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發展的需求,建筑行業蓬勃發展,根據施工現場的特點,其存在著許多危險因素,是較易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現場,本文針對建筑施工現場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論述了施工現場安全技術管理的具體措施,以期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宗旨。
關鍵詞:施工現場;安全技術管理;重要性;措施
施工場地具有綜合性、靈活性、機械材料等流動頻繁等一系列特點,且很多的作業方式屬于露天、高空作業,同時,現場材料、建設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繁多,人員成分復雜。一旦因為大意麻痹忽視安全問題,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尤其是人身安全事故。而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僅會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還會大大延誤工程進度,同時,也會給社會留下不好的影響。
安全生產是施工現場的首件大事,對各個施工項目的流程要做好嚴格把關,才能保障施工過程順利開展。因此,要大力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技術管理制度,具體方法如下。
1 建立組織機構、健全規章制度
1.1 建立管理機構,保證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首先要建立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安全組織機構的建立是保障章生產安全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施工現場的安全主要是由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經理能否盡職盡責,關系著整個現場能否安全施工,除了要選擇一個合格的、有責任心的項目經理外,還要建設安全生產小組,進行安全管理及教育,并逐步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井井有條,力爭達到“誰管理,誰負責”,建立起安全管理工作機構,只有至上而下,建立一個完整的安全大網,網住一切安全隱患,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1.2 健全規章制度,保障安全施工
制訂規章制度,施工單位首先應嚴格遵守國家以及地方領導頒布的安全、文明施工等法規條例,在此規定之下,建立完善、合理及同時具有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以保障所有在場人員及其周邊生活區域人員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施工現場的長期穩定安全有序的進行。
2 施工前設計編制施工組織
2.1 嚴格依據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
首先按照相應程序進行;施工順序的編制要遵循科學性、合理性,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選用先進的技術,有效的作業設備;整套施工方案的建立要有科學計劃,不能盲目,流于形式,不注重實際要求;為保證全年能夠施工,要依據施工季節的不同,采取差異性的施工措施以此來保證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質量;節約不必要投入的費用,降低建設投資成本。
2.2 基于上述基本原則,要正確認識下列問題
(1)安全與質量的關系,安全與質量同等重要,相輔相成,安全與質量都必須要做到,安全的目的是保護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而建筑的質量需要安全來保證,二者缺一不可。
(2)安全與過程技術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具有相互聯系性和統一性。安全技術是以過程技術為基礎而建立的,它是為實現生產安全進行的一切技術方法和手段。
(3)始終貫徹安全生產,預防一切隱患的方針,以安全為主旨,施工現場實施標準化的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降低安全隱患。
(4)參與編制的人員要充分了解工程概況、施工要求、場地環境、場地結構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施工方案、施工設備的科學性,進行合理的場地布局,從結構布局上盡可能的減少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編制人員還必須對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有非常清晰的把握,例如施工技術、基本規范準則及專業技術知識。
在場地布局方面還要注意一下安全,在施工場地的施工工期內對周邊居民的生活、交通帶來的影響,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噪聲作業時不能在居民正常休息時間。在進行建筑物沉降時,必須有支護辦法;區域規劃時還要考慮施工場地、辦公和生活場地三個區域分離。
3 完善安全保障體系
3.1 增加員工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識
各崗位職責要明晰化透明化,對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要求嚴格按照流程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不能蠻干冒險作業,在實際作業中,使用防護用具,注意自我保護,提高安全意識,減少事故,促進安全生產。
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安全培訓考核,未經考核不得進入現場;大于2米的高空作業操作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使用時注意高掛低用;特殊工種一定要持證上崗,如井架、上人電梯、塔吊等,操作前要配帶好相應的防護用品(安全帽、絕緣手套、防護面罩、護眼鏡等)。
3.2 確保施工環境安全
封閉施工場地,配備各種防護設施,施工場地的一切機械設備,需經嚴格檢驗且檢驗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還要配備專業的技術操作人員。在日常運行中,經常進行檢查和維修,禁止存在安全隱患的機械設備進行作業。提升操作人員發現問題與解決安全問題的能力。在施工場地作業時,及時要求在場施工人員進行專門指揮,開路,以防止材料的搬運過程中或者其他施工操作造成的碰撞傷害。
建筑物周圍要設置全封閉的立網,以及防止高空墜物的平網,要連接緊密,不留一處死角,指定施工人員進行日常管理。避免因高空墜物而引起的對地面人員的傷害。
施工場地的危險區域,如懸崖、陡坎等其他存在危險區域,要設置警剔標志,引起他人注意與防范。
注意用電安全,線路安全,要配備安全斷電等其他設備,制訂專門用電方案。用電方案要符合用電技術規范和相關地區電業局的規定,注意腳手架距離電線的距離,以及架空電線與地面的距離等。電氣設備接線須正確。
消除火災隱患,時刻注意防火,對于易燃易爆品做好易燃易爆品標志,如氧氣瓶、電石桶、乙炔發生器的存放,并達到防火要求,還要設置專門區域,專人專門管理。設置充足的防火和滅火設備,發現火警時,全體人員要積極密切配合,迅速報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撲救。定期進行防火檢查。
施工材料等使用應符合基本要求,施工用工具要按照實際需要準確放置。施工現場要有計劃的使用建筑用料,不能出現材料嚴重積壓的現象。施工材料要保證下料合理,施工前驗收材料的質量與數量,遇到問題要及時匯報和處理。設置固定垃圾站,及時回收、清理、分揀、利用剩余材料,例如磚、沙石、散落的地灰,應隨時清理,不留底料。
時刻做好遭遇特殊天氣的安全防護措施,如防暑放熱設施、防凍設備、防雷電、防雨、大風天氣等,制訂緊急事故救援應急方案,并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演戲,以便正確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
4 組織檢查糾正整改
以“安全第一”為主要方針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安全檢查是安全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安全檢查不僅依靠還要善于發動群眾參與進來,安全檢查要始終貫徹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的政策與方針,安全檢查是發現生成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手段,只有找出問題,嚴格落實整改,才能確保整個生產過程的長期安全穩定進行。
無論在布置工作任務、檢查工作還是總結工作時,首先要以安全防護工作為主要任務;使安全技術管理始終滲透,并在安全防護中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環境。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安全保護意識。
施工程序中,上層工序交給下層工序時,安全隱患零移交才能達標。
成立安全防護小組,組織對施工場地安全等級情況檢查,企業對現場進行每月檢查,現場對過程進行每天檢查,并對驗收結果做出仔細記錄并及時糾正,降低安全隱患的出現。做到施工場地的安全問題、施工現場的不文明現象、進度任務不達標不過夜。對于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整改,以提高施工過程的安全系數并保證工程能夠繼續的安全有序進行。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警鐘常鳴,時刻警惕,支持安全生產,只有這樣才能將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保證施工人員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才會從根本上促進工程安全生產和生產質量。安全建設,保障質量,才是真是為祖國人民做好事,做有意義的事,為社會的更加和諧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石新梅.淺談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J].中國城市經濟,2011,3:102.
[2]李亞仲.關于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技術管理的探討[J].山西建筑,2008,34(2):208-209.
[3]王鍇.淺談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J].當代建設,2005(2):56-56.
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gt;[3]徐新躍.深層水泥攪拌樁的若干問題[J].建筑結構.2014(0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