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民建住宅及公建商業中常見的消防給水滅火形式——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做以分析,針對設計和施工中的關鍵步驟做以討論。
關鍵詞: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使我國工程建設有了巨大的發展,與此同時與國際交流更加頻繁,使我們更加認識到消火栓系統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以及安全可靠性。在設計建筑的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時,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使之既保證建筑消防安全,快速控火滅火,又節約投資,合理設置。
2、室外消火栓系統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原則:
(1)室外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當道路寬度大于60m時,宜在道路兩邊設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120m;
(3)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護半徑150m以內,當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時,可不設置室外消火栓;
(4)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應有1個DN150或DN100和2個DN65的栓口。采用室外地下室消火栓時,應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1個。
寒冷地區設置的室外消火栓應有防凍措施;
(5)消火栓距路邊不應大于2m,距房屋外墻不宜小于5m;
室外消火栓是供消防車使用的,消防車的保護半徑即為消火栓的保護半徑。消防車的最大供水距離為150mm,故消火栓的保護半徑為150m。
一輛消防車出2支口徑為19mm的水槍,當充實水柱長度為15m時,每支水槍的流量為6.5L/s,則2支水槍的流量為6.5*2=13(L/s)。因此,當消防用水量不超過15L/s時,在市政消火栓保護半徑150m內,可不再設置室外的消火栓。
3、室內消火栓系統
室內消火栓是建筑室內的主要滅火設備,消火栓設置合理與否,對建筑火災的撲救效果影響很大。設計時應考慮在任何初期建筑火災條件下,均可使用室內消火栓進行滅火,當一個消火栓受到火災威脅不能使用時,相鄰消火栓仍能保護該消火栓保護范圍內的任何部位。
3.1 居住建筑和公建商業室內消火栓的設置原則
(1)超過5層或體積大于10000m3的辦公樓、教學樓、非住宅類居住建筑等其他民用建筑;
(2)超過7層的住宅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當確有困難時,可只設置干式消防豎管和不帶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內消火栓。消防豎管的直徑不應小于DN65;
(3)高層建筑必須設置室內、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
其中高層建筑指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及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公共建筑。
3.2 室內消火栓的布置原則
(1)除無可燃物的設備層外,設置室內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層均應設置消火栓。單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設置在樓梯間的首層和各層樓層的休息平臺上,當設2根消防豎管確有困難時,可設1根消防豎管,但必須采用雙口雙閥型消火栓。干式消火栓豎管應在首層靠出口部位設置便于消防車供水的快速接口和止回閥。
(2)消防電梯間前室內應設置消火栓。
(3)室內消火栓應設置在位置明顯且易于操作的部位。栓口離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栓口與消火栓內邊緣的距離不應影響消防水帶的連接。
(4)室內消火栓的間距應由計算確定,高層建筑不應大于30m,裙房不應大于50m。
其他單層和多層建筑中室內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50m。
(5)同一建筑物內應采用統一規格的消火栓、水槍和水帶。每條水帶的長度不應大于25m。
(6)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保證每一個防火分區同層有兩支水槍的充實水柱同時到達任何部位。
(7)設有室內消火栓的建筑,如為平屋頂時,宜在平屋頂上設置試驗和檢查用的消火栓。
設置在平屋頂上的屋頂消火栓一般可采用1個,主要用以檢查消防水泵運轉狀況以及消防人員檢查該建筑物內消防供水設施的性能,以及撲救鄰近建筑物的火災。
3.3 室內消防給水管道的布置原則
室內消火栓超過10個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時,其消防給水管道應連成環狀,且至少應有2條進水管與室外管網或消防水泵連接。當其中1條進水管發生事故時,其余的進水管應仍能供應全部消防用水量。這是因為環狀管網供水安全,當其中某段損壞時,仍能供應全部消防用水量。因此,室內消防管道應采用環狀管道或環狀管網。環狀管網應有可靠的水源保證,且至少應有2條進水管分別與室外環狀管道的不同管段連接。室內消防豎管直徑不應小于DN100。建筑內既有消火栓系統又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室內消火栓給水管網宜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管網分開設置;當合用消防泵時,供水管路應在報警閥前分開設置。
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4.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置條件
下列場所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除不宜用水保護或滅火者以及另有規定者外,宜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m2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展覽建筑、商店、旅館建筑,以及醫院中同樣建筑規模的病房樓、門診樓、手術部;建筑面積大于500m2的地下商店;
(2)設置有送回風道(管)的集中空氣調節系統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辦公樓等;
(3)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或設置在建筑的首層、二層和三層且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m2的地上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游泳場所除外)。
4.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原則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原則應符合下列規定:
(1)閉式噴頭或啟動系統的火災探測器,應能有效探測初期火災;
(2)濕式系統、干式系統應在開放一只噴頭后自動啟動,預作用系統、雨淋系統應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報警后自動啟動;
(3)作用面積內開放的噴頭,應在規定時間內按設計選定的強度持續噴水;
(4)噴頭灑水時,應均勻分布,且不應受阻擋。
4.3 系統選型
環境溫度不低于4°C,且不高于70°C的場所應采用濕式系統。當環境溫度低于4°C,或高于70°的場所應采用干式系統。
具有下列要求之一的場所應采用預作用系統:
(1)系統處于準工作狀態,嚴禁管道漏水;
(2)嚴禁系統誤噴;
(3)替代干式系統。
4.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組成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有下列組件、配件和設施:
(1)應設有灑水噴頭、水流指示器、報警閥組、壓力開關等組件和末端試水裝置,以及管道、供水設施;
(2)控制管道靜壓的區段宜分區供水或設減壓閥,控制管道動壓的區段宜設減壓孔板或節流管;
(3)應設有泄水閥(或泄水口)、排氣閥(或排氣口)和排污口;
(4)干式系統和預作用系統的配水管道應設快速排氣閥。有壓充氣管道的快速排氣閥入口前應設電動閥。
5、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層、超高層等大規模建筑也不斷興建,消防也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合理的消防設計,優化的消防施工將給人們的安全帶來更多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3]《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
[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