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高職院校的就業狀況面臨著較大的瓶頸,然而高職生就業難原因不在于社會就業崗位缺乏,更多的在于高職生就業理想與就業現實之間存在的落差。其中,最主要的具體原因是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育發展不到位等。為了改善中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情況,可以采取的有效對策包括調整專業設置、改善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及加強宏觀調控等。
關鍵詞:高職生;就業;對策探究
一、高校院校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1.學生自我認識和定位不準確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并不是很準確,他們在選擇就業時很少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技能水平,從而制訂較高的目標以至于自己沒辦法達到,具體來說,有些高職生會選擇一些薪酬高、工作穩定的工作,并且不太愿意到偏遠的地方就業。這就使高職生就業理想與就業現實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落差,使得學生在擇業的時候出現目標高的職位自己做不來,但是目標低的職位又不想做的情況,從而造成就業難的現象。
2.用人單位的要求較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對高職生的要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高職生不僅僅要掌握好自己專業的知識,同時還要有將知識運用于實踐中的能力,然而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并沒有完全和用人單位的需求相貼切,高職院校更多的是進行專業理論的教學,忽略了理論的應用,這就使學生在就業時處處碰壁,逐漸對自身的就業失去了信心。
3.高職教育發展不到位
學校在建設教學訓練基地上存在著資金不足的情況,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的教學沒辦法很到位,學生很難將學到的知識真正地進行實踐,更不用說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了。另外,學校與用人單位的就業平臺建設還沒有完善,使用人單位的一些職位信息傳播受到阻礙,學生的就業渠道不通暢。
二、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難解決的有效對策分析
1.調整專業設置
高校院校務必要根據社會的需求科學、合理地調整專業課堂的設置,從而使學生在獲得必要的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具體來說,在進行專業調整之前,學校要安排相應的專業人員到相關行業進行調查和研究,獲取行業的最新消息以及人才的需求狀況等,作為專業調整的數據支持;另外,高職院校應當在固定的時期內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和領導到學校視察和作報告,為高職院校的專業調整提出更加專業、科學的意見,使得專業調整具備科學的保證。還有就是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務必要以實用性為中心,圍繞著專業的可用性和針對性來設計,從而真正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2.改善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
在改善高職院校辦學條件這一方面,主要是構建人才信息化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來獲取企業的職位需求,實現用人單位和高職生就業知識技能相匹配的功能。為了更好地構建人才信息化平臺,高職院校要更新自身的辦學設備和器材,保證就業信息的順暢和及時。具體來說,高職院校通過人才信息化平臺可以將用人單位的職位需求和學生的知識技能放在平臺上,這樣用人單位和學生之間就避免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利于就業信息的通暢,從而提高高職生的就業率。另外,學校也要鼓勵學生主動地在平臺上尋求招聘信息,了解和把握最新的就業動態,從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價值觀,重新認清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尋找工作,從而提高就業成功率。
3.加強宏觀調控
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市場就業機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就業競爭氛圍,讓高職生的就業難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具體來說,對于學生落戶問題,政府應當適當地放松限制條件,只要學生能夠找到合適的就業單位,就可以為他辦理落戶;另外,企業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而決定是否錄用,更應該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總的來說,政府就要協調好市場中出現的就業矛盾,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就業環境。
總的來說,為了有效地解決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學校務必要不斷完善自身的辦學條件,科學合理地調整專業課程,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宏觀調控,真正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保證高職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劉紅斌.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J].才智,2010(16):248-249.
[2]付蕾.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2(03):117-118.
[3]王江濤.河南省醫學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現狀與對策研究[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2(22):78-79.
[4]殷玉萍,陳忠平.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134-136.
作者簡介:楊晶,女,1975年9月出生,吉林農安人,助理實驗師。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