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不斷加快的城鎮化建設進程以及小城鎮建設步伐,使城市污水的產量也有所增加。現階段,社會發展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環境問題,而污水以及污泥的處理是治理的重點。本文現針對目前階段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問題與本人多年工作經驗相結合,詳細闡述符合我國實際的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在施工建設中對質量的控制方法,以期為以后有效利用城市污水資源提供參考以及借鑒。
關鍵詞: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管理;質量控制
現行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主要的依據就是《城市污水處理工程規劃規范》,其提出:需詳細界定城市排水的工作范圍,并預測出城市排水位置、排水量,以將城市排水的引導工作做好,全方位布局城市的水系統;根據相關原則處理城市的污水,對處理方式以及處理出路進行確定;建設城市排水樞紐,總體規劃以及專項污水處理是城市污水處理中主要兩項,但是其有不同的排水規劃范圍以及程度。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重視對污水的處理,還需對其他方面的建設規劃給與重視,需協調排水的輸送、凈化以及利用等環節。
一、對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管理的現狀調查
(一)關于工程設計
現階段,我國污水處理工程中,因污水設施埋深較大,施工的周期因此相應延長,造成了較高的工程造價。同時對于泵站也需要較高的投資,污水處理的管埋需較大的深度,對后期的管理維護也造成了相當大的困難。原污水提升泵的位置設計不合理就會直接導致管埋深度不合理,進而導致不合理的豎向高程。對于合理的設計以及經濟型來說,設計合理的排水管就需要以科學的設計以及設置為前提,不僅僅只考慮社會的影響因素。應綜合考慮當地的地形、經濟以及相對的標高后采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設計排水系統。
通過調整原污水泵,以完成對線路的設計,以滿足工程需求為前提,對標高進行降低調整。
(二)關于排水規劃設計
在規劃設計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時,因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豎向規劃,所以使排水系統與排洪規劃極不協調,同時也會導致排水規劃中的高程設計包括周邊的縱坡等設計都會與防洪的要求不符合。在規劃中,由于沒有雨水排澇泵站的設施,在發生暴雨之時,無法迅速排出雨水,使此區域內的雨水管造成阻塞,無法通暢,造成了較大的困擾。同時因該區域有較低的地面高程,也會使排洪規劃不符合要求。
在設計時沒有將道路等因素考慮進去,使局部與整體缺乏協調性,致使排水設計規劃缺乏合理性,是導致城市排水規劃與排洪規劃不相符合的主要原因。在對排洪的設計時需重點考慮的就是在高地區,有較充沛的雨水以及臺風因素。在豎向規程的設計中,采用將短管與重力管結合在一起的方式開始設計計算,然后合理利用多種管道,以提升管道的安全性能,最終滿足排洪的需求。就近年來實踐所得,在此規劃設計中,排水不暢的情況沒有再次發生,但是同時也提高了工程造價。為使排洪的設計得到保障,就應該設計排澇雨水象站以監測洪水的發生。
二、控制管理污水處理工程的工藝流程
對于生活污水來說,其有較好的可生化性,BOD5/COD=0.45左右,一般處理方式采用生化法。生活污水的COD一般在400~600mg/L之間,若想達到排放要求就需進行一級生化處理,所以,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一般采用好氧生化法。
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又稱完全混合曝氣法,已在實際應用中使用多年,且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其的設計參數以及運行管理經驗較成熟,但是此方式有生物負荷率較低、曝氣時間較久,且污泥膨脹的現象容易產生,需較大的占地面積等缺陷。
在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延時曝氣法、深井曝氣法以及純氧曝氣法就是利用對曝氣方式的改變以使生物負荷率提高,使污泥的剩余產量減少。但是其也存在一定弊端,延時曝氣法有較長的曝氣時間,且有較大的占地面積,而深井曝氣法在施工上有較大的難度,需消耗較大的動力,純氧曝氣法需要以純氧作為基礎,會產生較高的費用,一般用戶較難接受。
目前為止,使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污水的方式較為常見,也容易被人們所接受,適合處理水量較小的污水,能夠有效的節約土地資源以及建筑面積。
三、管理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質量
在城市排水中,需重點關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質量。在城市的排水規劃設計中,應加強質量控制方式的合理性,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基本原則,對工程的建設以及控制進行優化,以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一)在設計中控制質量
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以進行排水管道設計,在遵守相關規范的前提下進行專項規劃設計,使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管理得到保障。設計污水處理工程中,應該對排水系統進行科學化布置,合理設計排水的方向以及處理;科學化采集與設計城市的污水排放,規范設計排水管道的埋深以及坡度,對排水系統的改造與設計也應符合規范。
(二)在施工中控制質量
污水處理工程的施工階段就是將排水設計運用到實踐中,在此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對施工的質量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1、對管材的質量控制應加強,因為污水處理工程質量的控制中關鍵因素就是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此階段存在較多問題,例如局部裂縫以及尺度偏差大等。所以,在管理監測施工質量中,對管材的檢查力度應加強,以使管材的質量達到預定要求,還需對其進行科學化的管理,以保障管材在運輸途中的安全。
2、對溝槽開挖的質量控制應進一步加強,因為在此施工過程中,會存在測量差錯,造成一系列的質量問題,例如施工槽底泡水、超挖等等。在溝槽開挖過程中,對測量放線的質量控制應加強,尤其是對溝槽開挖的槽底、超挖等,槽底泡水的防護中可以利用排水溝的方式進行控制,對于超挖控制,可以使用預留層的方式進行控制,在此過程中,也應了解和認識其周邊的土質,以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把控。
(三)控制管道安裝與接口的質量
管頭露出、管道局部位移超標等現象是管道安裝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因此,在設計中,應對管道鋪設的長度準確計算,加強對管道的直順度和坡度管控,以減少上述問題的發生。接口抹帶空鼓、開裂,鐵絲網無法與管縫對中,鐵絲網長度較短等是接口常見的質量問題,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對抹帶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保證足夠長度的鐵絲網進行搭接,對內管縫與管內壁間的平整度進行嚴格控制,以保證工程整體質量。
(四)控制回填土的質量
一般情況下,缺乏分層回填、密實度不足等問題是回填土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其會嚴重影響污水處理工程的整體質量,所以,對回填土質量的要求應嚴格控制,并利用多種方式進行監測,對回填土的厚度進行質量把關,以使回填土的工程要求得到滿足。但需注意,在污水處理工程進行閉水試驗之后,才能夠進行回填土施工,且需進行科學化的計算滲水量,以對試驗的水位進行控制。
結語
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對于城市的建設至關重要,其影響著城市的環保以及交通等各個領域,所以,應綜合考慮城市交通、居民居住環境等因素后再實行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以使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能夠使城市排水的需求得到滿足,且對城市的建設有較小影響或實現零影響。
參考文獻:
[1]臧小華.對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3).
[2]雷潔瓊,黃漠.淺談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管理的思考[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3):130.
[3]劉雪林,劉振凱,王巖等.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管理要點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