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就需要加強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工程的管理,不斷完善地基加固處理技術,以便提高建筑物基礎支撐能力和抗滲性能。本文簡要分析了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技術及施工質量管理,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技術;施工質量
引言
隨著我國地基基礎研究的進步,其建筑的荷載和建筑規模也日益加大,這就對地基加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地基加固處理方案是否適用,關系著建筑的安全,并且對工程造價和建設速度等都有極大的影響。地基加固技術的重要性已經逐漸的地被人們所重視起來,發展以及推廣各種地基處理的技術,從而提高地基加固處理水平,在保證建筑安全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1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技術
1.1換填法
換填法是挖去或挖去部分基礎底面天然的或后天形成的軟弱土層,分層回填有較高強度與較低壓縮性且不會有腐蝕性的素土、砂土、灰土以及工業廢料等材料,壓實處理后能夠發揮持力層的作用。常見的換填法主要包括砂卵石和灰土換填法。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對較高強度墊層材料進行換填后,可以使地基的承載力得到有效提升。(2)對較低壓縮性材料進行換填之后,能夠使建筑物的沉降量減少。(3)對較大透水性的材料實施換填后,可快速消散基礎下面的孔隙水壓力,避免基土有塑性破壞產生,使墊層下軟弱土層的固結及強度的提升得以加速。其次,對砂石等材料進行換填時,由于顆粒粗大、孔隙大且不存在毛細水現象,可防止材料受凍而引發凍脹現象發生。(4)在濕陷性黃土地基中,運用素土或灰土材料對黃土實施置換,可將變形得以消除,同時,換填后的材料由于密實度增加,還可將其作為防水層進行使用,使下臥層天然的黃土層被水浸泡的可能性減少。
1.2強夯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的施工當中,關于強夯法的控制要點在于:測量及定位工作必須完成好,為下面階段的任務做好基礎工作,提供基礎條件。這一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可采用試夯法對軟層土質進行優先夯電,做好相關的確認工作。在正式實施強夯法之前要先做好施工場地的預壓及平整工作,對基坑目標深度和實際深度間的具體差距做出測算,如果目標深度大于實際深度,則首先要對地下水位進行檢查,如果地下水位偏高就通過降低水位來達到降低標高的目的,如果地下水位并不高則可以采取推土、壓實的方法;如果目標深度小于實際深度,那么在該基坑的表層需要進行灰土墊層或者砂石墊層的鋪設;要對強夯法各階段施工順序進行有效把握,主要通過分段施工的方式來進行,在一個施工段夯擊完成之后再開始另一個施工段的施工,將夯實順序控制在由四周向中央來進行。在場地完成平整工作之后,需做好再次夯擊,加固順序必須依次為深土層的加固—中層土的加固—表層土的加固。通過強夯法對整個地基進行處理后,宜再做一次收尾性質的夯擊,要求力度小,且平衡、均勻,實現整體地基加固的均勻化。
1.3注漿法
在注漿法作用于建筑地基的施工過程當中,第一,要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員記錄好工程場地鉆孔情況;第二,要在硅化加固土層的上面設置有1m厚的自然土,以此來避免漿液上冒的現象,并且在特定的必要情況下可以采用素土進行夯實;第三,注漿過程當中必須有效控制壓力,將其保持在規定標準范圍以內,加固地基土需遵循從上而下順序,然而若相鄰土層土質同工程施工地土層土質有差異,則必須優先加固滲透系數較大的土層,注漿法使用的過程中必須要在一定頻率上做好漿液配比以及主要性能的抽查工作,與此同時需對工作人員所記錄的各項信息與注漿順序、注漿孔位、注漿孔深、注漿孔徑以及壓力值進行核對,確保整個施工過程與施工要求相符,對于已經完成注漿工作的孔位必須進行標注,且做好鉆孔日期的注明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漏孔現象出現。
1.4加筋法加固技術
加筋法在提高建筑物地基整體強度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方法要求施工人員在軟弱的土層中加入樹根樁、砂樁或者進行人工填土處理。地基形成人工復合土體后,可以同時提高地基抗拉、抗壓和抗剪切力能力,在減少地基沉降等問題的同時,為增加建筑物地基的穩定性打下堅實的基礎。總之,加筋法在建筑物地基處理及加固過程中具有加固、排水、防滲、過濾以及隔離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地基整體質量的重要手段。
1.5擠密樁施工法
(1)灰土擠密樁。灰土擠密樁指的是利用錘擊將鋼管打人土中,側向擠密土體形成樁孔,將管拔出后,在樁孔中分層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實而成,與樁間土共同組成復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載。(2)砂石樁。碎擠密樁法。適用于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于20kPa 的黏性土、粉土、飽和黃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此法是利用機器在地基中成孔,在孔內填入砂、碎石等粗粒料,利用沉管的振動、抽插,使孔中的骨料密實,形成樁體,同時周圍的土體也被擠密。樁體與樁間土形成復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沉降。
1.6預壓法加固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分為堆載預壓法以及真空預壓法還有降水法三種。當前,在施工時,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真空預壓法。此種方式中主要是通過大氣壓作為預壓荷載方式對地基土進行抽氣,這樣就會在土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大氣壓力和真空壓力之間就會出現差值,土中的水就會被抽出,這樣的地基土堅固性會更強。這一技術在應用時較為完善,這一方法在施工中工期比較短,造價比較低,還能節省能源。
2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施工質量管理
在地基工程中,需要對工程概況進行了解,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和工程量,來對施工進行有效的指導。在地基施工中,需要詳細的規劃機械設備和人員配置。在施工中,需要按照設計要求來控制土方開挖的順序和方法,并且將先撐后挖、分層開挖的原則給貫徹落實下去。
2.1把好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關
建筑基礎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較多,多以水泥、鋼筋、鋼絞線及砂石為主,材料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需要嚴格控制好材料的質量。對需要進場的材料需要做好檢查驗收報告關,對同一批次的材料進行抽查檢驗,合格后才允許進現場。而且現場施工之前,還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復試。對于運送到現場的原材料則需要由項目經理進行驗收和、檢查和送檢,有效的保證現場所使用材料的質量。
2.2地基施工方案選擇
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根據所規定的標準要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施工方案以使工程得以高效率的完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加以掌握與應用:(1)按照地基土質狀況選取恰當的施工手段。按照地基的土質狀況選取恰當的施工手段至關重要,在對方案的選取上,一定要綜合權衡當地的地形特征、水文狀況、材料供需情況等,選擇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進行處理。(2)地基處理要考慮到地基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其次,在處理地基的時候,應加強其局部結構的剛性及強度,這樣才能增大建筑物對地基不均勻沉降的適應能力。當我們已經確定處理方法的時候,還要進行合理的測試。
結語
地基基礎是建筑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建筑的質量和使用安全密切相關。地基加固施工技術和加固技術影響到工程質量,同時也關系到工程成本,其施工方案必須與工程質量、地質情況、工程結構特點、工期、氣象條件結合起來,優化施工方案,設計合理的施工流程,保證工程質量。在地基加固施工中,還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施工技術和規程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真正的做到合理的勘測和分析地質、科學的施工地基地樁、合理穩固的地基加固,最大程度的滿足設計的安全和質量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8).
[2]孫桂璐.常用建筑地基基礎處理方法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2(18).
[3]羅輝.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中華民居,2013(11).
[4]黃煒.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術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