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尤為薄弱,使得中職數學的教學過程存在諸多不易之處,而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下半自主學習模式的學習模式,在扭轉中職數學教學的困境上彰顯了重要的應用價值。從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課堂情況作為切入點,簡要分析了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職數學;教學策略;應用研究
近年來隨著中職數學課程的迅速改革,整個課堂對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好地教數學,如何更好地學數學,已經成了當今中職學生與老師面臨的棘手難題。相對于其他學科,中職學生在數學上的投入時間占了學習時間的絕大部分,卻往往收效甚微。對此作者探究了中職數學教學課堂收效甚微的部分原因,并對此提出了應當深化以學生為主體,有效開展合作學習法的合理建議。
一、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課堂情況的分析
中職生數學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了中職數學教學的核心環節,然而大部分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卻依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1.利用大量題型重復單一地進行訓練
中職課堂上的數學教學已經形成了僵化的思維模式,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在學生尚不能理解的情況下要求學生掌握,再通過大量重復的題型教給他們難以理解的思維方式和解題技巧,學生就這樣半懂不懂地理解新的知識。這種類似于“題海戰術”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枯燥而又單一的,一方面使得原本數學基礎就不夠扎實的中職學生容易因遇到難題產生挫敗感,使學生容易喪失對數學教學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使得整個教學模式容易失去彈性和趣味性。
2.課堂教學長期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
一項針對中職學生的調查顯示,65%的學生對數學學習抱有較大的興趣,但其中約有40%的學生認為,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古板,整個教學過程是單向性的,老師將講課作為自己的教學任務,并不在意學生學會了多少,學生也僅僅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遇到疑問時,更是無法向老師提出自己的見解。這種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長期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發揮,數學思維得不到很好的鍛煉。
基于以上因素,不難看出在課堂上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一直是中職數學教學中最薄弱的一環,更是數學教學的最大重點與難點。而合作學習作為半自主學習模式的具體運用方法,其團隊合作的教育觀念經過實踐證明具有非常優秀的教學效果。因此,相關的中職數學教師需要進一步重視這一教學方法,并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予以完善,最終解決中職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的難題。
二、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巧妙設計導入情景,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開展合作學習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面臨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的尷尬局面。實際上,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課堂上的學生缺乏對知識的求知欲望,缺少了求知欲望,即使構成學習小組,也難以產生真正的動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法的過程中,要從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入手,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下達合作學習所探討的問題時,所創設的問題情景更要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和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創設問題中積極思考。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所設置問題情景的新奇度與難易程度,只有給學生設置一些難易程度適中并且讓學生覺得新奇的問題用于合作探討,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解決這個較為困難的問題中也才愿意自主思考,并且更容易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2.精心設計學生合作探究環節,構建以生為本的有效課堂
在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與人交流與分享。所以教師在進行相應的數學知識課堂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加入要求學生合作完成的環節,從而增強學生之間合作的能力。以中職課程中的“圓的方程”一課為例,可以讓同桌之間互相用一元硬幣在幾何作業紙上探討圓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圓的方程之間的聯系,或是提出將一枚硬幣固定在桌上,周邊兩兩外切的硬幣可以放多少枚?類似需要互相合作探討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建立起小組的學習模式,進而讓整個教學通過一種互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進而充分發揮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構建以生為本的生態課堂。
3.分層設計課堂提問,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課堂提問作為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在幫助教師活躍課堂氣氛、把握學生接受效果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課堂提問同樣彰顯出其獨特的應用價值。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強弱,引導學生構建成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然后再針對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習小組,分層次設計課堂提問,以協助合作學習法取得更優質的具體學習效果。例如,對于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所構成的學習小組,應當提一些可以直接判斷對錯的簡單問題。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所構成的學習小組,則可借助教材中的課后提問,采用增添題干條件、更改問題重點等小竅門進行提問。這些問題往往需要這一層次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方能得出答案,而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勢必會與周圍的同學互相討論,這就達到了應用合作學習法的最終目的。而對于成績相對而言優秀的學生所組成的學習小組,教師應當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能力,將課堂提問作為引導,旨在幫助學生理解簡單數學概念后的深刻內涵,給這類學生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4.做好合作小組乃至學生的評價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于學生而言,老師的評價可謂是重中之重。美國學生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在整個學生階段,學生對自己教師的尊敬和依戀之情是非常強烈的,他們對于教師給自己的評價非常看重。就數學學科而言,教師做好小組乃至學生的評價這一環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影響學生對整個數學科目的興趣。實際上學生的評價指標并不代表學生學業的最終成績,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更多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的評價應當從學生的自尊心出發,保護每個學生不受傷害。比如,合作小組的評價可以實現彈性指標,對不同的學生小組采取不同的評價指標,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所取得的進步都可以得到肯定,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同樣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給予小組還是給予個人的評價,相關的數學教師都需要做到持之以恒。如果教師僅僅重視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過程,而忽視探究過程之后的評價過程,那么由于合作探究中表現出色的學習小組成員所取得的成果并未得到老師的關注與鼓勵,長此以往這些表現出色的學習小組成員將喪失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最終導致數學成績的不理想。
總之,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采用適宜的教學策略對合作學習法加以完善,往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選用一個巧妙的問題情境進行新課程的導入,進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課堂教學中,往往能在提升學生數學成績上取得優秀的效果。同樣在進行中職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運用一定的教學技巧,進一步把握中職學生的具體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從而讓整個課堂教學能夠在互動的合作學習模式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希望每一位中職的數學教師,都能多拿出一份思考與認真,更嚴謹地教好每一堂數學課,讓學生更好地在數學知識的天空中翱翔。
參考文獻:
王雪梅.改進高中數學教學的相關思考[J].安徽科教文匯,2011.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