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逐年增大,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人民對自身居住環境條件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規劃設計出舒適、文明、健康和便捷的住宅小區不但對提高和改善我國居民的居住條件顯得十分重要,而且對我國城市發展建設也是關鍵。本文從了解規劃設計住宅小區需要注意的原則出發,進一步分析我國目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在此基礎之上,探討我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存在問題的措施,從而豐富我國在規劃設計住宅小區理論方面的知識。
關鍵詞: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常見問題
1、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一般性原則
1.1社區發展原則
在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首先應該考慮到住宅小區的社區發展原則。應用社區發展原則,即從居民對住宅小區的需求出發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要充分使住宅小區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適居性;二是歸屬性;三是營造具有文化與活力的人文環境。首先,適居性主要包括衛生、安全、方便和舒適等方面。其次,住宅小區的歸屬性反映著居民對住宅小區的社會心理需要。最后,營造具有文化與活力的人文環境,具體指住宅小區中具有豐富的社區文化、良好的生活氣息和融洽的鄰居關系,以及文明的社會風尚。
1.2社區共享原則
所謂社區共享原則是指在規劃設計住宅小區時,應充分考慮小區內全體居民對小區公共資源和財富的公平共享,其中小區居民共享的資源和財富主要包括小區內的設施、景象和服務。因此,在住宅小區的設施、景象和服務的規劃時,應該注意以大眾化的標準,均衡布局小區內的設施,在對居民的服務方式與管理機制上要注意整體性。
1.3生態化原則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升華,對住宅小區的環境要求也就逐漸上升到可持續發展的層面上,即在規劃和設計住宅小區時應該考慮到生態化原則。住宅小區的生態化是指要注意改善住宅區及其周圍的環境,一方面要考慮小區內的停車系統、供排水系統、供熱取暖系統、垃圾收集處理系統的建立與完善,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另一方面杜絕小區受到周圍噪音、空氣污染等影響,從而真正營造出良好的生態小區環境。
2、我國目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常見的問題
2.1商業用房過多,環境混亂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城市打造的住宅小區內均包含很多商業用房,在住宅小區內可以隨處可見飯館、旅館、美容院、婚姻介紹所、小型診所等營業性用房,這導致住宅小區內出入的人員復雜,帶來許多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小區內環境、衛生、治安等不能得到好的保障與優化。
2.2小區受到噪聲嚴重影響現象普遍
由于住宅小區商業用房過多,營業時的各種廣告、人員喧嘩等產生的聲音難免使得小區受到噪音污染。另外,由于現今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小區內越來越多的居民擁有自己的私家車,這雖然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但是帶來的噪音和汽車尾氣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影響了我國小區的環境質量。以上兩點影響了小區的空氣質量,也影響了居民的休息。
2.3小區內綠化不夠,生態環境較為單調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小區建筑密度大,容積率高,綠化率低。另外,絕大部門住宅小區的綠化是以草坪加灌木及少量的樹木模式,原有地帶的植被在新建綠化帶時一般全部被鏟除,使得小區內植物物種的多樣性遭到破壞,植物的種類比較單調,這容易引發小區內生態環境的不平衡和植物病蟲害的爆發。
2.4針對老年人和兒童的健康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已經占據著中國很大一部分人口,老年人對居住的要求也比較特殊。但是,我國現階段住宅小區的規劃和設計上面很少有專門針對老年人考慮,小區內房子戶型和相關健康配套設施基本上都是針對全部民居,很少有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房間戶型和相關設施。另外,許多住宅小區很少設置有專門為小孩鍛煉和玩耍的場所和設施。這表現出我國小區缺乏人文性。
2.5住宅小區內的科技含量較低
總體而言,我國住宅小區的規劃和設計沒有表現出創新性,真正的智能小區很少見。小區內對固體、液體和氣體等類別的垃圾處理十分被動。另外,小區內對太陽能技術的應用較小,對雨水的收集利用、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率也十分低。
3、應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存在常見問題的辦法
3.1重視住宅小區環境質量
由于住宅小區環境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因此,住宅小區的環境已經越來越被受關注。針對商業用房過多,環境混亂,小區受到噪聲嚴重、現象普遍等問題,建議在規劃設計時應該重視住宅小區的環境質量。一方面,在規劃設計住宅區時,應該盡量讓商業用房與居民住宅區分割,從而避免由于各種營業性活動帶來的嘈雜與喧囂,影響居民的休息,也避免外界人員隨便進出小區帶來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小區應該建設在相對安靜的地段,并且小區的內部道路應該是通而不暢的,從而避免了小區居民的生活與休息受到交通的鳴笛噪音和尾氣污染的影響。
3.2創建綠色原生態小區
針對我國絕大多數的小區建筑密度大,容積率高,綠化率低,植被單調等問題。建議在規劃設計住宅小區時,不應該僅僅以房地產商的利潤為主,而應該響應可持續發展的號召,以“以人為本”為理念,規劃設計出能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住宅小區。比如,在住宅小區的建設中要運用環保的外墻保溫節能技術和新型建筑材料,采取屋頂綠化、窗戶遮陽等新技術,建設綠色生態小區。另外,要徹底改變以草坪為主的簡單的綠化模式,應該多種植樹木,并且以灌木和花卉為點綴,形成有良好的住宅小區綠化景觀系統。
3.3建設針對老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的設施
由于老人兒童等這群特殊人群對小區的要求較高,因此,在規劃設計住宅小區時應該改對老年人和有小孩的家庭進行隨機抽查調查,在老年人和小孩對小區的基礎設施的需求的基礎之上對住宅小區的基礎設施進行規劃建設。小區內既要設置保障一般居民鍛煉娛樂的基礎設施,也要設置針對老年人和小孩的鍛煉娛樂等基礎設施,使得小區內公共設施較多,功能較全。
3.4倡導住宅小區智能化建設
在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上,可以多一些創新,采用現代城市設計的理念和方法,盡可能完善各項居住功能。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技術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智能化”的概念也在逐漸引入到住宅小區的建設中。要做到小區智能化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采用三防(防水、防盜、防煤氣泄漏)網絡的建立,樓宇的可視對講,IC卡門鎖,小區寬帶網的建設以及綜合信息的服務告等。二是引用綠色建筑的概念,在小區的建筑中采用環保的外墻保溫節能技術和新型建筑材料,采取屋頂綠化、窗戶遮陽等新技術,從而建設綠色生態小區。三是合理利用太陽能、小型風力發電、地源熱泵等,加大雨水、日常使用水利用系統的推廣。
4、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逐年增大,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人民對自身居住環境條件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對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時,要秉承著社區發展原則、共享原則和生態化原則,以“以人為本”為理念,科學地規劃和設計住宅小區,避免住宅小區商業用房過多,環境混亂,受到噪聲嚴重,綠化不夠,生態環境較為單調,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科技含量較低等問題。住宅小區的規劃與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積極配合與努力,才能創造出更加舒適、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環境。
參考文獻:
[1]白世榮.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傳播(2013),04
[2]陳向韶.探討居住小區的對話設計[J].廣東科技(2008),02
[3]詹傳.生態住宅小區的設計與規劃原則[J].科技資訊(2008),18
USgt;[1]張綺曼,鄭曙煬,《室內設計資料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