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斷普及和完善,電子教案已經成為教師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的有力工具。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獨立的電子教案,總結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形成更加細致的教學參考,有利于優化教學內容的組織和安排。
關鍵詞:中職;電子教案;多媒體技術
一、目前多媒體電子教案的現狀
多媒體教學技術為教學活動帶來了諸多便利,也是現代化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靜態的和動態的教學素材集中在一起,通過動畫、音頻、視頻等形式,在與學生的交互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參考。教師運用電子教案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有利于營造更加活潑的課堂氛圍,引入豐富多彩的教學材料,大大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目前,中職院校使用的教材配套電子教案很少,教師可以參考和使用的教學參考資料也很少,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備課準備。而且,電子教案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計算機基礎,例如Office辦公軟件的使用以及各類針對化學采用的專業軟件。對于一般的教師來說,應用起來很不容易,所以,教師寧愿采用傳統的手寫式教案,電子教案一時間難以普及開來。
二、關于電子教案的研究
電子教案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將傳統的教學材料進行歸類,利用一些計算機技術在知識體系中形成連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方便進行演示和電子化教學計劃。電子教案不是單純的拷貝教學材料,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理,使其能夠便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展示和利用,電子教案替代手寫式教案還有很多好處,能夠加入很多多媒體教學材料,相比較傳統的教案內容更加豐富,采用計算機技術,更加專業和準確,很多可用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可以幫助教師更加高效地設計課程內容,電子教案也更加便于在計算機中存儲和在網絡上共享,有助于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提高。我們討論的電子教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1.教學材料的高度整合性
教學活動是以課本教材為主要參考,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課堂教學表現形式來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往往會選擇大量的教學材料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這些材料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文字類的、圖像類的和各式媒體類的,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教學課件都算作教學材料。這些教學材料的安排,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事先準備好,教學活動需要圍繞教學設計有序展開,教師要按照教學流程突出教學重難點,讓一節課井然有序,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這些教學材料在備課階段往往都是與教案獨立開來的,尤其是各類多媒體教學材料,都是存放在計算機中,很難與手寫的教案產生緊密的聯系,這也就使很多時候課堂教學出現了脫節和失誤。由此可見,采用電子課件的形式,將這些教學材料高度整合在一起,所有的教學內容在電子教案中都能一目了然,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更加有自信,流程更加清晰,對于課堂的掌控更加有節奏。組織電子教案時,要先準備好要用的各種教學素材、教學課件、教學圖片等,然后設計教學流程,在不同的環節設置不同的連接指向需要的教學材料,這樣在教學活動中直接調用即可,流程性強,教學材料也就高度集中。
2.教學材料的多元化利用
電子教案因為不像紙質教案有形式的限制,在計算機中制作電子教案可以將各種教學材料進行融合利用,有針對性地對材料進行加工和合成,讓教學材料更適合課堂教學的開展。教學材料在通過電子教案整合起來后,能隨著設計的教學流程有序地展示,可是這樣的順序結構占用的線性資源較多,對于有限的課堂教學來說效率不是很高。利用計算機技術的多指向性,將電子教案中整合的教學材料組織成網狀結構,這比線性結構的應用更加高效。多元化的教學材料能夠通過這個多元化接口與其他教學材料形成一定的聯系,這種聯系就能夠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網狀結構關系。比如,第一章緒論,在講解化學和醫學的關系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只有初中化學基礎,甚至基礎很差,在講解過程中必須安排涉及初中化學的相關知識,這里就可以安插一個跳轉連接,作為課外擴展或者是知識鞏固連接到相關的其他內容。進入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分支后,最終還是要以課堂重點內容作為基準,重新連接到課堂主要的知識網絡,這樣的網絡式電子教案更加高效,學生學習的內容也更加豐富,關鍵是通過電子教案的多元化利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知識網絡,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來說,是養成良好思維習慣的機會。
3.電子教案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交互
傳統的紙質教案只是教師的教學參考,考慮到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往往會設置一個板塊來設計一些問答,而這些問答穿插在教學流程中,但有時考慮到課程進程,很多問題都被忽略掉了,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電子教案具備多通道的優點,所謂的多通道就是指電子教案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配合教師的講解或者文字的說明通過視聽多個感官通道進行教學。傳統的教案,教師完全按照設計好的教學流程進行,是單通道的,很多輔助內容很難通過教師一張嘴全部表達出來。我們利用電子教案的這種多通道優點,在教學材料形成知識網絡后,可以增加一些互動內容。比如,在演示實驗的視頻播放過程中,設計一個類似問答環節的內容,視頻暫停要求學生根據設計的問題進行思考,學生在跟著視頻思路學習的過程中遇到提問,思路仍然處于比較清晰的狀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強,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關于問題的設置,可以采用一些具有承上啟下的內容,例如有機化學基礎中,乙醇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將銅絲折成螺旋狀,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炙烤,這時在屏幕上給出乙醇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方程式,暫停演示并讓學生預測實驗現象,有實驗方程式作為參考,實驗條件也在視頻中給出,只需要教師簡單地引導學生就可以準確進行說明。
三、電子教案的制作
1.注重教學內容的結構,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軟件
前面也說到限制教師使用電子教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對于一些計算機技術很難掌握,但是不能因為難以掌握就不使用電子教案來輔助教學,我們在良好地組織了教學材料后,盡量使用簡單的制作技術來完成電子教案,這樣就能很好地避免技術和使用的沖突。中職醫用化學教師在設計電子教案時,首先要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根據教學計劃安排每節課的課程重難點。醫用化學對于成績較差的中職學生來說學習起來非常困難,教師在知識的體系化構造方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程度,盡量從基礎引入,漸漸向深處擴展。初期不要求教師使用多難的計算機軟件,靈活運用Word和PowerPoint就很好,利用這兩個辦公軟件處理文字和多媒體教學材料都很好,而且這兩款軟件都提供了連接功能,在內容結構的設計上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形成良好的知識網絡,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2.電子教案便于儲存、修改和再用
電子教案的制作不可能一次就很完善,修改是必不可少的過程,所以,在電子教案的制作過程中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的優勢留有很多可擴展和可優化的余地。電子教案最終是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實踐的,所以,電子教案的教學效果是評價一個電子教案好壞的重要標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對于教案中教學活動及時調整,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的內容要及時更換,課后做好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工作,師生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和諧的教學課堂。電子教案一旦制作成,儲存在計算機中,既便于修改和完善,也能夠在復習課上再次使用,或者借用原來制作的電子教案組成新的適合復習的教案,循環教學還可以利用已經制作好的教案,對于教師來說就能減少大量的備課時間。
3.電子教案的內容要便于演示,能夠突出教學重難點
電子教案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所以,電子教案的內容選擇必須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重難點進行組織,而且教學材料的組織還要突出高效性,不要選擇那些拖沓或與主題無關的內容,盡量選擇那些有代表性的,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學內容。而且,教學材料的展示也要適應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盡量選擇便于理解的教學材料,對于那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要選擇一些新穎活潑能夠抓住學生眼球的材料,這些都是組成一個好教案的必備要素。
總而言之,電子教案的制作還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并完善,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目標,深入研究電子教案的組織原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珉.如何解決在中職醫用化學概念教學中的能力培養問題[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9).
[2]楊振平,盧美貞.優化有機化學課堂教學過程的探索[J]. 現代物業:中旬刊,2013(09).
[3]羅李,裴純禮.Word電子教案模板的編制與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10).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