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瀝青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概述為基礎,著重分析了拌合過程的質量檢測,以實際為出發點對控制拌合站瀝青混凝土質量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瀝青拌合站;生產質量;故障分析
一、前言
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的質量問題不僅影響城市的美觀,還對道路的交通造成了影響。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重視拌合站的作用,根據實際情況來控制好瀝青混凝土的質量。
二、瀝青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概述
瀝青混凝土是我國道路工程建設施工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施工材料。它俗稱瀝青砼,是一種人工配置的混合材料。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是公路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能夠使公路路面在發揮其實用價值的時候,其美觀價值也能得到相應的體現,我們就要嚴格控制和管理好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技術。瀝青混合料的拌和直接關系到瀝青混凝土的質量,成品料能否滿足質量要求是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必要條件。根據自身工作經驗,下面從幾個方面介紹如何控制瀝青混凝土質量。
瀝青混凝土俗稱瀝青砼,它是一種由人工配制的施工材料,主要應用于道路建設中。瀝青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材料包括礦料(比如碎石、砂和礦粉等)和瀝青材料,將這兩種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遵循相關的技術規范對其材料進行攪拌,便可得到瀝青和礦料的混合材料,即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按照組成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石油瀝青和煤瀝青。由于瀝青混凝土擁有良好的粘結力和鎖結力,所以被廣泛的應用到道路施工建設中。
瀝青混凝土路面是指,用瀝青混凝土來鋪設和覆蓋的一種道路路面。一般情況下,瀝青混凝土路面比普通路面更為平滑、光潔,在美觀度上比普通公路路面要好看很多。然而瀝青混凝土路面仍然避免不了路面裂縫的產生,且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的形成原因大多與公路所在地區的氣候、路基施工的用料以及水文環境有關,因此,在具體施工時應該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的考慮,以便為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拌合過程的質量檢測
1、外觀檢測
拌合人員可通過對拌合料外觀的觀測來檢查拌合站出現的異常情況。如果每天拌合的前幾盤瀝青混凝土都是不合規格的廢料,那就要注意檢查骨料和瀝青的加熱都沒有到達指定的溫度;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減少進入烘干筒的集料數量,提高火焰溫度來解決廢料問題。如果出現花白料,就表明集料溫度過低,拌合時間較短,或者細料數量偏多;相應的解決辦法是升高集料的加熱溫度,增加混合料的拌合時間,或者減少細料數量。如果混合料色澤偏暗,說明加熱溫度過高,瀝青老化所致;對此應該嚴格控制瀝青的加熱溫度。
2、溫度測試
對于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測試應該每隔半小時進行一次,一般在料車上用插入式溫度計測量,用金屬桿從車廂一側預留孔插入混合料,深度最少要達到15cm,混合料與金屬桿接觸后即可測出溫度。如果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要對拌合過程及時調整。
3、取樣實驗
根據瀝青混合料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細粒式瀝青混合料取樣數量不少于4kg;中粒式瀝青混合料取樣數量不少于8kg;粗粒式瀝青混合料,取樣數量不少于12kg;特粗粒式瀝青混合料,取樣數量不少于16kg。對熱拌瀝青混合料每次取樣時,都必須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準確至1℃。
瀝青混合料取樣應是隨機的,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以檢查拌和質量,如油石比、礦料級配為目的時,應從拌和機一次放料的下方或提升斗中取樣,不得多次取樣混合后使用。
在運料汽車上取瀝青混合料樣品時,宜在汽車裝料一半后開車去與汽車車廂內,分別用鐵鍬從不同方向的3個不同高度處取樣,然后混在一起用手鏟適當拌和均勻,取出規定數量。車到達施工現場后取樣時,應在卸掉一半后將車開出去從不同方向的3個不同高度處取樣。取樣后的實驗結果,不合標準之處要找出具體原因,予以糾正。
四、控制拌合站瀝青泥疑土質量的方法
1、設備系統及料況的穩定性
穩定的生產設備系統,才能創造出好的工況。因而必須保證設備的完好性,運行的穩定性。每天的日常保養、檢查維修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要做好重點部位的檢修、潤滑工作。生產中料況的穩定,要結合經驗值適時來調整。開始生產時,要少上料,加火為正常生產時火焰開度,當滾筒溫度達到100℃時,開始加料,在這一過程中要配以必要的手動調控。
2、溫度控制
(一)、溫度的選擇
成品料出廠溫度按規范要求有較大的變動范圍。具體到某個工程,應視料型、季節、運距來確定,以保證攤鋪溫度為準。春秋季節、早晚可取溫度上限,夏季及白天可取溫度下限。在生產中,只要熱料倉大體供料均勻,不致有較大壓倉現象,此時骨料溫度只要比成品料出廠溫度高5一10℃即可。
(二)、溫度傳感器測溫應準確
在拌和設備上,一般有2個溫度傳感器,滾筒測溫傳感器要經常檢查其插入骨料深度及磨損狀況,熱料倉傳感器應保證其骨料不要壓倉,以反映骨料真實溫度。同時兩傳感器顯示溫度應有較好的相關性(差3~5℃屬正常),否則應查清原因。
3、離析的控制
料場中各種規格集料應分層堆放,每層厚度不應超過1m,這樣可以減小由于粒徑差別造成的離析現象。各冷料倉應截擋,且上料不要過滿,以防各料倉串倉。同時熱料倉應注意檢查,以防因集料磨損料倉導致串倉。在往運輸車廂內裝瀝青混合料時,應縮短出料口到車廂的裝料距離。裝料應分層裝運,即往車廂內裝一斗料,車就移動一次位置,以每車分2―3層裝為好。
4、計量器具的控制
骨料、填料、瀝青稱均應在每年生產前,由本地區法定計量部門進行校核、標定,有檢驗合格證。并在生產過程中,定期進行驗證標定。注意在使用過程中,不要隨意清零,以防累計誤差的產生。
5、級配的控制
嚴格執行實驗室給定的熱料倉級配,冷料供料裝置須經標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線,非此目標配比是難以執行的。在混合料由四、五種骨料組成時,要防止跳料。即當某一種骨料實測值大于下一種骨料設定值時,下一種骨料將不稱,這樣就造成合成級配不準。要控制好熱料倉級配,必須避免此現象出現。出現“跳料”現象,主要是稱的設定太高或此料倉用料太少,已經小于基本落差。如果是設定的原因,通過調整設定值即可解決。如果是由于此料倉料量太少而造成“跳料”,則需調整振動篩孔徑,使四、五個料倉用料大致相當,這樣就可避免“跳料”現象了。總之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熱料倉合成級配,即生產配合比合成級配,控制得好才能保證成品料質量。
由于細集料比表面積大,在同樣的瀝青用量下,細集料用量多少將嚴重影響瀝青混合料質量,因而必須嚴加控制。細集料主要在1熱料倉內,基本由機制砂、中砂組成。為防壓倉可人為控制不要上太多冷料并通過調整落差可精確控制稱量數,同時能準確顯示骨料真實溫度。在生產過程中,料場進料規格會有變動,具體表現在某熱料倉溢料或等料。這時尚需根據實際情況現場調整配比即對冷料倉流量適當調整以達到與熱料倉供料比相匹配,滿足標準級配的要求。
6、拌和時間控制
一般講細集料多則拌和時間長;瀝青含量和溫度高則拌和時間短。拌和時間越長,拌和均勻性越好;但不可過長,時間過長會對混合料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因為混合料在攪拌器中的拌和過程,就是在高溫下瀝青薄膜與氧氣充分接觸的過程,即老化過程,減小了瀝青的針入度。通常拌和時間最長不宜超過90s。
五、結束語
經過對拌合檢測的分析以及對質量控制措施的探討,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影響拌合站瀝青泥疑土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我們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控制,也可以看出道路的質量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秦景紅.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0).
[2]章頌波.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