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快意于心;需要全員參與,共同治班,才能提高管理效率。班級工作中,只有實現價值,才能收獲幸福。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心得
一、用愛澆灌,收獲幸福
教育工作者之愛包括如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即教書育人,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應當關懷備至。首先,將職業轉變成事業,也就是說從一種賺取面包的職業轉變成一種將自身人格發展與興趣追求相聯系的事業,如此方能全身心地付出,學生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溫暖。在生活上,如果學生考試失意了,你全力鼓勵;如果學生緊張了,你從旁舒緩。在學習上,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此外,教師還應當關心學生心理方面的健康,指導他們形成榮辱不驚的人生態度。
二、踏實付出,責任為重
年輕教師在職業方面的經驗積累,最為主要的一點便是“勤奮”。由于在長時間的工作經驗的積累,某些一線教師便會發現:年輕學生很有沖勁,但是卻容易形成惰性,且一旦無法及時地補救,便會對整個班級造成致命的損傷。如此,一線教師應當更加對自己所帶的班級進行仔細的觀察,針對暗流涌動的班級惰性,一線教師應當及時到位補救,也就是做到如下三個方面。(1)勤于備課。以課堂的生動有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勤于觀察。一線教師應當反復地、經常性地對學生做出觀察,并及時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動態進行跟蹤觀察,從而做出對學生實事求是的評價,并對學生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行動指南。(3)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一線教師應當經常性地和學生進行交流,爭取做學生的好朋友。
三、全員參與,共同治班
高三這一學年,為了施行對班級的有效管理,我制定了“圓心”式的德育管理,即班主任在德育規劃方面統籌設計,而每一個學生都是班級的管理者,如此在“圓心”式德育教育管理中,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為了增加每一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道德責任心,我時常將班級的某部分工作單獨列出來,比如,負責本班級多媒體操作和正常運轉的學生我將其任命為“媒體管理員”,負責關閉宿舍和教室點燈的學生,我將其任命為“節能管理員”,負責教學走廊上澆花和施肥的學生,我將之任命為“植物管理員”。如此,既培養了學生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進一步提高,又提高了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和溝通能力。這樣的一種改革結果十分明顯,在最終班主任對所有學生進行民主評議時發現:學生的違紀行為少了,班集體的整體性氛圍好了,家長對學生的肯定多了。自然而然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四、善于賞識,建立自信
善于鼓勵學生。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壓力大,高三學生的學習壓力更甚,因此,他們也極其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和自身不良心理情緒的干擾。比如,家庭因素和自身的模擬考試成績狀況都能很容易地影響到學生的心情和進一步學習的熱情和效率。因此,班主任應當善于觀察班集體的整體性狀況,對某些因一次考試發揮不佳的學生進行適當性的鼓勵,并及時地與之談談心,并教導此類學生適當地放松心情,一次考試并不能代表自己真實的水平,并鼓勵此類學生,告訴他們:“好好學習,爭取下一次考好,老師相信你。”
五、營造氛圍,關住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從早操口號,鼓舞士氣到班級文化建設,哪一點沒做好都會影響高考成績。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三方面管理細節。
1.有經驗的班主任應當將高三一年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而分成若干階段,并制訂與學習任務相適應的班級口號。由于高三學生處于學習新知識和高考備考的心理培養期,對此,班主任提出“信篤志堅,奮勇爭先,志存高遠”,通過班級口號的方式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并建立考試方面的自信。
2.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班集體是學校的一個最為基本的單位,我按照高中生的年齡而更換不同年級的主色調。根據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我認為高一學生應當讓其感到溫馨,因此,我將高一年級的主色調設置為綠色;我認為高二學生應當感受到班集體的和諧氛圍,所以,我將高二班級的主色調設置為藍色;我認為高三學生應當感受到學習的壓力,以及面臨高考時的緊張氛圍,所以,我將高三年級的主色調設置為紅色。
3.一起陪著學生學習。高三三年的學習,尤其面臨高考的高三最為辛苦,在高三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備考的“高原期”,也即在漫長的高三備考期間,學生已經出現了身體極度疲勞和心理備受摧殘等現象,還出現了高三學生課間趴在課桌上睡覺的現象。針對此,班主任應當積極地進行主動干涉,并在課間陪著學生一起學習,中午時可以提前半小時進入教室,跟學生聊聊天。這都是班主任備戰高考的細節,唯有如此,自己的學生方能取得較佳的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李冬王.淺談高中班級管理的藝術.中國校外教育,2010(01).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