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廠務公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當家作主的體現。為保證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順利開展,必須徹底進行企業經營管理者人事管理體制改革,推行企業經營管理者人事管理民主化,上級主管部門既要重視下級單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更要為下級單位開展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創造條件,這樣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才能被徹底貫徹落實。
廠務公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當家作主的體現。近年來,在推行廠務公開的工作實踐中,還存在著思想認識未能統一,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規范走過場等問題,究其原因與我們現行的領導組織管理及監督制約體系分不開,我們必須采取必要的對策去認真解決存在問題,進一步推進廠務公開、民主監督的工作。本文試從如下方面進行探討。
一、廠務公開工作存在的問題
廠務公開,總的要求是除了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保密事項和企業的商業秘密外,其他重大事項都要公開。包括企業重大問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重要問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方面的問題、與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密切相關的問題等等。其中企業經營管理和企業改革發展中的難點、職工群眾關注的熱點及企業領導廉潔自律的關鍵點,是廠務公開的重點。
近幾年來,國有企業在不斷深化改革,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積極推進廠務公開、健全民主監督是深化國企改革的實際行動。在這過程中,作為企業工會組織突出履行維護職能,依法開展了民主監督。多數企業在廠務公開工作中求真、求實,取得較好的成效,真正做到職工知廠情、監廠事、參廠政;“用班子一個清白,換群眾一個明白,用班子一個明白,還職工一個放心”。但有的企業廠務公開還很不規范,存在怕公開、怕不好協調,不愿、不想、不敢公開的現象,使廠務公開這一“陽光工程”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主要表現在:
(一)某些領導思想上認為是一種約束,沒有真正重視
有的企業在推行廠務公開過程中,不是自覺的去公開,而是應付上級檢查,奉命搞公開。這些企業領導忙于事務,假若工會或紀委不去催促,不少行政領導是不會主動公開。有的企業領導對早已眾所周知的問題興師動眾地公開,對不為人知的內幕仍然暗箱操作;有的企業經營者對重大的投資盲目決策,不按決策程序決策,不經職代會審議,不搞集思廣益,個人說了算,一意孤行,造成投資收不回,使企業背上沉重包袱。有的沒有把企業的難點、職工群眾關心的焦點、企業廉政建設的關鍵點作為重點問題給予公開,實行群眾監督的思想淡化。
(二)個別企業民主管理弱化,職代會處于軟弱無力狀態。
有的企業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不向職工公開,如工資獎金分配問題、住房分配問題、福利費用開支問題等。有的企業職代會開了,工作報告作了,民主評議干部評了,業務招待費公開了,但僅僅是圖形式,走過場,在日常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中,不能貫穿于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行政權威與職工民主管理權威不能有效結合,民主評議干部與組織部門考核干部脫節,民主評議結果不能作為獎懲任免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評議結果不公開,不向職工代表反饋,使職代會的民主管理工作成為形式。
(三)公開制度不健全,內容形式操作不規范
有的企業廠務公開制度不健全,隨意性很大。有的企業黨政領導一肩挑,任領導小組長同時兼監督小組長,致使廠務公開失去有效的監督制約,流于形式。有的企業以為有了職代會就算廠務公開了,在實際操作上不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形勢的發展變化去考慮,安于現狀,不對內容、形式、程序、制度等進行不斷的修改完善,致使內容和形式不切企業實際和需要,程序上簡單草率,制度上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
(四)職工無知情權,缺乏監督約束機制
有的企業領導以橫向聯營、多種經營為名,為配偶、子女、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條件,中飽私囊。廠務公開的監督約束較多的是借助企業內部的監督和群眾的監督,雖然這兩種監督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震懾力很有限,在廠長(經理)權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誰又敢真正去監督自己的頂頭上司?上級布置廠務公開時,也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即安排工作多,督促監督少,特別是對搞假公開、造成企業重大損失的人和事沒有一個嚴厲的懲罰措施。
(五)職工認為與己無關,參與監督意識談薄
有的職工對實行群眾監督存在種種疑慮,感到無家可當,無主可做,認為依靠職工辦企業只是句口號,在現行的企業制度運作下,企業真正推行廠務公開是不可能的,特別是企業內部體制改革以后,部分職工的個人利益受到沖擊,使之思想情緒比較低沉,個別人還有消極怠工現象。還有些職工認為:工人政治地位低,見識少,提意見多容易在改革中被優化,因而在參與企業決策中,只是舉舉手,不敢發表自己的主張和見解。因此他們對前途悲觀失望,對主人翁權利視而不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更無從談起。
(六)企業一些重大經濟活動透明度還不夠
有些企業沒有按規定吸收職工代表參加董事會、監事會,有的雖然吸收了,但由于一些重大事項的處理情況透明度不高,職工群眾甚至中層管理人員不知情,因而無法實施有效的監督,使監督流于形式。
(七)還有許多企業沒有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
有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收到上級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有關文件沒有在干部職工中傳達,目前還沒有推廣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
二、廠務公開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
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監督時間不長,企業之所以存在上述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業內部和外部原因,也有客觀和主觀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領導組織體制上的不完善,使管理不到位。在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由于推進廠務公開有一個過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監督機制不可能在短期內建立和完善,行政行為、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嚴密規范和有效約束。在體制上國企管理存在多頭管理,政府一直把國企領導人作為黨政干部來管理,并按行政官員的要求考核評價企業經營管理者,使管理者眼睛只朝上。企業經營管理者人事任免始終由上級管理部門任免,這樣一來就存在人事管理制度所帶來不民主管理的諸多問題,企業經營管理者人事管理體制沒有民主化,一般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不可能做的好。
2、監督制約機制不順,使監督制約乏力。現在的監督機構,大都在本單位的領導下工作,形成下級監督上級或同級監督的格局,實際是無法監督。有的決策者,既是執行者又是監督者,客觀上造成企業領導人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同屬一個利益共同體,監督制約相當乏力。
3、激勵機制的不完善,使工作沒有積極性。由于廠務公開工作是近年一項新的工作,未能與領導者的任期責任薪酬有很直接的掛鉤,工作好壞與重視與否不影響領導者的業績與收入,只要在決策中不出差錯,責任不會追到身上。
4、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最重要的一點是會沖擊企業經營管理者個人利益。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往往帶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個人利益重大決策;企業經營管理者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帶有個人利益;企業經營管理者個人收入有諸多不能公開,如請客送禮公私不分、公車私用、公費旅游以及各種紅包等好處費。工薪收入往往只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冰山一角。企業經營管理者是廠務公開工作的執行者,他們能把自己的利益公開嗎?
(二)主觀原因:
1、觀念上轉變不牢固。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的觀念沒有轉變,總認為現在監督部門、監督機構太多了,束縛了企業領導的手腳,威脅了領導個人的權威,因而對公開工作不重視不支持。
2、政治素質不高。有的領導理論功底和理論素養不高,服務宗旨不明確,不能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看問題,那種所謂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現象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特別是行政領導容易產生認為搞好生產經營就行了,搞公開是多余的,敷衍了事,弄虛作假。
3、權力觀錯位。企業領導人不能正確看待和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放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產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敗思想,就會蛻變,就會濫用職權,以權謀私。
三、解決廠務公開工作存在問題的對策
從以上存在的問題看,要使廠務公開工作順利推向深入,需要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統一認識,明確責任
廠務公開的實施過程,是不斷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的過程。因此要把統一干部職工對廠務公開的思想認識放在首位,并貫穿于推行這一制度的全過程。主要抓好兩個環節:
一是認真組織學習。在解決思想認識的過程中,聯系企業實際和干部職工的思想實際,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以深入貫徹黨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政治文明,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為重點,從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和黨風廉政建設、調動職工主人翁積極性、推進企業改革、實現脫困目標的高度,不斷提高對實行廠務公開制度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二是明確責任。建立一套由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有關方面合力推進,職工群眾全員參與的廠務公開運行機制。
(二)落實職工群眾的民主權利,發揮職代會作用
職代會是一項國家法律法規所確定的企業基本制度。以職代會為基本載體實行的廠務公開制度只有與職代會制度融為一體,納入依法治廠范圍,才能不受企業領導者個人的開明程度所局限,不由領導干部的調整變化所左右,不因人為的意志所改變,只有做到組織網絡化,行使職權規范化,各項工作制度化,開展活動經常化,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活動貫穿于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權益就得到保障。此外,要堅持職代會民主評議企業領導人員制度,進一步規范評議的程序和形式,通過適當的方式公開測評結果,建立職代會對民主評議不合格企業領導人員提出免職建議制度。
(三)規范運作,管理到位
廠務公開的內容,應該始終圍繞著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熱點問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需要讓職工清楚明白的問題,容易引發矛盾和滋生腐敗現象的問題,企業改革、發展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大問題,體現職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民主權利的問題進行公開,并根據各自企業實際確定好重點公開內容。在公開形式上,除了職代會這個基本形式外,還可以采取廠務會、聯席會、廠情發布會以及廣播、告示、公開欄、網絡等。在公開程序上,凡屬公開的事項,必須先由專項工作小組拿出預案,經廠務公開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再交監督小組進行審核后予以公開。凡未經廠務公開監督小組進行審核的內容均不得公開。同時把廠務公開的時間規范為長期公開、定期公開、隨時公開等不同層次,做到及時有效。
規范和強化廠務公開的管理,是推行廠務公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因此在內容管理上,要注意真實、全面、具體,把復雜問題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地進行公開,讓職工真清楚、真明白、真滿意;在形式管理上,規定在公開欄旁設立意見箱,由紀檢部門專人定期開啟,及時整理反饋,不定期采取職工座談會、問卷調查、民意測驗等形式,收集職工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和掌握職工的知情度和滿意度;在程序管理上,強調監督小組不僅要搞好公開后的監督而且要直接參與公開的全過程,對通過公開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徹底地給予解決,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在監督管理上,聘請廠務公開監督信息員,賦予他們調查權、監督權、建議權和批評權,拓寬群眾監督的渠道。在資料管理上,要建立廠務公開檔案,將每次公開的內容、時間、承辦部門及人員、職工提出的問題及處理結果等整理成文字材料,歸檔備查。
(四)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嚴格考核制度
要強化企業內部的監督制約機制,變軟監督為硬監督,紀檢、監察部門要真正負起責任;變淺層次監督為全過程、全方位、多層次監督,尤其要強化群眾監督。要制訂嚴格的廠務公開評價考核標準,把職工群眾的滿意度作為重要內容之一,采取民主測評的方式,對企業廠務公開進行民主評議。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嚴肅法紀,對那些搞假公開、營私舞弊、損害企業利益的企業經營者和管理人員要堅決查處。企業主管部門要把是否實行廠務公開作為考核領導干部政績和經營業績的重要內容,干部主管部門也要把是否實行廠務公開作為獎懲任免企業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對企業領導人違反職代會決議和廠務公開有關規定,導致矛盾激化,影響企業和社會穩定的,上級主管部門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提高職工自身素質,樹立主人翁意識
要教育職工轉變思想觀念,積極參與和支持改革,作企業的主人,確實把自己擺在主人翁位置上,行使主人的權利,履行主人的義務,當好自己的家,說主人話,想主人事,盡主人責,不斷增強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能力。要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廠務公開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刻認識廠務工作雖然不是萬能,但是其他工作不能代替的,可以推動搞好其他工作。并以此引導全體職工來關注廠務公開,支持廠務公開,監督廠務公開。要不斷提高職工代表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知廠情,參廠政,監廠事,對半公開、假公開現象敢于批評,對真正的廠務公開勇于堅持。
四、結論
為保證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順利開展,必須徹底進行企業經營管理者人事管理體制改革,推行企業經營管理者人事管理民主化,企業經營管理者競爭上崗,企業民主選舉產生企業經營管理者;上級主管部門制定企業經營管理者人事管理制度,對企業經營管理者任職條件、考核制度、民主選舉辦法、管理制度、績效管理辦法、聘任制度等;推行企業經營管理者個人收入績效管理辦法,通過公開民主的考核辦法的考核結果來確定管理者各自的個人收入;上級主管部門既要重視下級單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更要為下級單位開展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創造條件,這樣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才能被徹底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