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形成,是實現本專業培養目標的核心內容,是高職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從高職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的內涵和構成入手,在分析高職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培養建議,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適應企業要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商管理;職業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對高職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畢業生能否盡快融入職場、勝任崗位需求呢?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他們的職業能力。所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對于高職教育乃至全社會而言,就顯得極為重要。那么,對于高職院校普遍設置的工商管理專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如何呢?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呢?本文著重從這兩方面進行粗淺分析。
一、高職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內涵及構成
目前國際職業教育界和我國學者對職業能力的見解、闡述亦有不同,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見解,職業能力就是人們從事其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這種能力需要通過參與一定職業崗位相關的實踐活動而逐步形成。職業能力不像知識那樣可以借助于語言、文字、圖像等媒介傳遞,它是個體對職業活動的認知狀態、情感狀態和行為傾向,它直接影響著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高職教育中,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就是培養學生從事工商管理職業活動、完成工商管理職業任務所應具備的能力,具體體現為學生對工商企業人、財、物等各項資源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的能力,具有極強的綜合性。
高職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就是滿足工商企業需求,具備完成工商管理職業崗位特定工作任務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這種職業能力是多方面、多層次、多領域的。首先,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基本能力主要指從事工商管理職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包括管理思維、職業素養、觀察判斷、溝通表達等;其次,該職業能力的核心能力是適應工商管理的職業崗位,具備運用工商管理知識解決工商管理問題的較高級能力,主要包括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最后,還要具備拓展能力,這是一種可遷移的、從事任何職業都必不可少的跨職業的高級能力,這是學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技術進步、崗位變換以及創業發展等必須具備的能力。
二、高職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現狀
從高職工商管理專業目前的就業情況來看,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變得越來越大,主要分布于市場調查員、統計分析員、推廣人員、銷售管理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客戶代表、物流助理、銷售經理助理崗位,尤其是市場營銷崗位、企業基層管理者、行政助理、一般文員等職位需求,近年日益增多。筆者所在學校及課題組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高職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也主要以市場營銷崗位、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倉庫保管員及一般文員崗位為就業首選,絕大多數企業認為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就能做好企業市場營銷的工作,并且愿意招聘這樣的學生進入公司從事市場營銷工作。
通過調研顯示,目前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基本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具備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但是總體水平還比較低。在知識結構上主要表現在基礎素質偏低、知識面狹窄;能力結構上主要表現在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欠缺。學生普遍都具備工商管理專業的基本能力,但掌握核心能力的較少,拓展能力更為欠缺,對于稍有挑戰性的工作就顯得力不從心,一般事務性工作完成較好,對于英語會話、電子商務、商務談判等方面的技術技能比較欠缺。高職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普遍在崗位上表現出了任勞任怨、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素質,但是缺乏與時俱進、勇于進取的職業精神。
三、加強高職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
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技能相互之間的關聯度高,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并且符合市場人才需求。以工商管理專業中的會計能力和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為例,許多用人單位在會計崗位的招聘過程中,更看中那些不但具有會計技能,而且具有人力資源技能的學生。同樣,在人力資源崗位的招聘中,不但具有人力資源專業技能,而且具有會計技能的學生往往更受歡迎。那么,如何提高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綜合技能,對于高職教育乃至全社會而言,就顯得極為重要。
1.建立現代職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
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應當具有相應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對于高職院校來講,若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就必須要進一步改進教育模式,建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能力培養教學模式,增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方式上,高職教師要盡可能地增加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圍繞各種職業能力,開展競賽活動,寓職業能力的培養于生動活潑的活動之中。同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要根據企業用人的波動性和多樣性特點,結合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和職業生涯發展的實際來組織教學、開發課程、安排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掌握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核心技能,增強學生職業競爭力。
2.處理好文化基礎課、專業理論課、技能訓練課三者的關系
高職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要突出“知識夠用、技能過硬”的教學理念,處理好文化基礎課、專業理論課與技能訓練課三者的關系。學生只有在具備基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優化、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才能更好地運用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而言,首先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在此基礎上,熟悉相關經濟法律、法規,熟悉企業的基本運作過程,掌握從事工商管理活動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然后,突出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注重對學生企業管理基礎理論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加強職業素質培養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一線人才,學生職業能力中除了具有綜合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外,還應具備職業素質。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過程中,在專業技能的培養中要注重人文素養的提高,在文化素質培養中要注重技術與社會、技術與人文相結合的發展方向。比如,在課程安排上,可以通過模擬創設崗位環境、模擬實訓、頂崗實習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嚴謹務實、團結協作、與時俱進、勇于進取等職業道德的教育,努力培養“專業基礎扎實、業務能力強、職業素質高”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4.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能力
優良的師資隊伍是保障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此,要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就要大力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能力。高職教育管理中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鼓勵教師到高校去進修學習、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鼓勵專業教師尤其是實踐教師取得高級專業證書,通過這些措施和制度,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革.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07).
[2]王妙.“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J].教育發展研究,2004(04).
注:本文系寧夏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資助,課題編號:NGY2013163。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