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行預計三季度我國GDP增長7.6%
7月2日,中國銀行在北京發布了《2014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報告預計,今年三季度我國GDP增速在7.6%左右,CPI同比上漲2.3%左右;未來宏觀政策將“穩中趨松”,財政政策或更加積極,但貨幣政策不會過度放松。
關于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報告認為,二季度,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出臺和效應顯現,5月份以來經濟形勢出現了好轉跡象,預計GDP增長7.5%左右,比一季度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三季度,“穩增長”政策效果將進一步顯現、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逐漸增強,外部需求有所改善,預計三季度GDP增長7.6%左右,比二季度回升0.1個百分點,CPI上漲2.3%左右。報告強調,本輪“穩增長”政策的目的不在于刺激經濟過快增長,而在于托住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不讓其滑出下限尤其是底線,為經濟平穩過渡到“新常態”和結構調整贏得時間和提供條件。
2014《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
7月7日,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揭曉。中國上榜企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首次達到100家,比上年度增加5家,繼續位列世界第二。
其中,來自內地和香港的企業達到95家,比上一年度增加6家;臺灣地區5家,比上年度減少1家。美國上榜企業128家,比上年度減少4家。
在榜單前十位中有3家中國企業,與上年度持平。中石化取代了埃克森美孚位居第3,中石油排名也上升1位至第4,國家電網仍位列第7。工商銀行位列第29位,比上年度下降4位。
雖然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數量不斷攀升,企業平均收入和資產數量也已與世界500強接近,但體現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數據——企業利潤卻與美國企業有明顯差距,相比2013年亦有所下降,可謂大而不強。
養老金并軌破題
2014年上半年,引發社會熱議的養老金并軌問題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根據國務院日前發布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該條例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4年也因此成為養老金并軌破題之年。
據國務院法制辦、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人于5月15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有事業單位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人。按照《條例》的要求,有分析預計,隨著新規于7月1日開始實施,逾3,000萬的事業編制人員將開始參加社會保險。不過,也有專家指出,《條例》只作出原則規定,要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社會保險”。此番的事業單位社保改革,諸如“養老金并軌怎么并?錢從哪里來?”等問題并沒有給出可操作性規定。
房價環比下降城市增加
國家統計局6月18日公布的“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5月份,房價環比下降的城市進一步增加,過半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出現了價格下跌。在全國樓市分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從5月房價數據來看,松綁“限購”對樓市的提振作用并不明顯。
事實上,多個地方早已采取各種靈活手段進行自我調節,但是,從5月房價數據來看,松綁“限購”對樓市的提振作用并不明顯。以杭州為例,5月份其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1.4%,領跌全國樓市;無錫、寧波、海口等分別環比下降0.8%、0.6%、0.2%;只有南寧實現了環比上漲。
有專家認為,沒有宏觀政策配合,地方政府的任何措施都難以改變房價調整趨勢。一些地方的松綁措施,反而會進一步印證市場對房價調整的判斷,從而使更多潛在購房者加入觀望行列。專家分析認為,從近幾個月樓市的數據看,樓市進入新一輪調整的趨勢已經得到確認。
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整為3%
6月1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簡并增值稅征收率政策的通知》指出,為進一步規范稅制、公平稅負,經國務院批準,決定簡并和統一增值稅征收率,將6%和4%的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整為3%。這一政策自2014年7月1日起執行。
據了解,該政策涉及到小型水電、自來水、部分建材以及生物制品等和民生密切相關的小規模納稅人,簡并增值稅征收率可以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居民的實際消費能力,提高居民收入增長的含金量。在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下,該政策每年大約減稅240億元,是減輕企業稅負的一個重要手段,體現了我國結構性減稅的總體政策基調。
中德簽署多項經貿大單
7月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談后的記者會上宣布,中德兩國將建立高級別財金對話機制,而且中國將向德國提供800億元人民幣的RQFII(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額度。
在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德在航空領域也達成多項合作協議。據悉,目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資金及技術投資國。中德貿易額一直占中歐貿易的近三分之一,相當于中國與英、法、意三國的總和。2013年,中德貿易額達1,616億美元,是1972年兩國建交時的580倍。
此前,中德在金融領域方面的合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授權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擔任法蘭克福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央行稱,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建立,將有利于中德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
北京保利2014春拍27.8億收槌
6月8日下午,北京保利2014春拍8天60個專場的拍賣結束,總成交額27.8億元,連續第12次在國內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中列成交額榜首。本次拍賣會成交價最高的拍品是齊白石《花鳥四屏》,成交價5,577.5萬元,整場拍賣成交價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的拍品有35件,超過500萬元的拍品有115件。
近現代書畫推出15個專場,總成交額逾10億元。“近現代書畫夜場(一)”中,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舊藏的齊白石《花鳥四屏》以5,577.5萬元領銜,傅抱石畫贈好友徐平羽先生的《二湘圖》以3,507萬元成交。“近現代書畫夜場(二)”也表現不俗,第二屆“黃胄美術基金會推薦專場”黃胄代表作《套馬圖》以3,795萬元成交,“張大千重要作品專場”成交額達9千余萬元,4件拍品過千萬元。
古代書畫總成交額逾3.3億元。文同、蘇軾(傳)《墨竹卷》以200萬元起拍,經過數十輪爭奪,成交價達4,255萬元,列古代書畫首位。書法作品表現喜人,過云樓舊藏元代10米長大字行書手卷溥光《書韓昌黎山石詩卷》以3,507.5萬元成交,八大山人《草書七絕詩》以達到估價低端700萬元5倍的3,450萬元成交。
現當代藝術成交額近3.4億元。現當代藝術夜場85件拍品,共有73件成交,總成交率高達85.88%,總成交額共計2.61億元。其中的“文本魅影—徐冰的藝術”、“見證歷史—山藝術甄藏”、“先驅者的足音—林風眠”三個重要專場均創造了100%的成交率。“見證歷史—山藝術甄藏”是本季春拍整個現當代藝術領域的最大看點,其中羅中立的《春蠶》以4,370萬元、程叢林的《碼頭的臺階》以2,875萬元成交,分別創出藝術家的個人拍賣新紀錄。
古董珍玩總成交額達5.5億余元,5件拍品成交價過千萬。明清官窯依舊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大明·格古”夜場中,“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成交價1,610萬元,“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紋大碗”成交價1,265萬元,“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紋葵口碗”成交價747.5萬元。以清代官窯為核心的“秀采—清代官窯的兩個世紀”專場成交率超過90%,“清乾隆 青花海水纏枝花卉紋貫耳大尊”成交價908.5萬元。宮廷夜場中“清乾隆 粉青釉五孔弦紋琮式瓶”也以920萬元成交。
莫奈領銜倫敦印象派拍賣
6月中下旬,倫敦春拍展開“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拍賣,兩大拍賣巨頭佳士得與蘇富比均有不俗表現,法國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最為搶眼。
倫敦佳士得的拍賣于6月18日率先開場,多件畫作均以高價成交,總成交額逾1.2億英鎊,并打破7項畫家世界拍賣紀錄。拍賣會的焦點是莫奈《云霧中的滑鐵盧橋》,此作是畫家少數此類題材中的佳作。經過一番激烈競投后,最終由美國私人買家以近原先估價3倍的1,794萬英鎊投得,創下了莫奈作品的第二拍賣高價。與此同時,莫奈的另外一幅名作《玫瑰庭園》也以898萬英鎊成交。除此之外,俄羅斯女畫家Natalia Goncharova的杰作《采摘蘋果》,由歐洲私人買家以494.8萬英鎊高價競得,創下畫家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同時也打破了全球女畫家作品的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米羅的作品《公雞》以662.8萬英鎊成交,同樣打破了藝術家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
佳士得的表現足夠驚艷,而蘇富比接下來的拍賣卻更勝一籌。6月23日,倫敦蘇富比“印象派與當代藝術晚拍”落下帷幕,總成交額高達1.22億英鎊,成交率為91.3%。其中,莫奈于1906年創作的《睡蓮》以3,172.25萬英鎊摘得本場桂冠,再次刷新了其作品拍賣的第二高價。整個專場近2/3的作品售價超過預期,蒙德里安的作品《紅藍灰構圖》首次現身拍賣市場便斬獲1,520.25萬英鎊,同樣創造了藝術家作品拍賣的第二高價。此外馬克·夏加爾、畢加索、愛德華·蒙克以及康定斯基等人的作品在本場晚間拍賣會上也表現不俗,成交價大多都高于最高的估價。
北京匡時2014春拍收獲17.5億元
北京匡時2014年春拍17.5億元圓滿收槌。書畫夜場作為藏家關注的焦點,以4.2億元領銜拍場,其中“澄道—中國書畫夜場”不負眾望拍得3.06億元;首次推出的暢懷中國書法夜場順利斬獲1.14億元。其中,石濤中年鼎盛期的佳作《黃山紫玉屏》以1,610萬元成為本次春拍的冠軍拍品。
作為匡時持續推出的品牌專場,“澄道—中國書畫夜場”總成交達3.06億元。吳冠中《墻上秋色》是本場的重點拍品之一,最終以1,380萬元成交;賈又福《太行風情》以1,322.5萬元成交;黃賓虹《無聲詩思》以1,322.5萬元成交。匡時首次推出的“暢懷—中國書法夜場”順利斬獲1.14億元,王鐸《草書自作詩三首》以1,322.5萬元奪得專場頭籌。
古代書畫三個專場共成交1.63 億元。其中古代繪畫專場總成交1.066億元,石濤中年鼎盛期的佳作《黃山紫玉屏》以1,610萬元摘得專場桂冠,陳洪綬晚年精心力作《煉芝圖》也拍出了1,380萬元的成績。此外,“革新—關良、林風眠、劉海粟作品專場”、“呂斯百舊藏作品專場”、“至德堂”藏近現代書畫專場、“融合—中國重要私人收藏當代藝術專場”、“苦鐵不朽—紀念吳昌碩誕辰一百七十周年作品專場”均獲得白手套的佳績。
油畫雕塑部分三個專場共拍得1.5億元,其中,首次推出的中國重要私人收藏當代藝術專場重磅“出擊”,獲白手套佳績,成交額逾5,623.5萬元。趙半狄《鸚鵡和扇子》多輪競價后最終以1,035萬元拔得專場頭籌。岳敏君巨幅作品《閑云野鶴》以920萬元成交,王廣義《被批判的倫勃朗》成交價828萬元,張曉剛《血緣-大家庭:同志》與周春芽《黑根一家—男主人》均以805萬元成交。
此外,瓷器工藝品專場250余件拍品成交5,125.2萬元,民國瓷和近現代及當代瓷兩個專場共成交5,658萬元,古代及近現代紫砂專場成交4,544.57萬元。
首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2014年9月25日,首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在徐匯濱江龍騰大道嶄新亮相。本次盛會以“5+25”的創新模式登場,分為5天博覽會與25天特展。它由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與著名藝術家周鐵海合作主辦,最大限度地凸顯上海“海納百川”的國際化精神和藝術家引領藝術展覽的專業性精神。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是繼龍美術館(西岸館)、余德耀美術館開館之后,“西岸文化走廊”上又一道靚麗的風景。博覽會最為獨樹一幟之處在于,它的展期長達一個月,突破了原有的短則三日、長則一周的格局。其中,前5天為博覽會日,為參展商與收藏家精心營造交流與收藏的優質平臺;后25天為特展日,為藝術愛好者與普通市民提供具備美術館水準的國際性觀展體驗。屆時,包括HAUSER WIRTH、Sean Kelly、白立方、大田、洗澡堂、香格納、佩斯等20余家中外知名畫廊以及數家設計機構將共同參加此次展會。
培根閃耀倫敦當代藝術拍賣
自去年11月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盧西恩·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天價成交以來,培根作品的每一次上拍都會引起巨大的關注,而在剛剛過去的倫敦春拍中,他再次成為焦點。
6月30日,倫敦蘇富比舉辦當代藝術晚拍,總成交額約為9,310萬英鎊,超出拍前所預期的8,970萬英鎊。上拍的59件作品中,有8件流拍。全場最高價作品來自培根的《喬治·戴爾肖像三習作(淺色背景)》,經過4位電話委托人的一系列激烈競投,最終以2,670萬英鎊奪得全場頭籌。另外兩件在本專場亮相的培根作品同樣引發了買家的關注,其中,作于1957年的《P.L.畫像習作 第1號》以450萬英鎊售出,約1957-1958年間所作的《男子坐像》則以210萬英鎊成交。除此之外,彼得·多伊格的《鄉村搖滾》以850萬英鎊售出,創下藝術家新的拍賣紀錄,安迪·沃霍爾的《九幅瑪麗蓮·夢露(反面系列)》以456萬英鎊成交,位列全場第三。
7月1日倫敦佳士得舉辦的戰后及當代藝術晚拍幾乎是蘇富比的翻版。該場的總成價額為9,941.35萬英鎊,略高于蘇富比的成交,但是成交價最高的三件拍品卻出自相同藝術家。其中,培根的作品《盧西安·弗洛伊德頭像習作》以1,150.65萬英鎊成交,位列全場最高。彼得·多伊格的《高薩湖》以993.85萬英鎊的成交價緊隨其后,并且刷新了蘇富比剛剛創造的其作品拍賣紀錄。排名第三的是安迪·沃霍爾的“驚恐假發”系列自畫像,最終以635.45萬英鎊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