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示一個國家的發展首先要看這個國家的教育先進與否,在經濟發達的現在,社會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尤其是對于學生而言,在我們周圍的高中可以明顯地發現,文科生的數目遠少于理科生的數目,也就意味著大部分高中生都會學習物理,物理是一個相對枯燥的科目,所以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教學中會大幅度提高教育質量。
一、現代教育技術對物理教學的作用
1.使教學過程更直觀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現實生活中,一種物理現象的發生過程很短,短到幾秒鐘,還沒等學生反應過來就已經結束了,這些現象讓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就會有所模糊,但是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利用多媒體三維動畫把過程形象地表示出來,促進學生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2.增加課堂信息量
對于處于21世紀信息時代的學生而言,掌握更多的信息才是他們在社會立足的根本,然而學生受到的教育大部分都來自于教師的傳授,教師在短短的一節課時間中只利用自己講述難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但是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搜集到大量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動手能力,優化課堂氣氛。
3.使教學環境更加逼真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很多物理現象的發生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實際的操作又會有一定的因素限制,這就對學生有著不好的影響,但利用現代化計算機模擬技術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現象的發生過程,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理念,計算機模擬技術都會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解決教育難點問題。
二、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現代技術的發展在不斷加快,多媒體的應用基本遍布各個校園,但是學校的作用就是把老師集中在一個集體中,教育學生,所以多媒體課件只能作為教師講課的輔助工具,教師不能完全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教學,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象性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提供聯想的空間、發言權,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主體發揮性,因此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只能作為輔助課件而不是代替老師作主導。
2.創造性原則
物理教學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得到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是最為主要的傳導者,所以教師的綜合素質對學生影響極大,教師的教學特點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向,在信息化發達的現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簡化了復雜的物理過程,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軟件,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現實物理應用中學會全方位地思考問題。
3.時效性原則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逐步大眾化,現代教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占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機械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內容,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多媒體課件,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課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但是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課件來完成教學內容,應結合以往的教育方式,堅持以教師為主、課件為輔的原則來完成教學,傳統的教育方式和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各有優勢,實際應用中應提取兩者的有利之處,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從而最大限度地達到教學特點的時效性。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注意點
1.不能出現壟斷課堂現象
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有些老師會為了增強學生的課堂興趣,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學習毫無關系的內容,例如,在某地區的一所高中,一個年輕的歷史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對此科目并不感興趣,反而對一些娛樂新聞十分八卦,該老師也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了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愛,經常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娛樂新聞,對專業知識的講解甚少,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最后的考試中該班的歷史成績最差,經學生反映是因為老師對課本知識講解太少,因此使得多媒體在課堂上呈現出了壟斷的現象。
2.不能出現演示代替思維現象
隨著多媒體課件逐步應用于課上,多數教師遠離了粉筆,每天拿著一只激光筆一味地根據多媒體課件對學生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講解,自己對著課件滔滔不絕卻完全忽視了學生的疑問,忽視了對教學內容進行剖析和對學生的啟發,這種教育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創新、視野的開闊,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開發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本文主要通過介紹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巧妙地設計教學方式,形象地展示一些難以講解的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也說明了教師在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同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參考文獻:
[1]李道明.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的探究[J].網絡科技時代,2012(17).
[2]汪晴.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3(14).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