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網調度運行崗位是防御電網事故的最后一道關口,無論技術手段如何先進,調度運行人員對事故發生、發展、隱患及規律的正確認識對避免電網惡性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電網誤調度原因分析和預控措施來提高電網調度工作的安全性,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電網誤調度;預控;措施
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電網預警預控系統、防誤操作系統、操作監護系統、輔助決策系統等大量先進技術手段應用于調度運行崗位的第一線,但是無論技術如何先進,歸根結底一線運行人員對事故發生、發展、隱患及規律的正確認識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只有深刻地意識到事故的隱患和風險,才能更好地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去分析、研究電網,從而避免惡性事故的發生。若因誤調度引發事故,則會造成設備損壞、危及電網安全,甚至危及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通過對電網誤調度原因分析和預控措施來提高電網調度工作的安全性,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1 電網誤調度的特點
1.1誤調度事故是由錯誤的調度指令通過操作人員的執行,間接造成的。調度員不直接面對設備,直觀性現場感較差,具有較強的隱蔽性。
1.2誤調度事故對調度員自身一般沒有直接的危險,但會對電網安全運行、電氣倒閘操作人員和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
1.3調度運行一般由兩人值班,工作中的獨立性較強,發生不安全行為時,相互監督相對薄弱,糾錯幾率小。
1.4調度運行操作頻繁,突發事件多,系統情況掌握需全面,若不能具備同時處理不同地點、不同性質多個事故、障礙的能力,心理素質和業務素質達不到要求,極易發生誤調度事故。
1.5調度運行整體連貫,前后各值調度工作具有較強的前后關聯性,一個誤調度事故,往往可以追溯到上一值、上上值,包括擬票、預發,甚至運行方式、繼保安排和方案審批等環節。
2 電網誤調度原因分析
2.1調度員安全責任心不強,不按規范執行調度制度,憑經驗主觀臆斷造成誤下令。工作中調度員不在工作現場不直接面對設備,上下級調度員和調度對象之間進行業務聯系是通過電話來實現的。調度工作在某種程度上是依賴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與配合協作來達到共同目的。每句調度術語都有其明確的含義,不會造成歧意。而在實際工作中調度員和現場值班員不習慣使用規范的調度術語發布調度命令,不按規范通報單位、姓名等,易造成錯發調度令或接令人產生曲解現象,導致誤調度的發生。
2.2調度員未嚴格遵守調度規程,交接班不清或未認真了解系統運行方式,工作許可及工作結束手續不清,工作聯系和業務傳遞手續不全或不完善,造成誤送電、誤下令。在當工作量大,操作任務比較繁重時,擬寫調度操作指令票時容易出現錯誤;在與現場進行核對的過程中,由于現場匯報不清或交接班時沒有對工作交接清楚就匆忙進行操作也易造成誤調度。
2.3調度員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差,對系統運行狀況不清楚,在操作中特別是在事故處理中,對于執行工作程序和流程不規范,延誤送電。同時對電網運行監控不到位,對電網運行情況沒有做到心中有數,事故預想不足,對于電網的突發事故和異常采取措施不力,造成處理不及時或人為擴大事故范圍。
2.4電網檢修計劃性不強,檢修質量不過關和檢修工作配合差,造成電網設備的無序重復性停電檢修,從客觀上增加了調度員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構成誤調度機率。
2.5基礎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安全活動會開展不正常或流于形式,調度員安全意識淡漠,規程制度執行不嚴;對于電網系統資料管理不到位,現場設備改動后,未及時更改調度圖紙資料,造成調度用的圖紙資料與現場設備不符,使調度員在調度運行中缺乏依據,給誤調度事故埋下隱患。
3 電網誤調度的預控措施
3.1加強對調度員的安全意識教育和業務培訓。人的因素是一切工作成敗的首要因素,調度工作安全與否與調度員安全意識與業務水平有直接的關系。必須把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貫穿于調度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使調度員端正思想認識,提高工作責任心,調度員的意識增強了,安全職責強化了,責任心到位了才能保證調度運行安全。
針對電網建設快速發展,新設備、新技術大量應用,網絡接線、運行方式不斷變化的特點,加強對調度員的技術培訓,并結合工作和季節特點開展事故預想,進行反事故演習,同時進行適當的考核。
3.2規范調度工作程序和標準。在充分運用現行安全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分析工作過程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調度工作的程序和標準,使調度各項工作規范化、程式化,從而規范調度員的行為,使其安全而高效的進行工作。事故處理必須按規程規定進行;事故處理應迅速及時,本著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在處理過程中,不能對未停電設備或人員造成影響,防止事故擴大;下達事故處理操作指令時,應認真考慮操作對系統的影響,可能造成的后果,充分考慮對重要用戶供電的連續性;對一些重大事故的處理,需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
3.3在熟悉掌握繼電保護基本原理及有關規程的情況下,能按規程正確指揮及監督保護的正確操作,準確掌握電網內各設備繼保投退情況,特別是帶方向的元件、改變運行方式后的保護調整、重合閘保護投撤。
3.4及時掌握系統的負荷發展情況,對負荷的發展采取了一些具有一定的預見性,提出解決方案,以防線路過負荷而發生跳閘、設備燒壞等事故。特別是35千伏及以上的輸電線路,將造成整個變電所停電,影響面極大,要注意負荷潮流變化情況。
3.5加強交接班,做好互保工作。調度實行輪班制的值班方式,每值一般配正、副值各一名,負責本值內的日常工作和事故處理。交接班時,接班人員仔細閱讀各種記錄、工作票、核對運行方式、聽取交班人員交待、澄清疑問;交班人員將本次操作、檢修工作進行情況、運行方式、潮流分布、保護及自動裝置變更情況、系統缺陷事故障礙異常情況、計劃完成情況、安全措施裝設地點、工作票等,向接班人員交待清楚。對前一時期的系統運行、設備變更、運行方式的變化、設備的缺陷等情況進行重點熟悉和掌握,然后進行交接班。在交接班過程中要做到交得清楚、接得明白、責任共擔。在調度工作中不僅要加強正、副值之間的互保工作,也要加強早、中、夜各班之間的互保工作。
參考文獻:
[1]黃宇明.關于電力調度的自動化技術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09).
[2]吳乾德.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防護探討[J].科技資訊,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