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經認識到學習者的興趣和愛好對學習效果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并將“樂學”作為治學的最高境界。孟子更是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的三大樂事之一,指出“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其中的“和”,就是指師生關系融洽;“易”是指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教師嚴格要求而不施加壓力;“思”指學習中的思維活動,教師只開個端倪而不和盤托出,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才算善于誘導,達到啟發式教學的要求。上述見解說明實施語文愉快教學十分重要。
然而當前,中學語文教學尤其是高三語文教學卻面臨諸多困惑,如,我們在講拓展句子時,特別強調說擴展分為續寫式、添加枝葉式、情景式三種擴展,而且哪種擴展應該使用哪種方法,原本以為學生肯定“下筆千言”,結果做習題時才發現,他們簡直是“離題萬里”。這令我感到很無奈,同時也陷入了思考,想古人,看現狀,覺得還是我的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沒有興趣哪有動力?興趣才是成功的源泉。如果想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從情感“破”課,即要進行愉快教學。
一、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教學過程本身又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的過程,愉快教學強調的正是教學是師生的聯袂演出。只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有了感情傾向,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并樂于請教,愉快教學也才能順利進行。韓愈說得好:“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如果師生在情感上不和諧,教師對學生不熱愛,見到學生就煩,學生對教師毫無感情,見了老師就像老鼠見了貓,雙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還談什么愉快教學。
二、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愉快教學的最佳效果與良好的課堂氣氛分不開。好的課堂氣氛應該與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教學內容的情感基調相一致、相協調。
1.提倡教師帶笑進課堂,而不是帶著情緒進課堂。有學生曾這樣評價他們的老師:“老師進了教室,我們先看看他的臉色,如果老師臉上帶笑,那我們可以輕松地上這節課了;如果老師板著面孔,那我們還是乖乖的吧,說不準什么時候會河東獅吼。”試想一節課的輕松與否就取決于老師今天笑了沒,這是多么嚴重的教學問題。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滿腔熱忱來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端莊、語言親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勢來輔助說話,讓學生覺得聽你的課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3.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人都有虛榮心,而十八九歲的孩子更是愛面子的年齡。他們最喜歡讓人肯定他。教學中,教師可以佯裝不知,激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他們爭論,利用各種手段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實踐證明,中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尤其是電教媒體,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一改傳統沉悶的課堂面貌,使學生的興趣大增,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們單位張華老師教學《像山那樣思考》一文時,她先借助錄像點出了“狼”這個主人公的出現,然后步步深入,用一幅幅令人震驚的畫面,讓學生意識到狼多并不是好事,它會引發生態失衡,接著繼續用幻燈片圖解我們現在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當一幅幅真實的、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圖片展示在屏幕上時,學生們沉默了,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這節課的主題————“環境保護刻不容緩”。多媒體教學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使用語言講課的影響力,它更容易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萬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同樣,語文愉快教學在能給我們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同時,還應避免進入以下幾種誤區:
1.有的老師認為愉快教學就是輕松教學,一味地降低要求,減輕負擔,甚至不留作業。事實上愉快教學只是要求把學生從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壓力中解放出來,不主張給他們過重負擔,讓他們在愉快中接受和完成任務。
2.有的老師認為愉快教學無非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笑一笑,活躍一下課堂氣氛而已,所以為了“逗笑”,扮小丑,講笑話。其實愉快教學不是簡單的逗笑,它不允許脫離教學內容,它是一種引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手段,與教學內容血肉相連,有機融合在一起,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
3.有的老師認為愉快教學的課堂上只能喜,不能悲,因此他們即使上魯迅的小說《祝福》,也從始至終春風滿面,笑容可掬,當問他為何總笑時,還振振有詞地回答:“我這是愉快教學呀!”真是令人悲哀呀!教師本應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恰到好處地表達出喜、怒、哀、樂的情感。讓這種情感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其實就是愉快教學,一節沒有正確把握情感的教學是失敗的,同時也是讓師生心里不舒服的,做過老師的人都知道,一場酣暢淋漓的教學對師生都是一種享受。
總之,愉快教學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要有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有奉獻的品格、強烈的敬業精神,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在實踐中培養濃厚的教學興趣,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提問和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因為“學生要有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對老師的要求是“學生要有一碗水,教師必須是長流水”。“做一行,愛一行”,我們既然愛它,那就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去上好每一節課。
參考文獻:
高巍.語文教學中的愉快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07.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