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建松原至乾安鐵路線路全長84km,是松原~乾安東西走向的一條新的鐵路通道,陶賴昭~松原新建鐵路的縱向延伸,是一條區域性鐵路。線路所經地區為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腹地,結合沿線地形、地質條件和有關城市規劃,對松原至乾安鐵路的線路接軌方案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方案。
關鍵詞:松原至乾安鐵路;接軌;規劃
Abstract:The newly built Songyuan-Qianan railway,main part of the Songyuan-Qianan railway tourist route,is a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Taolaizhao-"Songyuan new"railway,is a"regional railway.A reasonable line alignment planning was prompted considering the landform,geology conditions and relative city plans.
Key words" Songyuan-Qian’an railway;connection of tracks;planning
1" 概述
松原至乾安鐵路(簡稱松乾線)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原市及其管轄的前郭縣、乾安縣境內,線路起點位于松原市乾安縣,接軌于既有通讓線的官字井站,經由乾安縣城、讓字鎮、首字井鎮,至松原市境內的奔布賚鎮,線路終點接軌于長白線松西站,新建線路全長84.35km。松乾線銜接了通讓線和長白線線兩條既有鐵路,該線建成后構成了長白線及松陶鐵路與通讓線之間的輔助通道,與長太白鐵路、松陶鐵路共同對松原、榆樹地區煤炭運輸形成了又一條新的便捷鐵路通道。設計結合本線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功能定位等條件,對線路方案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優選方案。
2 "線路接軌方案研究
2.1 線路起點接軌方案
為適應線路方案選擇的需要,本線起點接軌研究了工農湖站接軌和官字井站接軌兩個方案(見圖1)。
圖1:線路起點接軌示意圖
(1)工農湖站接軌方案
工農湖站系既有通讓線上的中間站(站中心K186+641)。線路從工農湖站讓湖路端引出后,沿后端字井外圍繞過,然后與松原至通榆高速公路并行經過才字井北緣后折向東行,經過潔字井后折向北,上跨省道301再折向東北,經過前鳴字井北側后,至乾安縣城南,該段線路全長35.231km。
新線接軌引起對工農湖站改建,包括增設到發線、預留通讓線增建第二線條件,并預留通讓線疏解線設置條件(見圖2)。
圖2:工農湖接軌站平面示意圖
(2)官字井站接軌方案
本方案接軌于通讓鐵路官字井站,官字井站為通讓線的會讓站,線路從官字井站引出后,向東外繞過花敖泡后,折向東南方向,在大師字井西南側通過后,上跨301省道,之后折向東北方向至乾安縣城南,該段線路全長21.200km。經由乾安縣城南側至松原市方向。
官字井站站位于通讓線K208+480處,設到發線4條(含正線),有效長826~1050m,松原至乾安線由該站讓湖路側接軌。設旅客基本站臺一座,規格為350×8×0.5m。預留通讓線增建第二線位置及疏解線條件。(見圖3)。
圖3:官字井接軌站平面示意圖
(3)各方案優缺點綜合分析比較
工農湖站接軌方案路基297.45×104m3,圬工防護19.59×104m3,路基加固樁75.06×104m3,特大橋2座1222m,鋪軌38.126km,投資估算87694.25萬元。
官字井站接軌方案路基138.33×104m3,圬工防護5.43×104m3,路基加固樁9.60×104m3,大中橋4座444m,鋪軌38.126km,投資估算32342.8萬元。
線路起點兩個接軌方案的優缺點分析見表1。
表1" 線路起點接軌方案優缺點分析表
方案名稱
優點
缺點
工農湖站接軌方案
1.工農湖站為區域內較大經濟據點,滿足地方政府關于接軌站的要求。
2.線路位置臨近泥林風景區,有利于開發當地旅游景觀。
3.與新設乾安縣站間線路走向順直。
1.工農湖至乾安縣之間大致與既有通讓線并行,增加新線長度,造價高。
2.與大布蘇鎮的整體規劃不符,鐵路將規劃的糧食市場整體穿越。
3.與301省道及高速公路均有交叉,公路與鐵路之間干擾較大。
官字井站接軌方案
1.線路建設長度短,工程投資節省。
2.官字井站附近影響方案控制因素少,接軌方案實施較為容易。
1.接軌點位置與地方政府的要求有異議。
2.線路環繞花敖泡,對此處泡內生態環境影響大。
(4)推薦采用方案
根據表1的分析比較,官字井站接軌方案線路長度短;乾安縣站位滿足地方政府的要求。另外,該接軌方案引出后新設線路走向,線路平面條件較好。本接軌方案優點既考慮了充分利用既有線的線路設備,又滿足地方政府的在乾安縣設站要求。據此,線路起點推薦官字井站接軌方案。
2.2" 線路終點接軌方案
在線路終點地段,結合松原市城市規劃和充分利用既有線及站場設備的考慮,研究了松原站接軌和松西站接軌兩個方案(見圖4)。
圖4:線路終點接軌示意圖
(1)松原站接軌方案
線路由讓字鎮站引出后折向東,跨過大廣高速公路及引水干渠后折向東南方向,在長白線左側松原站上行咽喉外端引入,本方案比較段線路長度28.119km。由于長白快速鐵路引入松原站,為了減少與其交叉干擾,設上行方向疏解線一條,長度8.212km。新線與站內安全線直股貫通相接。新線接軌引起松原站改建,結合長白線擴能改建,本線改建后到發線18條(含正線),站內各專用線,重新接設(見圖5)。
(2)松西站接軌方案
既有松西車站位于長白線K150+406m處,距離松原站約8km。方案比較段起點為AK60+400處,為二龍山南側。線路從該位置引出后折向東北方向,于圖那嘎北側、潘家圍子南側通過,跨過團結渠,經過新立屯,過達里巴鄉上跨琿烏高速公路后折向東南與既有長白線并行引入松西站。該比較段線路長度23.950km。本線在該站白城側引入,由于新線的引入,兩側咽喉區進行改造,調車線改為到發線,有效長1050m系列,在松乾線引入外側還建牽出線1條(見圖6)。
(3)各方案優缺點綜合分析比較
松原站接軌方案路基230.06×104m3,圬工防護15.45×104m3,路基加固樁27.56×104m3,特大橋3座8208m,大中橋6座717m,鋪軌38.126km,估算總額94794.55萬元。
松西站接軌方案路基196.41×104m3,圬工防護8.37×104m3,路基加固樁11.79×104m3,特大橋2座1874m,大中橋5座719m,鋪軌26.08km,估算總額50555.06萬元。
線路終點兩個接軌方案的優缺點分析見表2。
表2" 線路終點接軌方案優缺點分析表
方案名稱
優點
缺點
松原站接軌方案
1.客運可直接進入市區,列車減少走行距離及時分。
2.在既有線上開站接軌,可局部改善工點范圍內線路平縱斷面技術條件。
1.與松原地區內客外貨的整體布局不符。
2.線路在城市穿過,拆遷工作量巨大,工程實施難度較大。
3.線路長度長,投資大。
松西站接軌方案
1.滿足松原地區內客外貨的整體規劃布局。
2.松西站周圍場地空曠,限制線路接軌因素少,工程較簡單。
3.工程量小,節省投資。
1.松西站接軌后,列車走行長度長,增加后期運營費用
(4)推薦采用方案
根據表2的分析比較,松西站接軌方案,線路的引入較簡單,對于城市的拆遷較少,滿足地方政府的接軌要求,符合內客外貨的整體布局,同時無需修建疏解線,工程比較簡單。據此,線路終點推薦松西站接軌方案。
3 結語
鐵路接軌點的選擇是一項重要工作,直接影響線路的走向,要充分考慮地形地質概況、既有車站的接軌條件、地方規劃的協調性以確保鐵路接軌合理,線路整體順直,工程經濟,節約投資。在本線的接軌方案研究中,綜合考慮了地形條件、地方規劃、施工條件、工程風險、工程造價,運營條件等多種因素,最后確定了線路接軌方案。總之,選線應結合鐵路工程情況,客觀的分析線路周邊因素,以保證鐵路建成后可持續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滿足運輸需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GB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
[2]吉林鐵道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新建鐵路松原至乾安預可行性研究[R].吉林:2008.
[3]崔學東.山區鐵路選線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鐵道標準設計,2005(6):27-28.
[4]胡研,劉艷新.新建遼源至長春鐵路接軌方案討論[J].鐵道標準設計,2011(10):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