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教育、創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為了使德育課更加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就要優化課堂結構、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中職德育;學習動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教育、創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如何讓德育課教學更加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我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進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和實驗,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動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
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可以把學生個人的學習行為與國家、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以此產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1.每個學期的第一周、每個單元授課前,向學生介紹將要學習課程的目的、任務,闡明學習本學科的重要作用和實際意義。比如,向學生介紹法律知識的作用,可以知法、懂法,學會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內容,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
2.創設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根據每一節課內容的不同,提出可以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一道思考題,也可能是大屏幕播放的一段視頻,還有可能是課前預先編排的一段情景劇。在學生思考、觀看、欣賞的過程中,把課堂進一步引向深入。
3.定期開展本學科的第二課堂活動、演講比賽、參觀學習等活動,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明確學習目的,促進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1.自主閱讀教材。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啟發學生的思維。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基本的媒介之一。通過對教材的感知,學生會對教材形成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學科知識。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有差異的。學生在開始閱讀教材時,往往會碰到很多困難,如,脈絡不清、抓不住層次、找不出新問題等。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時要將分散無序、難易不一的教材內容,轉變成一個個探索性的問題。促使學生認真看書,學會學習,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例如,我在講《幾種非公有制經濟成分》一框時,就預備了六個思考題供學生在閱讀時思考。
(1)什么是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它們和公有制的關系如何?
(2)為什么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它有哪些消極功能?
(3)黨和政府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采用了什么方針?
(4)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否會改變我國經濟制度的性質?為什么?
(5)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主張“私有化”矛盾嗎?為什么?
(6)什么是所有制結構?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是什么?
學生根據老師歸納的問題開始閱讀,邊讀邊勾畫,我隨時解答學生提出來的各種疑問,前后座的學生展開討論,根據新問題暢所欲言。這樣做不但使學生掌握了閱讀學習的方法,主動地得到了新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德育課的興趣,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2.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職學生的年齡段處于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發展與形成時期,在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歸類的學習方法如比較法、評價法、分析法、歸納法等。
3.要讓學生全體參加、主動參加課堂教學活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教師要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全程參與、主動參與。我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設置了學習小組,小組內部進行合作學習。小組之間開展一些競賽,比如,搶答問題等。這些教學內容的設計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保持課堂內容對學生的吸引,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三、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可能遇到超越學生思維水平和知識能力范疇的問題。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解答或指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精講分析,使學生系統地了解和把握規律性的知識,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例如,在講《崇尚程序正義,依法維護權益》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討論米蘭達規則,而有些學生習慣從感性思維的角度去分析判斷問題,所以,對程序的正義與維護司法公正之間的關系理解得不到位。于是我給學生舉了幾個法律案例,使學生認識了程序正義的重要性。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到,傳授知識和提高能力是緊密相連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不但使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加強了學生獨立自主的思維習慣。總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既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突破口,又是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要想使我們的學生適應迅猛發展的社會,就必須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參考文獻:
[1]陳艷紅.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集[C].2010.
[2]聶良剛.論自主學習與創新教育[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S1).
[3]韓立敏.論自主的學習者[M].開放教育研究,2001(06).
作者簡介:韓志國,男,1974年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遼寧省義縣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方向:中職政治管理。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