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今天,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代,教育同樣面臨挑戰。現代教育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那么如何把教師教的知識,變成學生的知識,并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精神,最終使學生具有創造性,就成為現代教育的難題,我們又如何來解決這一難題呢?
一、正確引導,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學生的主體性是學生內在的屬性,學生的學習發展既有認識活動,又有實踐活動;學生既是認識的主題,又是實踐的主題,也是發展的主題,他們在認識世界的同時,也在認識自己。但是知識的串聯如果不是學習者自發的或受外力作用而串聯的,只是教育者所給的公式,是不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只是原有知識的復制。所以,需讓學習者有思考的余地、空間和時間。教師還需從多問“為什么”加以引導。
二、注意開發學生的智力,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
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潛力都是巨大的,一個人的大腦就像一個內存巨大的計算機,就是再多的東西也能容納。只是看你怎么輸出,人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只要能喚醒,那種潛力是不可限量的。如果一開始便否定他,那么他的潛力將一直深鎖。對于有了成績的學生,就應受到表揚,哪怕是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對于錯誤,也應指正,或加以引導,而不能打擊或傷害其自尊和信心。
三、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并關心和尊重學生
世界上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的身心發展都是有規律的,每一個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有自己個性和特長發展的空間和有利條件,故作為教育者必須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并為他們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并且關心和尊重他們的想法、意愿和個性,對的支持其發展,錯的加以引導,誘導其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不能打擊和傷害。關心和尊重每一個學生就是關心和尊重自己。
四、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教會學生怎樣自主學習
現代教育是以學習為中心,那么我們所有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習為中心。根據各學科的情況,為學習者創設智力操作和活動。教育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質疑探索的意識,啟發學生善于質疑。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現代教育不但要求我們要教會學生知識,而且還要教會學生怎樣自主學習。
總之,培養學習者學會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控制自己的學習行為,做自主學習的主人,這才是現代教育最終的目的,從而使學習者各學科和諧發展。
?誗編輯 謝尾合