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依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還有高校思政工作要求,以樹立大學生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作為教育方式,將社團、宿舍、班級以及各級黨團組織作為載體,利用輔導員、班主任在課堂之外進行有目的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體形式多種多樣,具有空間廣闊等特點。
一、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舉辦專題報告會。邀請相關專家舉辦報告會,在理論上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邀請學校有關專家教授舉辦理論學習報告會。組織學生觀看正能量影片,觀看感動中國人物,撰寫觀后感,通過深入淺出的學習,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道德準繩、精神支柱、個人追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在學生日常生活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遞正能量
在學生中開展從生活的點滴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組織學生黨員參觀中共會址紀念館、歷史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片展,開展深入社會的學雷鋒活動、志愿者活動,深入敬老院、街道、圖書館等基層群眾的活動場所,傳播正能量。引導學生要以身作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當同學的楷模,傳遞正能量。
三、利用現代化媒體加強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參與的主動性
利用現代媒體,開設公共平臺,時時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在學生之間開展定期交流。加強黨務工作的網絡建設,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讀書、讀文獻、看優秀的影視作品。選讀圖書類似《史蒂夫·喬布斯傳》《走向海洋》《狼圖騰》等優秀圖書,并在觀看影片和選讀優秀圖書之后,注重回味與反思,開展主題活動,交流讀后感和觀后感,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理論水平和服務群眾的能力與水平。
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引領學生樹立陽光開朗的心理素質
創新開展公益性班集體,關懷空巢老人、特殊群體、殘障兒童、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去孤兒院、養老院、貧困地區支教。開展節能環保、厲行節約的公益活動。和空巢老人、特殊群體、殘障兒童建立長期的幫扶關系。在活動舉辦結束后,召集學生談談在活動中的體驗。將優秀的活動進行巡回展出,記錄下來,利用現代化的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帶動其他班集體相互學習。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