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節能建筑是建筑規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做好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保證建筑物在施工和運行使用過程中,實現生態節能的目標。生態節能建筑的設計建設,不僅對資源的節約利用起到重要作用,也要給人們帶來更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本文從生態節能建筑的概念開始探討,對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的原則、節能的要求、和自然的關系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深入討論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工作。
關鍵詞: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
1 導語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全球環境造成了重大影響,使不可再生資源逐漸走向枯竭,同時,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進步促使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產生了重大變化,建筑物不僅需要滿足基本功能,還要提供舒適宜人、綠色環保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為了解決資源短缺和人們對建筑物功能要求的矛盾,建設生態節能建筑的重要性充分顯現。新時期下,做好建筑領域的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工作,對于節省社會資源、提高建筑品質有重要作用。
2 生態節能建筑的概念
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建筑物數量已經實現了高速增長,在我國未來的建設過程中,對建筑質量和建筑節能要求,將提出更加符合未來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實現建筑物的生態節能,無疑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生態節能建筑是指在滿足人們對于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建筑物周圍自然環境的特征,把生態學的觀點與建筑設計綜合運用,實現建筑物在建設運行過程中,既要滿足建筑物的相關設計要求,同時實現建成后運行過程中的低能耗。
如生態節能建筑的使用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采用自然光照明,對于地下車庫,也可引進自然光,保證建筑物室內光照充足的同時,減少電力資源使用。此外,在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中,重點發揮可再生資源的使用率,盡可能采用可再生資源,實現低碳節能,如利用太陽能電池板進行發電、供暖使用地熱等,從而促進建筑物生態節能。
3 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
3.1 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的方法及原則
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首先要實現建筑物功能的正常發揮,保證建筑物滿足使用要求,在此基礎上,對建筑物所處環境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實際情況規劃設計好建筑物的生態節能功能。規劃設計中,要把握好使用者的訴求和自然環境的協調關系,不能因為自然環境而影響了使用者對建筑物功能的正常使用,同樣,也不能過度滿足使用者的要求,漠視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環境,尊重生態發展規律和自然資源的利用規律,結合建筑物的功能特點,規劃設計出優秀的生態節能建筑。
3.2 生態節能建筑要滿足節能的根本要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效率雖然有所提高,但是總量持續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鋼鐵,建筑物施工完成之后,發揮正常功能的同時,也是對各種資源持續消耗的一個過程。不難得出結論,建筑物的消耗將會成為未來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
因此,建設生態節能建筑意義重大,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必須從建筑物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考慮,生態節能建筑的建設從規劃設計開始,在建筑物的設計過程中,優先選擇環保、節能的材料,提前規劃設計好建筑物節能設備的位置等。在建筑物主體施工完成之后,馬上開始安裝節能設備,保證建筑物投入使用時就能實現節能減排。在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選擇科學的建設方法,減少資源的消耗,提高建設效率。
生態節能建筑在運行過程中,要注意清潔能源的充分使用,淘汰高耗能設備,以降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程度,提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以促進建筑節能。根據地域實際情況,確定好建筑物朝向,保證建筑物的自然采光,減少建筑物照明設施的電力使用。同時,還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明確建筑物的降溫和保溫措施,如果在寒冷地區,可通過加強地暖、提高建筑物外墻保溫性能等措施,保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建筑物的生態節能設計,要把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充分重視起來,如太陽能、地熱能等,實現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的節能。
3.3 利用自然環境,做好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
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實現建筑物的綠色環保、與自然環境的充分融合。建筑物的規劃設計中對于自然環境的充分利用,不僅可以美化居住環境,同時,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利用。
如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中,種植藤蔓植物,既可以實現對建筑物的空氣調節作用,又可以對建筑物的外墻起到保護作用,同時,還可以調節建筑物的室內溫度。所以,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要充分認識自然環境的重要作用,加強建筑物與自然之間的聯系,使其構建成為一個整體。提高建筑物周圍的綠化面積,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周圍的空氣質量,同時,對建筑物周圍的溫度調節,也能產生一定影響,如有研究表明種植藤蔓,在夏天可降低室內溫度3°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電能的使用,從而實現資源的節約。
對于發揮居住功能的建筑,要設計好居住區外圍的綠化帶,以城市公共綠化風格為主導,確定合理的綠化面積,做好居住區外圍綠化帶的綠化工作。實施好居住建筑外圍的綠化工作,一方面,將居住環境和城市公共環境分隔開,提供了居住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建筑物周圍微氣候進行調節,綠化環境帶來的適宜的溫濕度環境減少了建筑物運行中相關設備的使用,促進了建筑的生態節能。
3.4 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其他問題
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中,還要充分考慮建筑物的選址問題。建筑物的選址適宜選擇日照條件優秀、通風好的地方,同時,還要考慮基地坡度。如果建筑物在規劃設計中沒有做好選址工作,必將增大建設難度,也會提高建筑物的運行能耗,難以實現建筑物的節能目標。生態節能建筑的建設規劃還要考慮建筑群落的布局情況,以保證建筑群落中所有建筑物的日照、通風滿足要求,選擇合適的建筑間距和建筑密度,提高日照質量,提升人們生活環境水平。
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還需要對當地氣候條件進行一定了解,以便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方案。因為不同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對于建筑物的運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響。因此,要了解清楚當地氣候,并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在保證建筑施工功能的同時,使建筑物的建成運行消耗,保持較低水平。
4 結束語
生態節能建筑的規劃設計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以實現規劃設計的科學合理,在充分滿足人對建筑物要求的基礎上,實現建筑物建設、運行的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生態節能建筑物的規劃設計,首先要尊重建筑物自身功能規劃設計的要求,其次,根據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要求,采取相關手段和措施,保證建筑物建設和運行使用過程中的生態節能,在滿足人們對建筑物要求的基礎上,做好能源的節約利用,充分發揮建筑物生態節能的功能。
參考文獻:
[1]趙遂政.論節能建筑的規劃和設計[J].河南建材.2011(8)
[2]鄒天寶.淺析生態節能建筑的發展趨勢[J].四川建材.2013(3)
[3]鄭霏.論生態節能建筑規劃設計[J].廣東建材.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