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抗疲勞特性、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以及抗滑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工程建設中。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優劣對于道路的正常運行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本文主要從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過程階段以及檢測處理階段三方面對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的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論借鑒。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質量控制
瀝青混凝土,是指通過將瀝青和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合后,得到的一種新型混合材料,憑借其強度高、揚塵低、舒適度高以及噪音小等優良性能,在道路的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使瀝青路面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甚至導致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加強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對于有效提升道路的質量和性能,確保道路的正常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1.組建施工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到人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施工組織機構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這就要求機構成員事業心責任感強,懂技術、會管理,建立各級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
2.熟練掌握道路設計方案
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設計方案是瀝青混凝土道路工程建設的基礎,要求項目負責人以及各環節施工負責人必須要熟練掌握道路施工圖紙,并明確道路施工意圖。項目負責人必須要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會審,將設計方案與實際施工現場進行詳細對比,對于存在的不相符情況應及時提出,并聯系設計單位及時進行修改,避免施工后變更,造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施工單位應組織各分項目負責人研究圖紙,能夠掌握設計意圖,明確施工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施工計劃,確保每個環節施工的有效進行。
3.優化瀝青混凝土砼配合比設計
瀝青混凝土砼配合比設計分為三階段: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驗證,這項工作由工地實驗室負責完成。對于材料配合比的確定,應盡量提前,以最終實驗結果作為確定材料規格與數量的依據。生產過程中,當進場材料發生變化瀝青混合料的況料級配、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不符和要求時,要及時調整配合比,確保材料性能。
4.做好攪拌場的設置工作
拌合場設置需要充分考慮場地位置在運輸上的經濟合理性,場地要寬大、平整,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定,應有良好的防雨及排水設施。運輸道路要平整、方便、通暢,進出的各種機械車輛要方便掉頭,減少相互之間的干擾,指示標志要齊全到位。同時,要將油料及瀝青等易燃物品與電源及各種加熱設置隔開另外還應有可靠的電力供應。
5.嚴把材料質量關
材料質量是影響瀝青砼路面的好壞的重要因素。道路施工所需的瀝青砼材料主要包括:瀝青、石料(碎石、砂)、填充料。為保證材料質量,需要在采購、進場和放置三個方面進行。首先,采購人員必須要對施工當地材料市場進行詳細調研,通過對比選擇物美價廉的材料,保證其既能滿足工程施工需要,又能降低成本投入。另外,在選擇材料供應商時,應選擇信譽好的廠家,并與其簽訂供貨合同,制定分期分批供應計劃。其次,在材料進場時必須要做好質量檢驗工作,對于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準入場。并且還需要檢查材料規格是否相符,是否具有合格證等。最后,瀝青是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受外界因素影響也比較嚴重,因此在放置時必須要加強管理,可以適當對其進行遮蓋
6.確保足夠強度的基層
瀝青混凝土路面應鋪筑在具有足夠強度、堅定穩定的基層之上,基層表面不得出現“松散彈軟”現象,基層的強度、平整度、彎沉的大小,對瀝青砼面層的鋪筑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基層表面要噴灑一定數量的透層油 鋪瀝青前表面無塵土雜物,清掃干凈。
二、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1.瀝青混凝土的拌合和運輸控制
在瀝青混凝土拌和過程中要從混合料級配、瀝青用量、拌合溫度和時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攤鋪效果,瀝青混合料拌和時,要控制好溫度和拌和時間。盡可能用低的拌和溫度及最短的拌和時間,這樣可降低瀝青結合料的氧化和揮發成分的損耗,保證瀝青的質量。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將其充分覆蓋,以防止瀝青在高溫時受陽光下造成的氧化及瀝青混合料溫度的降低。作為運輸混合料的車輛,不能另作其他用途,防止車廂內部被污染,還要在運輸前在底部和四周涂抹上油水的混合液。在運輸過程中,不宜出現急剎車、猛烈震動等情況,這樣會導致混合料的離析。同時,還要保持攤鋪機和運輸車輛的協調配合。
2.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控制
攤鋪施工路段采用攤鋪機整幅攤鋪,其中加寬段施工應選擇攤鋪機梯隊作業,接縫時必須要保證前部已攤鋪混合料留下20-30cm處不予以碾壓,以此作為后續攤鋪高程基準面。同時,還需要確保有5-10cm重疊部分,對于最后跨接縫處理應選擇熱接縫形式進行碾壓。另外,在進行攤鋪施工時,應控制好攤鋪厚度,并保證平整度能夠滿足施工要求。攤鋪機上應該安裝自動調節談偶厚度以及找平裝置,并且在攤鋪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試鋪階段確定的速度、振搗頻率以及震動等數據進行,嚴謹攤鋪過程中停頓或者變速。
3.瀝青混凝土的碾壓控制
攤鋪成型后及時進行碾壓,碾壓前技術人員要認真檢查,發現有局部離析及邊緣不規則時要進行人工修補。碾壓作業要全幅度進行,保證均勻不漏壓,對與特殊部位可適當增加碾壓遍數(如路幅邊緣、縱縫處等)。整個碾壓過程需要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后振、先慢后快原則,確保碾壓平整度以及密實度滿足施工要求。輕型雙鋼輪壓路機先穩壓一遍,穩壓時尤其注意起步及停車的速度。碾壓時力求速度均衡、行走要直、工作面長度不要大于50m。穩壓完成后即可進行復壓,復壓完畢后用輪胎壓路機進行終壓。碾壓過程中技術人員要隨時檢查,發現有缺陷及時處理。
4.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縫的處理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縫處理的好壞對平整度有一定的影響,通常連續攤鋪路段平整度較好,而接縫處較差。因此,接縫水平是制約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處理好接縫的關鍵是切除接頭,用3m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以攤鋪層面直尺脫離點為界限,用切割機切縫挖除。新鋪接縫處采用斜向碾壓法,適當結合人工找平,可消除接縫處的不平整,使前后兩路段平順銜接。
三、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檢測及缺陷處理
1.檢測貫穿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過程
檢測內容包括:測定平整度、彎沉、厚度、寬度、高程及密實度等工作。平整度檢測可利用6m長鋁合金尺桿(規范要求是3m直尺),或車載連續平整度儀進行。彎沉的測定可通過彎沉儀進行。
2.常見瀝青混凝土路面缺陷處理
從使用效果來看,表現在路面波浪、橫縫跳車、密實度不夠、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消除波浪的主要辦法是調整好攤鋪機的性能,同時要求瀝青混合料要保持穩定的溫度及級配。橫縫跳車主要是工藝上的問題,橫縫在處理時要將已成型的路面切齊,并在接觸面上澆灑粘層瀝青。攤鋪機在開鋪前掌握好松鋪系數,剛攤鋪完要及時進行人工修補。碾壓時先橫向碾壓,再縱向碾壓,經過這樣處理一般不會出現橫縫。
3.資料的收集整理。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各種材料的自檢資料,質量評定資料要歸檔存放,資料的種類包括各種檢測試驗表、照片、聲像及原始記錄。做好資料是竣工驗收的關鍵依據。
參考文獻:
[1]吳立平.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J].中國科技縱橫,2010(06)
[2]羅洪.提升瀝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質量措施淺析[J].價值工程,2010(29)
[3]劉天寅.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