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們都知道習慣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也不遺余力地努力培養著學生的好習慣。因為從事這一行的都懂得習慣對人發展的重要性。正所謂“習慣決定命運”。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們都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但一個同等重要的問題往往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作為教師的我們,自己的習慣養成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哪些習慣呢?
一、微笑的習慣
美國著名人際關系學家卡耐基說過:“微笑的人永遠受歡迎。”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獨居的小姐聽到敲門聲后打開門,發現一個持刀的男人正惡狠狠地盯著自己。她靈機一動,微笑著說:“朋友,你真會開玩笑!是推銷菜刀吧?我喜歡,我要一把……”邊說邊讓男人進屋,接著說:“你真像我過去認識的一位好心的鄰居,看到你非常高興,你要喝咖啡還是茶……”本來臉帶殺氣的歹徒慢慢變得靦腆起來。他有點結巴地說:“謝謝,哦,謝謝!”最后,她真的買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著錢遲疑了一下走了,在轉身離去的時候,他說:“小姐,你將改變我的一生!”聽完這個故事,我們都不禁露出會心的微笑,是的,微笑就是有這樣化險為夷的力量,使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與感激。
微笑的力量,在任何時空,都直抵心靈。教育是心靈交流的藝術,而微笑是所有交流中最有力的語言。教師的微笑會讓學生愿意親近,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教師的微笑是靦腆學生的興奮劑;教師的微笑是調皮學生的鎮靜劑;教師的微笑是生病孩子的撫慰劑;教師的微笑是自卑學生的強心劑。教師的微笑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和情緒,激勵學生不斷努力進取。
二、讀書的習慣
“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河流。”——蘇霍姆林斯基。教師不讀書,何以保持教學的“源頭活水”?何以保持職業不倦怠的活力?又何以保持心靈的潤澤、靈魂的高尚?相信,每位老師都不愿意成為一眼枯井吧!讀書可以讓我們的教育生活更加美麗。一個喜歡讀書的教師,具有感應世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神游,能敞開胸懷接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掘學生潛在的創造力,開拓出更加深刻的新天地。教師自己要成為讀書人,否則教書的不讀書,豈不成了笑話了?
三、善待學生錯誤的習慣
教學中我們常常要面對學生各種各樣的錯誤。面對錯誤,我們往往怒氣沖天,煩惱不已。一位普通的美國婦女她就擁有這根魔棒,這根魔棒是什么呢?
一位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在回答記者的提問:為何擁有用之不竭的創造力時,他回顧了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故事。在他小時候,有一次從冰箱里拿牛奶時,牛奶瓶子太滑太大,他不小心把牛奶拿脫手了,牛奶灑了一地。正當他不知所措時,聞聲趕來的媽媽驚呼道:“羅伯特!我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多牛奶灑在地上,真是太有趣了。好了,反正灑了也就灑了,在把牛奶清理干凈之前,你想玩一會牛奶嗎?我想,玩牛奶一定很有趣。”孩子興致勃勃地玩起了牛奶。用手拍,用腳踩,用手指畫畫……變著花樣的玩完之后,媽媽又說:“牛奶是你打翻的,理應由你清理干凈。這兒有抹布、海綿和拖把,你選擇合適的工具把地上的牛奶清理干凈。”他經過一番思考選擇了海綿,不一會就和媽媽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清理干凈了。到這兒,我們感覺這個故事該結束了。誰知這位科學家又繼續講道:“媽媽把我叫到院子里,對我說:‘看來你的小手還沒有掌握拿住大瓶子的方法,你用這個大瓶子接滿水,自己在院子里練一練,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拿起來,而且不讓它掉下去。’”通過反復練習,他終于找到了拿穩瓶子的方法,那就是牢牢地握住瓶頸那個部位。
多么精彩的一課呀!這真是一位充滿智慧的母親。她讓錯誤成為最好的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生活中這個常見的小錯誤。讓孩子在錯誤中去發現、去思考、去實踐,收獲了樂趣、創造力、自信、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如這位科學家所說,就是從那一刻起,他知道他不必害怕犯任何錯誤。相反的,他明白了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良機。那么,讀到這兒,您知道了這位美國婦女擁有的魔棒是什么了吧?那就是善待孩子的錯誤。
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學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果我們當教師能夠及時捕捉教育時機,對學生的錯誤能夠最大化地利用,冷靜的去分析怎樣通過這個錯誤讓學生在錯誤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從而使孩子進步與成長,那我們的學生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們不是沒有機會,而是當機會出現時,你有沒有一雙慧眼發現其中蘊含的契機。當學生犯錯時,我們不應該頭疼,而應該告訴自己:噢,機會來了!來得正好,我有“小魔棒”。
當然,教師好習慣的養成遠不止這些,我們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發展方向,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好習慣,那么你將是好習慣最大的受益者,你將是一名幸福的教師!
參考文獻:
劉飛.培養三個好習慣,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基[G].學校文化建設與策劃,2010(05).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