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經濟蓬勃發展,建筑行業成為經濟的領頭軍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作為臨時性的工程結構,在工程建設整個過程中起到了支撐與控制成型作用,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建設的質量,由此可見,在工程建設中加強模板工程的質量控制、完善其施工技術對于工程的順利完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結合廉江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梧州市天譽茶莊為實例對模板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簡要介紹,以確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能順利有序的進行,希望能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模板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一、引言
我國建設部在1994年提出建筑業的十項新技術中,建筑模板技術就是這十項新技術中的一項,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更新與發展,模板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應用后發現,科學合理的運用模板施工技術,不僅可以大幅度的減少施工成本、縮短施工工期,還可以提高工程質量、保障施工安全解決了建筑行業一直存在的許多難題,為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我國建筑人員通過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潛心研究研發出液壓自動爬模技術,該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推廣與應用,標志著我國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術逐步走向成熟。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模板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中期,此時的模板技術主要使用鋼鐵作為施工材料,取締了原有的散支散拆木模板與定型木模塊;第二階段是20世紀末期,此時隨著改革開放的實行我國建筑行業以高層為時代發展潮流,所以建筑結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現澆混凝土取締了過去的磚混結構,現澆混凝土結構的的有點表現為:性價比高、整體性能好且抗震能力也較過去傳統的磚混結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模板技術在現澆混凝土結構的廣泛使用后得到了建筑行業的好評和認可;目前,我國模板施工技術正不斷朝著系列化、多樣化及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希望能使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進一步得到完善和發展。
模板工程施工是混凝土成型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并至關重要的環節,它的施工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結構以及構件,在其尺寸與形狀等方面也有較大影響,所以,選取模板首先應該滿足建筑工程所需的剛度和強度,其次模板還應具備拆裝方便、穩定性能好、密封性能強及表面平滑等特點,只有具備以上條件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和施工的安全。
三、模板工程中的常見問題
模板工程中的常見問題主要分為三類,即技術資料、施工荷載以及承載材料質量。
3.1、技術資料
模板工程屬于一項系統化工程,模板工程質量容易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在進行施工項目的方案設計編寫時,可能存在人為因素的影響產生誤差或沒有考慮施工地點的周圍地質與環境,從而使設計圖紙出現明顯錯誤;又或者施工人員不具備相關專業技能在施工前沒有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和考核,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較大人為失誤,再有對施工地質不了解和施工安全措施不完善,以上情況都是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3.2、施工荷載
每次在進行搭設模板前都要對結構受力進行精確的計算,并且對于在模板上所需要放置的物品都需進行嚴格的安全驗算,如果不對模板上所需要承載的物體進行科學精確的驗算,就會出現模板的整體或局部失效、或者在模板的搭設中出現水平施工荷載不能滿足原始的設計要求,甚至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后果。
3.3、承載材料質量
承載材料的優劣對搭建模板的質量好壞有最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選擇模板搭建所需的材料時,對鋼管及其扣件等材料必須按照設計要求嚴格進行甄選,在尺寸大小、外觀是否光滑完整、頂托直徑距離及厚度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以免因承載材料的質量問題影響搭建模板質量,從而有效降低施工中潛在的安全隱患。
四、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控制重點
4.1、模板工程在施工技術上的基本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實現減少施工成本、縮短工期、保證工程質量等一系列目標,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滿足以下四點施工要求:第一,模板施工過程中模板必須保證建在圖紙設計的指定位置上,尺寸也要按照圖紙設計進行施工;第二,在進行模板搭建時不僅要考慮模板的安全與穩定性,還要便于完工后的拆裝和混凝土澆筑與養護等方面要求,使其表面能始終保持平滑狀態;第三,模板穩定度與強度必須要與設計相符合,不能出現任何偏差,這樣才能保證模板能承受住來自于混凝土及側向的壓力,模板上的物體重量不能超出其所能承受的壓力;第四,為了確保建成后的模板連接處能一直保持緊密狀態,還需要對模板的各個接縫位置進行進一步的加密處理,如果發現施工完成后存在接縫不嚴的情況,應及時采用科學措施進行補救,避免模板的接縫位置出現漏漿。
4.2、模板工程的配制技術
在對模板進行配制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中所規定的尺寸來配制,配制過程中如果構件的結構相對簡單,就可以直接按照施工圖紙進行配制,如果存在模板是橫檔斷面的情況下,就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來配制,尤其是一些復雜的結構構件,通常都采取放大樣版的方式結合圖紙按要求規定來進行配制,但是這種方法的弊端為步驟復雜對周圍環境要求較高,所以現階段通常都采用計算機配比來對模板進行相應的配制。
4.3、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
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中關于模板施工的順序為:建立墊層模板→形成基礎梁模板→構造柱模板→完成柱模板→搭建墻板模板→形成圈梁模板→梁模板→構建樓板模板→形成樓梯模板。
墊層模板的主要特點表現為體積大,但基礎高度低,所以,在對墊層模板進行安裝前,應準確確定出它的中心線、標高、軸線及四邊線等基本信息,只有確定了以上基本信息才能安裝出穩定性高的墊層模板,在模板安裝工程后,要把廢棄物清理干凈,并反復核對模板相關指標是否滿足設計的各項要求
將基礎梁其底部土方壓實處理后,用磚作為主要材料進行砌筑胎模,胎膜中使用水泥砂漿的比例為1:3,只有配比均衡才能加快混凝土的澆搗作業。通常情況下如果基礎梁梁寬較小且跨度較大時可以直接拼裝外側模板,但是需要對其標高、尺寸進行反復核算檢驗,方便進行支撐及穩固方面的處理。
通常情況下,建立墻體模板時都采取兩側模板拼裝方式,施工時先以中心線為基準確定兩側墻體的邊線,對準側模后確定墻體模板邊線,在確認側模的垂直高度與標高校正無誤和設計圖紙相符合后,利用支撐與斜撐將其釘牢有利于保證其穩定性,然后再按照實際的長、高尺寸對間距進行確定,確定后加固穿心螺桿再搭建鋼管夾板架,此時,還要在墻體兩側的模板外預留出約為60mm的距離,利用錘球對墻體模板進行垂直校正,然后用木楔將其固定,最后再借助斜撐釘將其定好。另外,在上口處還應采
用水平拉子進行固定,并利用鋼管桁架夾緊作為支撐,從而有效確保墻面能始終保持垂直與平整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只有控制好模板工程的質量和施工進度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成本、加快施工進度、保障工程質量。只有對模板工程施工材料和施工步驟嚴格把關,確保施工材料均能滿足施工及設計要求,不斷創新和完善模板施工技術,才能推動建筑行業邁上新臺階。除此之外,模板工程施工的技術人員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技能,定期進行培訓學習先進施工技術,從而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力,確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能安全、有序的完成。
參考文獻:
[1]付侃杰.模板工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02)
[2]任和義.解析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10)
[3]徐萍.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華章.2014(22)
[4]何建新.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