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風險管理和評價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門科學,主要用來解決面對不確定性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對于施工項目,在施工的過程中就必然面對一系列的風險。施工安全風險作為工程項目中的最主要的風險,必須加強其管理,研究防范風險的各種措施,減少或者消滅施工安全中的風險,努力降低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從而保障建筑施工項目的正常進行。該文對建筑安全的概念、建筑施工安全的風險、改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獲得了一些有益的結論,希望對以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與控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建筑;安全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管理
一、建筑工程的安全概念
根據大量的工程經驗,我們可以將建筑安全問題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建筑工程竣工由于質量存在問題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和后期用戶使用的安全感與舒適感低;其二是建筑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對安全管理不到位而發生傷害事故,這種安全問題與建筑物的質量沒有太大的關系。在實際的建筑安全問題中第二類問題較為普遍,每年我國在建筑安全事故上造成的經濟損失幾百億元,已經成為了目前最危險的行業之一。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制定好安全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具有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減小施工單位的成本,促進施工單位發展的作用。安全保障措施也根據當前建筑物的發展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符合建筑安全施工的要求,同時也應將最新的科技成果應用于當前的建筑施工行業中來以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二、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風險管理
風險在經濟活動中客觀存在,具有普遍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人們要做的是通過風險管理將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減少風險所帶來的各種損失。風險管理通過對風險的預測、評估和分析,為管理人員提供全面合理的解決辦法;同時,風險管理也克服了傳統上以保險為主的風險處理手段,通過整合利用各種風險控制措施,使風險處理的方法日趨多元化。
2.1風險預測
風險預測和甄別需要找到引起風險和風險存在的主要因素,并且對由此而引發的后果進行恰當的判斷和估計,這是進行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常常為人們所忽視,對風險的范圍、程度和種類進行人為的擴大或者縮小,導致了在后期對風險分析和處置中出現錯誤,造成了風險管理的失真。
2.2風險識別
要識別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風險常常需要準確地對風險因素進行解讀,通過構建風險層次圖,利用反向思維的方法找到其中的不穩定因素,經過論證之后,再經過對建筑項目的評估不斷積累經驗,從而提高風險識別的準確率。在進行設備風險識別過程中要對所發現的風險因素進行正確的判斷,確定其是否客觀存在。風險預測是對施工過程中的不利因素進行判斷,確定其發生的概率。但是僅僅確定其概率還是不夠準確的,一般情況下還需要確定其概率分布密度,以進一步確定其發生的可能性。
2.3風險因素的定量分析
在對風險識別和預測的基礎上,還需要對風險因素進行定量分析,評估出各個風險的概率及其造成的損失,從而找到其中的主要風險,為防范和控制這些風險提供根據。可以將風險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以便從不同程度進行控制。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和一般的風險管理一樣,常常要對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把施工過程中的分析進行量化。定量分析有決策樹分析、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模糊數學法等方法。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但是也有相應的缺點,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綜合某幾個方法使用,提高其預測的準確率。
三、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評價
3.1建筑施工安全評價的目標
建筑施工安全評價的目標確定了建筑安全水平的指標,按照不同的安全層次可以分為高、中、低三個結構層次。其中最高層表示施工安全的總目標是唯一的,是為了確保施工全過程的安全;中間層是由影響施工安全水平的主要相關指標組成;最低層是由影響施工安全主要指標的分指標組成。建筑施工安全評價體系是一個自我完善體系,有著其獨特的評價方法和原則。根據確定好的安全評價指標,對每個施工安全評價進行打分,然后帶入到相應的數學函數中,從而對這些指標進行數學量化。在建筑施工安全評價中常常采用AHP-Fuzzy的評價方法,它是通過層次分析的方法確定每個層次指標在建筑施工安全指標中的權重值,然后按照一定的數學方法得到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從而來評價施工安全的狀況。
3.2建筑施工安全評價的指標
在建筑施工安全評價中各個指標的權重分配通常是根據經驗確定各個指標的重要性,然后確定其權重值,這樣在實際應用中難以做到客觀準確,通過層次分析的方法將問題分解成不同的結構,通過對比的方法建立判斷矩陣,再對矩陣進行求解從而確定某個指標的重要性。在計算完成后還應當計算其權重的偏差,其中的重要一步是進行一致性檢驗,使偏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四、改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1嚴格執行安全培訓與強化安全意識
在進行建筑施工前應對所上崗的施工員與所招的工人進行安全培訓與安全演練,其主要內容包括施工中的安全常識、施工中設備的安全操作、基本的自我防護措施及一些緊急避險的辦法,對于人員較多時可以采取分批培訓,盡可能讓所有的施工員都知道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了解相關的安全措施與緊急情況的處理辦法,進而在危險來臨時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施工單位應組織一個檢查小組對涉及安全的設備進行檢查,對于易出安全事故的設備要貼上醒目的標志,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及時維修處理。建筑施工中明確施工安全生產職責,采取防治結合的措施,強化施工安全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不允許冒險作業,應將安全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因為一旦出現問題直接關乎相關人員的生命,施工單位各級部門必須足夠重視。
4.2施工單位加大投資力度
施工單位應根據建筑場地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與評價體系,應組織一定數目的人員進行施工中易出現或以前出現的安全事故環節進行總結,并提出預防或改善措施,對施工中出現的新情況加強調查研究,推進建筑安全施工的發展。施工單位需加大安全生產科技產品方面的投入,采用安全可靠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淘汰那些已經過時的且存在安全隱患的施工設備,全面提高施工單位安全施工的能力。很多施工安全事故是由于施工單位采用的設備陳舊,加之施工單位沒有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查與評估造成的。施工單位應在安全設備、員工的安全技能培訓、設備安全評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只有建立了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體制與可靠的安全設備才能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才能進行安全施工。可以建立信息化、多角度的施工全方位的監控體系,及時的將施工現狀呈現在施工管理人員手中,便于排除安全隱患。對于需要特殊技能的施工工序,應請專業人士進行施工以保證施工安全。
4.3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與加大監管力度
施工單位建立科學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體制固然重要,但一個好的安全管理體制只有落實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同時還必須將各項規章制度細化,使施工單位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安全責任與義務,比如安全責任制、教育培訓制、用工管理制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賞罰分明、違章必究。企業應與建筑工程施工項目部達成施工安全管理責任,簽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宗旨與責任委托書,并在其中說明安全管理內容,作為工程施工項目也應與施工班組簽訂責任書說明安全管理責任。
結束語
近年來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建筑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提出了更大的要求。為避免未來建筑施工類似的安全事故發生,安全可靠的管理體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緩,同時應將先進的施工工藝與技術應用于建筑施工中,從而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參考文獻:
[2]楊莉瓊,李世蓉,賈彬.基于二元決策圖的建筑施工安全風險評估[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7).
[2]方東平,席慧璠,楊釔,陳大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矩陣的構建及應用[J].土木工程學報,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