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電網大修現場多班組交叉作業時安全措施存在的問題,提出安全措施規范化的思路,加強安全管理培訓,以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為重點,提高自保和互保的意識和能力,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關鍵詞:多班組;安全措施;規范化
在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保證職工人身安全始終是重中之重,它既是安全生產的基礎,也體現了“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精神。因此,一套合理完備的安全措施對于確保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現場安全措施規范化思想的提出:
1)大型停電時,施工現場點多面廣,人員多,專業多,如:檢修專業、高壓專業、化學專業、保護專業、土建專業等。各專業既是獨立的施工單位,而又需要相互配合施工,有時是本單位班組工作,有時是外施工單位工作,有時是多班組在同一地點交叉施工。如何在各種施工條件下保證安全工作,是我們探索的方向。
2)傳統的安全措施會造成工作人員不容易區分各自的工作地點。
3)多班組的工作不是同時開工、同時結束,容易使工作人員誤認為全部開工或結束。
布置安全措施的要求也不相同,運行人員不容易布置,安全措施的完整性不容易滿足。
這些問題對技改大修現場的安全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提出了安全措施規范化的思路,本著科學、嚴謹、規范的原則,全面考慮影響現場安全的各種因素,有針對性地制定現場安全措施,并提出每一項措施的可操作標準,以此來保證現場的安全。
2、現場安全措施規范化工作的主要內容:
1)對現場危險點進行預測、預控、預防,做到對危險點心中有數,防范措施到位,提高現場作業人員風險辨識的能力和作業區域安全水平。
2)安全設施設置規范化。在以往安全設施的基礎上,研究設計輔助類的安全設施,并對不同班組的使用制定出具體、可操作的規定,確?,F場人員安全。
3)標示牌使用規范化。在現有標示牌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標示牌,并制定明確、具體的使用方法,進一步明確標示現場設備的狀態。
3、實施現場安全措施規范化:
現場安全措施規范化的實施分兩步走,第1步制定各項標準,提出明確要求;第2步組織全員學習,推進實施。
3.1"現場安全措施標準及要求
3.1.1編寫《作業現場輔助類安全措施設置規范》并頒布試執行。以下提到的“在此工作”標志牌、工作負責人袖章、工作人員袖章、工作出入口均分橙、黃、藍、綠四種顏色,可滿足4個班組同時交叉作業時的安全措施設置。
1)變電站內一次、二次設備存在2個班組以上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輔助類安全措施,將不同班組的工作區域通過顏色標注進行有效區分,便于現場人員識別不同班組的工作區域。
2)輔助類安全措施中的“在此工作”標示牌由工作許可人設置,袖章由工作許可人交給工作負責人,并監督工作負責人安排所有工作班成員佩戴齊整,工作完畢后,工作負責人將所有袖章交還工作許可人。
3)二次屏柜的輔助類安全措施應采用純棉的“在此工作”標示。二次屏正面為透明者,懸掛于柜門內,不透明者及屏背面統一懸掛于柜門外。主控室屏柜的“在此工作”標志牌底端對地高度以1300mm為宜。戶外端子箱、機構箱的“在此工作”標志牌底端對地高度以600mm為宜。
4)一次設備輔助類安全措施的設置應懸掛或粘貼在一次設備的安裝地點,“在此工作”標志牌底端對地高度以1300mm為宜。
5)“在此工作”標志牌的設置不能遮檔變電站設備標志牌。
6)袖章應戴在工作負責人、工作班成員左手臂工作服的上端,袖章要貼緊工作服,不下滑。
7)同一班組的“在此工作”標志牌顏色必須與袖章顏色一致。
8)具有分色標示的 “工作出入口”絕緣膠墊,應用于復雜大修技改施工作業現場,并鋪設于圍欄入口處。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施工人員,在不是自己工作地點的生產場地內隨意走動。因此應設置分色的“工作出入口”膠墊,明確作業人員通向作業地點的行進路線,將作業范圍與帶電間隔實現有效隔離。
3.1.2制作規范中的各類安全設施,如附圖1所示:

圖1實際制作出的各類輔助安全設施
1)在此工作:橙、黃、藍、綠四種不同顏色的塑膠“在此工作”,規格300×240mm,帶反光,帶絕緣掛繩。橙、黃、藍、綠四種不同顏色的塑膠“在此工作”,規格300×240mm,帶反光,背面帶磁鐵。橙、黃、藍、綠四種不同顏色的純棉“在此工作”,規格430×150mm,棉布兩端纏PVC管,上端的PVC管中穿絕緣掛繩。
2)袖章:自粘性純棉袖章,帶國網標志,規格420×150mm,易裝易拆,字體不易變色。分工作負責人、工作班成員兩種,其中工作負責人袖章統一用紅底,邊線采用橙、黃、藍、綠四種顏色區分,工作人員袖章直接采用橙、黃、藍、綠四種顏色。
3)戶外場地膠墊:規格1200mm×60mm的橙、黃、藍、綠四種顏色絕緣膠墊,標示“從此出入”白字。
3.1.3現場危險點的預測、預控、預防
在變電站現場設置圖板,并放在醒目處,分別由運行人員和檢修人員使用統一畫筆繪圖、填寫。運行人員負責在開工前將設備停電檢修一次接線示意圖畫出。以藍色標出停電設備,紅色標出帶電設備,黑色標出接地線,之后在圖板上填寫各班組工作地點,給工作人員以提示,并據此做安全措施。
技改大修負責人負責填寫作業現場危險點及防范措施明示板,將檢修現場預測、預控、預防的危險點及相應的防范措施分一、二次系統填入圖板,并與設備停電檢修一次接線示意圖并排放置,配合使用。
開工前,由各班組負責人對照圖板講解停電范圍、帶電部位、危險點、安全措施和需放置危險點控制警示牌的部位、需消除的缺陷,并抽查提問工作成員,做到每個人都清楚明白。
3.1.4"現場設置安全措施:
(1)對于現場的圍欄設置,原則是:圍大、圍嚴、圍好。
圍大:從檢修間隔向外圍至變電站進入設備區的入口處,實施全封閉;圍嚴:檢修間隔與帶電間隔及帶電設備全部隔離;圍好:圍欄設置要橫平豎直,不得在設備及架構上鉤掛。
(2)在圍欄入口處擺放“工作出入口”膠墊,進一步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3)在一次設備場地工作地點懸掛不同顏色的“工作地點”標示牌。
(4)在二次設備工作地點懸掛不同顏色的“在此工作”標示牌,二次屏柜的輔助類安全措施應采用純棉的“在此工作”標示簾。
(5)袖章應戴在工作負責人、工作班成員左手臂工作服的上端,袖章要貼緊工作服,不下滑。
3.2組織培訓,推進實施
為保證上述規范化措施得到切實落實和順利實施,對現場人員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教育和培訓。首先對各班站長、各施工單位負責人及安全員進行培訓;其次由各班站、各施工單位組織進行培訓;然后由安全監督組織對有關人員進行抽查、調考,效果不理想的班組進行重點培訓。在培訓中,以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為重點,提高自保和互保的意識和能力;以確保人身安全為重點,要求運行人員做安全措施時樹立一種工作人員隨時隨地都可能違章的意識,只要安全措施有漏洞,工作人員就有可能違章,以此來強迫自己把安全措施做嚴做密。
在培訓中還注意在深度上下功夫,使值班員不僅知道如何做措施,更要知道為什么這樣做措施,在現場情況發生變化時能夠舉一反三,避免片面和僵化。并制定了相應的檢查考核辦法,以保證措施的順利實施。
4、取得的實際效果
1)只要作業人員在自己顏色標識范圍工作,就一定不會走錯間隔,站錯位置,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有效地區分了各班組工作人員的工作地點,有效的作業范圍。如圖2所示,第1組工作人員采用了黃色的“在此工作”標示牌,工作負責人使用了紅底,黃色邊線的“工作負責人”袖章,工作人員使用了黃色的“工作人員”袖章;第2組工作人員采用了藍色的“在此工作”標示牌,工作負責人使用了紅底,藍色邊線的“工作負責人”袖章,工作人員使用了藍色的“工作人員”袖章。
2)規范后的輔助類安全措施結實耐用、靈活方便,使現場安全措施清楚醒目,規范整齊,對人員安全起到強有力的保障作用;
3)危險點的預測、預控、預防措施,使現場人員對危險點心中有數,有效地保證了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進一步提高了檢修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