全會看,審議中紀委對落馬中央委員及中央候補委員的審查報告亦是固定議題。至今,十八屆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共有5人落馬,除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外,中紀委對兩名中央委員蔣潔敏與李東生、兩名候補委員李春城與王永春的調查均已結束。不出意外,四中全會將審議4人的審查報告,確認對他們開除黨籍的處分。而候補委員有望按得票順序,晉升中央委員。
4、經濟
此前人民網發文《中央政治局常委7月份密集調研地方透露何種信號?》中提到,常委們調研8省主要側重在分管領域,但均涉及到經濟運行和民生。這些實際經濟發展情況的掌握,被認為會影響到四中全會的議題和決策。
經濟議題是否會在四中全會上出場,仍屬疑問。從先例看,經濟議題較少出現在四中全會上,但今年上半年經濟形勢相對不佳,決策層亦有可能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